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研究|清代的姊妹园 避暑山庄和圆明园

点击上方“圆明园遗址公园”可以订阅哦!

圆明园研究|清代的姊妹园 避暑山庄和圆明园

圆明园全盛时期鸟瞰图

避暑山庄和圆明园这两座著名的古代园林都是清代康熙年间开始兴建的,而且都是清代的离宫别苑。但由于建园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使用的目的不同,因此园林建筑的艺术手法和特色存在很大的区别。这两座大型园林, 虽远隔数百里, 但同在清代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在不同之中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圆明园研究|清代的姊妹园 避暑山庄和圆明园

一、同为规模宏大的离宫别苑

清代的皇家宫苑,范围都相当辽阔,各苑囿占地多在数百公顷以上。清代康熙年间,木兰围场设置以后, 康、乾、嘉三帝,几乎每年或间岁的夏秋之际, 都在浩浩荡荡的八旗随从护卫和庞大的随行官员的簇拥下,从北京赴塞外举行秋狝大典。随着皇帝的出巡,清朝的最高权力机构也随之移到塞外。

圆明园研究|清代的姊妹园 避暑山庄和圆明园

避暑山庄就是当时出巡的一处离宫,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动工,康熙四十七年(1708)初步建成。乾隆年间,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前后一共经过87年,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才最后完成主要工程。这座规模宏大、景色优美的园林总面积约560公顷,周围环绕二十华里的宫墙,东、南两面墙上加有雉堞,绵延起伏,好似一道沿着山势蜿蜒曲折的万里长城。

圆明园研究|清代的姊妹园 避暑山庄和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海淀东北,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总共占地350公顷,方圆近二十华里, 它也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开始修建,最初是康熙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雍正皇帝即位后,将其拓展。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建,日日修华,浚水移石。作为当时的一处离宫,清朝历代皇帝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住在园内,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圆明园研究|清代的姊妹园 避暑山庄和圆明园

圆明园复原图--蓬岛瑶台

中国历史几千年,自秦汉以来,北部(包括西北部)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时好时坏。康熙帝利用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施行怀柔政策获得成功,妥善地解决了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到乾隆时期又得以发展和巩固,最终开创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新局面。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圆明园与避暑山庄这样两座规模宏大、耗资惊人的建筑能同时进行,决不是偶然的。一方面由于清代康熙皇帝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对外坚决抗击殖民者的侵略,对内平定分裂势力的叛乱,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环境;另一方面是由于清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使得政府拥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来进行如此巨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因此说,避暑山庄和圆明园的修建,充分显示了清代“康乾盛世”时国家相对和平安定的环境和帝国的充盈。

圆明园研究|清代的姊妹园 避暑山庄和圆明园

二、迥异的建筑风格

在造园上避暑山庄与圆明园有完全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避暑山庄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林木茂密的山峦、幽静深邃的峡谷、平坦如茵的草地、蜿蜒回环的河流湖泊,在有限的空间之内,层峦叠翠,高低起伏,犹如一副气势磅礴的天然图画。由于避暑山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面积不大的范围内,山峦、峡谷、平原、湖沼和河流等景观要素兼而有之且变幻多端,康熙皇帝作为一位学识渊博,对园林和建筑颇有造诣的政治家,在肇建山庄的过程中所提出的设计指导思想也是“自然天成地就势, 不待人力假虚设”。

圆明园研究|清代的姊妹园 避暑山庄和圆明园

山庄的整个布局颇具祖国自然地理地貌特征,西部起伏的山岭,崎岖的地形,象征我国西部的崇山峻岭;东南的湖区,极易使人联想到水网稠密、地势平坦的江南水乡;北部是一片开阔的平地,绿草如荫,糜鹿成群,酷似辽阔的蒙古大草原。山庄内的建筑,采取“ 因之地势,度土之宜” 的分散布局方式,各风景点之间巧妙地运用分景、隔景、障景、衬景、对景、框景以及倒影、虚实、藏露、俯仰、起伏、疏密等造景手法,将楼台廊庞、桥亭轩榭、寺观塔碣,都巧妙地因借地形,形成一处处动人的连续画面。在建筑细部上不施彩饰,朴素自然,与全园的风格趋于统一。

圆明园研究|清代的姊妹园 避暑山庄和圆明园

圆明园复原图--鸿慈永诂

被称为“万园之园” 的圆明园,与避暑山庄的天造地设不同,它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园林,继承中国历代优秀的造园艺术,汇集全国的名园胜景,大胆吸收外国的建筑形式与内容,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各具特色的建筑群,再用长廊、曲径、桥梁、墙垣构成山重水复、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其间的所有景致,经过人工精细的雕琢,建筑多富丽堂皇,与全园的中西合璧相宜。正所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圆明园研究|清代的姊妹园 避暑山庄和圆明园

圆明园复原图--海晏堂

圆明园体现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想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可以说避暑山庄和圆明圆是清代皇帝通过园林、建筑等综合性实体,形象地写就的一部清朝早期的史诗。

圆明园研究|清代的姊妹园 避暑山庄和圆明园

三、相同的仿建手法

两座园林,尽管一座取自天然,一座出自人工,但还是有共同之处。其一是为迎合帝王“ 移天缩地在君怀”的意向,力图把天下的胜景、名园,甚至神话传说中的仙山琼阁、梵天乐土等境界,都尽可能地荟萃于宏阔的御苑中。于是大量仿建了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即通过造园艺术家们的高度浓缩,或仿其主题意向,或仿其规制式样,将全国风景点的精粹部分纳入了这两座园林之内,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思想,多角度展示其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由于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台,东巡岱岳,巡游盛京等地,每至一地,凡他所中意的名山胜水、名园胜景,就让随行画师尽绘成图,回京后在园内仿建。由此不难看出清帝已把这两处离宫列为自己重要的处所,试图集天下美景于园内,这样既不用长时间远离京师,又可以时时欣赏江南美景。

因此在避暑山庄内有仿江苏镇江金山寺营建的金山上帝阁;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所建的烟雨楼;仿苏州文园狮子林建的文园狮子林;仿杭州西湖的苏堤修筑的芝径云堤。

圆明园研究|清代的姊妹园 避暑山庄和圆明园

在圆明园内有全面仿建的杭州西湖十景;仿南京瞻园而建的如园;并且也有仿苏州园林而建的狮子林。真可谓: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其二是两园内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年间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和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这两部珍贵的图书在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和圆明园的文源阁内都有收藏。这两座藏书楼均仿宁波范氏天一阁而建,与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和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并称为清代皇家北四阁藏书楼。但遗憾的是圆明园的珍宝毁于英法联军的大火和八国联军的劫掠。所幸的是避暑山庄收藏的那套书现保存在北京图书馆内。

圆明园研究|清代的姊妹园 避暑山庄和圆明园

四、名园的命运

古人云“物极必反”,对于两座名园及清朝的历史来说也难逃“盛极而衰”的命运。时针转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侵略者攻陷大沽炮台,进逼北京,咸丰皇帝仓皇从圆明园出走,逃到避暑山庄。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的圆明园,疯狂抢掠之后,为了掩盖其罪行,也为了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一把大火使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遭到毁灭。躲在避暑山庄的咸丰皇帝被吓坏了,答应了全部英法侵略者的无理要求,在烟波致爽殿批准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同意割地赔款,以求永息干戈,共效和好,从而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圆明园研究|清代的姊妹园 避暑山庄和圆明园

慈禧篡位夺权后,曾试图重修圆明园,于是将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大量奇珍异宝调往北京,后因经费不足而未能修成。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圆明园再次遭到洗劫, 建筑和古树名木彻底毁灭。随着清政府的逐渐没落,避暑山庄也断绝了一切修缮费用,并且屡遭军阀、日伪的劫掠践踏,到解放时饱经沧桑的避暑山庄已到了完全覆没的临界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连续划拨大量资金, 不惜人力物力做保护性整修,基本上恢复了昔日的风采。并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解放后,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对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将其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列,并确定为遗址公园,使人民群众在游览休息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

赵 秀 梅

付 怀 东

精彩回顾:

  • 圆明园研究 | 中国和欧洲宫殿的跨文化交流:圆明园与凡尔赛宫(二)

  • 圆明园研究 | 中国和欧洲宫殿的跨文化交流:圆明园与凡尔赛宫(三)

  • 圆明园研究 | 中国和欧洲宫殿的跨文化交流:圆明园与凡尔赛宫(四)

  • 圆明园研究 | 中国和欧洲宫殿的跨文化交流:圆明园与凡尔赛宫(六)

  • 圆明园研究 | 琴心莫说当年 圆明园“夹镜鸣琴”的意义解读

温馨提示

为了满足大家深入了解圆明园历史文化的需求,圆明园研究院特开通“北京圆明园研究会”公众号,公众号将定期发布圆明园遗址保护与文化建设发展等信息。

圆明园的铁杆粉儿们,赶快通过下方二维码关注“北京圆明园研究会”公众号吧~

微信号:yuanmingyuanpar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