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紅色課堂系列第三講——井岡山篇

供稿 | 魏法譜

第一站 會師紀念館

1928年4月下旬,毛澤東率領部隊返回礱市,立刻到龍江書院去見朱德。毛澤東同朱德的這次歷史性的會見,是共產黨我軍歷史上光輝的一頁。從此,毛澤東和朱德的名字便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兩軍會師後,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4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和軍委書記,王爾琢任參謀長,轄3個師,朱德、毛澤東、陳毅分任第10、第11、第12師師長,共1萬餘人。

全國紅色課堂系列第三講——井岡山篇

地址:江西省井岡山市龍市鎮龍江路的北段

第二站 茨坪舊居

茨坪位於井岡山主峰北麓,是井岡山的中心景區。茨坪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井岡山上最大的一個村莊,是當年井岡山軍事根據地的中心區域。

在這裡,毛澤東與朱德、彭德懷等同志粉碎了敵人多次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鞏固發展了革命的武裝力量。在這裡,我們可以回顧革命先輩們在此建立紅色政權,發展革命武裝,開展游擊戰爭的血色史實。茨坪毛澤東舊居,是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部隊抵達井岡山茨坪後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毛澤東點一根燈芯的油燈工作到深夜,寫出了《井岡山的鬥爭》,從理論上全面系統地總結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經驗,闡明瞭“工農武裝割據”的嶄新思想。

全國紅色課堂系列第三講——井岡山篇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市

第三站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兩組臺階順山而上,第一組有49級,象徵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有60級,意為烈士陵園是在井岡山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10月建成的。走上最後的臺階,首先進入的就是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牆面的“死難烈士萬歲”六個大字是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的。正面玻璃櫃存放的是井岡山革命烈士的名冊。來這裡的人們都會自覺默哀,當你低下頭顱,思緒會飛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是這裡的英魂為我們築起了家園。

全國紅色課堂系列第三講——井岡山篇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市

第四站 大井毛澤東舊居

“大小五井”指的是井岡山上的五個村莊: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莊。1927年10月24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首次到達這裡。站在毛澤東舊居“白屋”房前的“讀書石”旁,彷彿可以看到毛澤東一筆一劃圈閱文件的場景。手從屋裡那塊嵌入殘牆上佛過,我們可以感受到當年敵人對這棟房子的破壞程度,房屋只剩下一塊殘壁。這裡還有紅軍醫務所診療室,朱德、陳毅舊居等,老一輩革命家們在這裡部署戰鬥,鞏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全國紅色課堂系列第三講——井岡山篇

地址:江西省井岡山市西北面

第五站 上井紅軍造幣廠舊址

紅軍造幣廠遺址位於江西井岡山市茨坪西北面的上井村,1988年9月,井岡山市人民政府公佈"中國工農紅軍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28年5月,由王佐負責在上井辦起了第一所紅軍造幣廠,造出了仿墨西哥版式的紅軍“工”字銀元。這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內也是中國紅色政權的第一批金屬貨幣。

全國紅色課堂系列第三講——井岡山篇

地址:江西井岡山市茨坪西北面的上井村

第六站 龍江書院

龍江書院位於江西省寧岡縣,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政院校的搖籃。毛澤東在這裡開辦了工農革命軍軍官教導隊,為湘贛邊界工農武裝割據鬥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軍政人才。1928年4月底,朱德和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起義的部隊近1萬人,與毛澤東在這裡會師。

全國紅色課堂系列第三講——井岡山篇

地址:江西省井岡山市龍市鎮

第七站 朱毛會師廣場

會師廣場位於礱市龍江河東側。1928年5月4日,2萬多人在此隆重召開軍民大會,慶祝兩軍會師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後改稱中國紅軍第四軍)成立。當年,這裡是一塊沙洲,開會的會臺是用禾桶、木頭、門板搭成的,頂上覆蓋曬墊。新中國成立後,原貌修復,並在會臺前方矗立了一尊毛澤東、朱德握手銅像,以紀念朱毛會師和紅四軍的誕生。

全國紅色課堂系列第三講——井岡山篇

地址:吉安市井岡山市茨坪鎮井岡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龍市景區內

第八站 古城會議舊址

礱市往東北便到一座山清水秀、風光綺麗的古城。古城會議舊址就坐落在古城街旁,原為聯奎書院。1927年10月3日,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革命軍從三灣抵達古城,當天在這裡主持召開了前委擴大會議。會議總結了湘贛秋收起義的經驗教訓,確定了團結、改造袁文才、王佐兩支地方武裝的方針,並做出了在羅霄山脈中段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戰略決定,史稱“古城會議”。

全國紅色課堂系列第三講——井岡山篇

地址:江西省寧岡縣古城

全國紅色課堂系列第三講——井岡山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