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理財」P2P理財最穩的資產是哪一種?

我總結了P2P行業內主流的三類底層資產,用大白話講就是我們投資人會出借給的三類人。

第一類是個人信貸和消費金融,第二類是車貸和房貸,第三類是企業貸和大額信貸。比較看好個人信貸、消費金融和企業貸,認為它們過備案一般問題不大,也更適合我們投資。

問我為什麼看好這些資產,“個人信貸和消費金融”都是沒抵押物的,風險會高吧?會不會過不了備案?有沒有一種資產投著最放心,對投資人最友好的?

「P2P理財」P2P理財最穩的資產是哪一種?


1、風險會不會高?

首先是風險的問題,的確個人信貸和消費金融都不需要抵押物就可以借款,壞賬率可能較高。但實踐證明,許多做個人信貸和消費金融的P2P反而可以穩健盈利,為何?根本原因在於設置一個好的分散的模式,能分攤風險。

雖然每個借款人是否還款難以確定,但是隻要借款人足夠多,足夠分散,壞賬率總會維持在一定的水平。

假設某網貸平臺約定出借年利率10%,已知壞賬率是每1萬個借款人只有9900人準時還錢,其他100人不還錢(壞賬率1%)。

小A花10萬元投資一個散標,期限一年,借款人按理想狀態100%還款,小A最終本息收益是11萬元。如果他倒黴借給了一個老賴,那就會血本無歸。

如果小A把錢進行分散投資(利用各大平臺都有智能撮合系統),出借給1萬個人,每人10塊,那麼按照歷史數據,即便100個人沒有還款也只損失了1000元本金,還有相應100塊的收益,所以小A最終本息收益10.89萬元。相當於年利率是8.9%

在這種分散的模式下,投資人的風險被降低,收益相對穩定。個人信貸和消費金融這類小額分散的資產是風險可控的,不會像我們猜想和擔心的那樣風險比有抵押的高。

2、國家監管和備案怎麼看?

備案對資產的要求有兩個重點,“分散”和“小額”。

分散大家已經看到了,個人信貸和消費金融也很容易滿足早前細則中“個人在單個平臺借款不超過20萬”限額要求。我翻了翻幾個做個人借貸和消費金融的平臺,發現人均借款額都很低。

除了出借人自身資金的分散,資產方面個人信貸和消費金融也相較分散。借款人中往往來自各行各業,年齡、場景、收入來源、人群、地域、社交屬性等各有不同。不容易陷入底層資產是企業貸或者大額信貸那種一損俱損的高風險局面。

從政策動向看,國家也是很看好消費金融的。2017年我國消費支出達到43.5萬億元,佔GDP的比重為53.6%,屬於較低的,歐美髮達國家消費支出佔GDP的比重超過80%。

最好的辦法是通過消費信貸刺激居民消費成為國家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而頭部網貸平臺,在資產端服務的借款客戶也體現出普惠金融的“普惠”特點,符合國家政策導向。

3、對投資人來說最友好的資產

投資人的要求不過是看準了你的利率,盼著到期安全順利歸還本息。不要讓我擔心借款人還不上錢。

借款人為什麼還不上錢,很可能是收到行業和政策的波及,個人信貸和消費金融、車貸、三農這種小額資產借款主體幾乎全是個人、個體戶而非大企業,相較而言是受大環境和突發政策影響較小的一類。

現在國內地方政府和大企業的槓桿率很高,但個人還是比較低,要有也幾乎都在房產上。簡單粗暴而言,樓市不垮,這些人也就還能還錢。國家會讓樓市垮嗎,不會,我國的金融並沒有完全市場化,金融管制仍然很嚴重。

除了大環境政策層面的原因,借款人要是不還錢就剩下個人原因了。從業者反映,目前個人信貸用戶粘性不高,大部分都是偶爾缺錢去借一下,很少有反覆借錢的,所以,他們的痛點在於要不斷尋找新客。我們看到這個情況就可以放心了,借錢的人基本上都有真實需求。不是讓人擔心的職業老賴。

個人信貸和消費金融、車貸、企業貸這種小額資產在資產端常被借款人吐槽利息太高了,反過來講,這對我們投資人是最好的。他利息高,我們利潤和收益率就高,又因為壞賬通常在平臺預測範圍,風險因為分散的模式可控,總體風險較低。加上符合國家監管導向,小額資產也比較有發展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