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国卷三作文题解读

2018年高考全国卷三作文题解读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三的作文材料有点另类,是标语、口号和时评的标题。标语和口号,直接反映了一个时期一个地方党和政府以及单位或企业当前的主要政策和工作任务,并通过这种形式对大众起到宣传教育、激励警示的作用;时评一般紧扣当前的某些热点现象,激浊扬清,标题也会旗帜鲜明地表明作者的观点。这些往往都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这些标语口号和标题在内容上并不难理解,但题目把它们安排在一起,构成作文材料,我们就应该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不宜只抓住其中一两个内容来构思。

但对学生来说,难点在于对这些内容的时代背景的了解。三个时期的三句话,基本上勾勒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大体轮廓,从追求效率、奋起直追的紧迫感,到追求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再到开启新的征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复兴史。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既有傲视全球的成就,也有令人痛心的代价和教训,更有宏大的前景。而这三句话,既反映了我们在不同阶段的思想观念,也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基本国策。要写好这篇作文,应当对标语所对应时代的中国社会和时代特点有所了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首倡思想解放的改革开放初期,把“金钱”放在显著位置,是非常大胆的一种突破,代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渐渐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则是在经济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时期,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也日趋明显,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层面对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而科学发展观也因此成为发展过程中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是进入新时代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必然要求,它告诉我们,尽管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理想,我们的“中国梦”,仍然需要我们这一代人艰苦奋斗,流血流汗,自强不息。

因此,这三句话是有着明显的逻辑联系的,考生作文不能无视这种联系。如果只抓其中的一句或两句来写,虽然不跑题,但立意还是有点偏的,至少缺少一种对我们国家发展进程的宏观把握,对历史发展内在联系的认识;当然,可以以其中的一句或两句为重点,但要有所兼顾。

这么一分析,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只有一种思路,去回顾我们国家40年来的发展,或歌颂,或反思呢?

考虑到这份试卷是用于西南部分省市的,却从东部发达省市选取材料,是乱点鸳鸯谱,还是深意寓焉?我们是不是还能悟到点别的什么思路呢?

毫无疑问,西南部分省市的发展程度还远远比不上深圳、浙江和雄安新区的,但东部地区的发展,给西南地区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带来了经验,增添了信心,提供了借鉴。那么,作为西南地区的考生是不是可从各自地区自身发展的角度来审视这三句话,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写出自己对家乡发展之路的思考,写出自己对家乡发展前景的展望呢?这当然要考生具备桑梓情怀,而桑梓情怀也是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

当然,西南部分省市的发展并不平衡,从考生个人所处的区域环境来看,差别很大。但正是这种差别,使得这个作文题写起来并不会千篇一律。

老实说,在2018年全国卷的三个作文题中,这个作文题是让我感到最困惑的。东部地区的发展历程,东部考生才熟悉的吧,却偏偏拿来考西南地区的考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