元代書法宗師趙孟頫

趙孟頫,是集晉、唐書法之大成的最有成就的書法家之一。同時代的書家對他十分推崇,後世有人將其列入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明代書畫家董其昌認為他的書法直接晉人。時至今日,隨著歷史的沉澱和日益開明,披在趙孟頫身上的歷史陰霾逐步散去,他作為中國歷史上集書畫詩詞大成之地位,愈加光鮮。

元代書法宗師趙孟頫

《洛神賦》

作為一位引領風騷的書畫大家,經歷了矛盾複雜而榮華尷尬的一生。他作為南宋遺逸而出仕元朝,對此,史書上留下諸多爭議。“薄其人遂薄其書”,貶低趙孟頫的書風,但是,這樣的藝術批判標準是不公正的,歷史給了趙孟頫中肯的評價。他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

元代書法宗師趙孟頫

《膽巴碑》

自五歲起,趙孟頫就開始學書,幾無間日。直至臨死前猶觀書作字,可謂對書法的酷愛達到情有獨鍾的地步。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元代書法宗師趙孟頫

《歸去來兮辭》

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力。他在書法上的貢獻,不僅在他的書法作品,還在於他的書論。他有不少關於書法的精到見解。他認為:“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在臨寫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頗有意義的事實:“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況蘭亭是右軍得意書,學之不已,何患不過人耶。”這些都可以給我們重要的啟示。

元代書法宗師趙孟頫

《蘭亭十三跋》

趙氏能在書法上獲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分不開的。尤為可貴的是宋元時代的書法家多數只擅長行、草體,而趙孟頫卻能精究各體。後世學趙孟頫書法的極多,趙孟頫的字在朝鮮、日本非常風行。

元代書法宗師趙孟頫

《赤壁賦》

說到趙孟頫,他的妻子管道昇也值得一提。同樣作為著名書畫家,在古代女書法家中地位僅次於王羲之老師衛夫人。管道昇,字仲姬,一字瑤姬,江蘇青浦(今屬上海)人。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生。幼習書畫,篤信佛法。曾手書《金剛經》數十卷,贈名山寺。嫁元代吳興書畫名家趙孟頫為妻,封吳興郡夫人,世稱管夫人。管道昇所寫行楷與趙孟頫頗相似,所書《璇璣圖詩》筆法工絕。精於詩。尤擅畫墨竹梅蘭。晴竹新篁,為其首創。元延佑六年(1319年)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