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块链通证的本质

“进入币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持有币,并进行一次买币卖币的交易”这句话是当初带我进入币圈的前辈对我说的,这种通过自己的操作,对币圈的了解,确实是对刚接触币圈的小白来说,是一种简单的入门,因为要持有一种币、通证,就需要选择一种币、通证,就要了解区块链的特点等一些基础知识,另外交易环节就等于是一个闭环,整个过程来来,作为普通大众的一员,就算简单入门了。另外,作为投资者,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购买的也都是各种数字货币,根据几十上百个交易平台的数据统计,据说数字货币的种类达到了2000多种,每天都有新的币种诞生,自然每天也有久的币种消亡,还有很多币种鲜为人知,就像世界上每天有很多新的生命诞生,来有很多老的生命消亡。

浅谈区块链通证的本质

但是作为投资者,而且是合格的投资者,必须对自己资金负责,因此我们去投资币种的时候,就如同我们去捕鱼,首先要了解鱼的种类以及它的习性,了解的程度将会决定我们认知的程度,而认知的深浅,决定了我们能否在币圈赚钱。所以对币种的价值逻辑和发展逻辑、风险都要足够的了解,进行本质的分类,助我们投资赚到钱。

币种来源起于Token的译文,并且先后有很多其他的译文,比如代币、令牌等,不过这些名称都不能完美的诠释、代表Token的真正含义和发展潜力,比如说代币,这个词语,让人想到的是代替货币的感觉,而货币是一个主权机构的的根基,这无疑是对其的一种挑衅,所以机构的管理者对于它们会非常严格的进行监管,但是Token的本身却没有那个能力和特征,所以这种译文过于张扬了,也就会给发展带来不利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易经中所说的“潜龙勿用”。

而有一位叫做孟岩的人提出了新的翻译,把Token译成“通证”,顾名思义,通是通行证,证是各类属性的证明,不仅仅能够表明不同币种的不同属性,有能很好的解释未来的发展的目标,正是因为这一次的提出,才有了最近兴起的通证经济。

通证到底代表什么?

一、货币属性:

通过过往的区块链发展过程中,总结出通证的各种类别和应用的场景,币的鼻祖是比特币,已经后来出现的各种币,我们都看到了其本身的货币属性,投资者能够进行投资交易,曾经网上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人在90年代把1200多块钱存在银行,到2013年才取出来,共取出本息不到3000元,而当初90年代的1200元,等于取钱的时候的1000万元左右,从这组数据就可以看出,法币存在的巨大的通货膨胀。而有另外一人从2009年投资比特币1200多元,到了2013年取出,得到了二十多亿元,所以从这两个数据来看,比特币可以看成是一种全球高度共识的价值储藏的投资品种。

二、资产属性:

后来的代表币种有ETH和EOS等大批的竞争币种,由于以太智能合约的出现,让通证突破了原来的货币属性,进入了更加广泛的天地,可以在封闭的生态系统内,Token作为价值介质,可以在内自行流转,为生态服务。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能够看到,基金、股权、债权、资产等都搬迁到区块链上面。

三、应用属性:

代表币种就是大批DAPP内使用的通证,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Token体系共存,比我现在的币乎KEY,就是国内典型的代表,这也代表着区块链初期发展中行业开始成熟的标志,这些通证其实并不是全新的事物,如同积分,早就存在,不过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让积分能够进行流通、并且价值传输,成为了变异的通证。

通证之间自然属性也是不相同的,有单一的属性,也有混合的属性,不同的属性决定了其后期发展的走势,只有了解了通证的本质,才能够进一步理解其在不同生态李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更好的判断其的价值逻辑和发展逻辑。从短期来看,通证的价格走势只与当下参与的资金增量的大小有关,与其本身价值无关;从长期来看,价值才是带来长久增量资金的理由,也是很多投资者愿意重仓押注的托付和希望。

原文链接:https://bihu.com/article/142618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