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術:研究進展及反思

教育技术:研究进展及反思

近幾年各種新技術、新媒體的出現讓教育技術研究的視野更加開闊。熊才平、戴紅斌、葛軍收集了近三年發表的千餘篇教育技術相關學術論文,綜述了近年教育技術的研究情況。

教育技術的研究包括以下幾個方向。

第一,對教育技術基礎理論研究反思與展望。教育技術基礎理論研究對教育技術指導,思想、研究態勢、理論框架、學科定位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理性反思,並由此提出未來發展策略。其次,對一系列新興教育理念的研究增多,如創客教育、STEM 教育、智慧教育、場館教育等理念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索。最後是通過信息技術促進教育公平,資源共享仍是實現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徑。

第二,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與實踐研究穩步推進。在信息時代加速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具有引領性和前瞻性。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方向明確,強調“互聯網+教育”。其次,教育信息化發展實踐走向微觀,關注技術與課程的融合,探討如何讓信息技術課程設計面向學科思維發展,關注學生信息化思維方式的發展,將學科思維融入課程觀念、知識體系中,凸顯信息技術課程的本體價值。最後是讓教育信息化發展路徑立體展開,人的因素得到足夠重視。

第三,學習資源與環境建設緊貼教育理念前沿。數字化學習資源趨向多元共創和開放共享,個性化推薦成為關注焦點。其次,數字化學習環境建設注重虛實融合,線上線下學習一體化。學習資源與學習環境建設思路有所拓展,智能終端、雲計算、虛擬現實、大數據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情境認知理論、分佈式認知理論、聯通主義等理論在教育領域的興起,為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後是新興技術和理念催生智慧校園、未來學習空間等新型學習環境,如虛擬技術、人機交互技術、3D 打印技術日趨成熟,實驗室建設呈現出新的形態。

第四,在線學習和開放教育注重效益和效果。在線學習加深了人們對學習過程的認識,將逐步改變人們對教育的認識。它具備以下三個體徵:首先,MOOC 研究重視課程設計,趨向混合學習。學者們從不同角度研究MOOC的設計方式如何促進人的學習。其次是在線學習強調用戶參與,倡導多元評價。關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多元評價與多重交互,突出學習者在課程開發中的重要作用。最後是開放教育明確辦學定位,創新教學模式。以開放、靈活、全納、終身為特徵的開放教育,與學習型社會的理念高度契合。

第五,學習方式與教學模式變革研究關注學習過程。學習方式與教學模式變革研究視野開闊,更加關注學習過程。新媒體與新技術驅動學習方式變革,個性化自適應學習成為研究熱點,例如研究微信平臺下的移動學習活動等。同時,教學模式和方法推陳出新,翻轉課堂與微課方興未艾。最後是教學研究關注課堂互動,運用可視化分析技術。

第六,信息化環境下的績效評價研究宏微觀並重。信息化環境下的績效評價是促進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近年來教育信息化績效評價研究從三個方面展開,包括教育信息化績效評價持續推進、課堂教學評價緊緊圍繞信息化教學以及學習績效評價重視個性化服務,重視個性化的差異。

第七,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關注內涵和培訓。教師專業發展是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重要環節。信息時代教師專業素養構成日趨完善,例如建立TPACK發展機制,促進教師能力提升。其次,教師培訓模式多樣化,混合式培訓是主推模式,例如研究基於大數據的教師移動培訓課程等。最後是技術支撐下的教師培訓注重遷移與應用,進一步完善薄弱學校的基礎設施,轉變培訓內容與方式。

在此基礎上,研究者總結了技術教育研究面臨的問題。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研究零敲碎打的現象仍然普遍。教育技術針對各個主題的研究較以往更加深入和全面,但是從整體上看,研究仍然顯得有些參差不齊,相互之間缺乏繼承性,系統性不足。

其次,對學習微觀層面的作用機理關注有限,深度不夠。比如,在線學習已經成為當代重要的學習方式,在整個學習格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如何提高在線學習的效果依然屬於尚未得到很好解答的問題。教育技術研究應加強與教育學、心理學、學習科學等不同學科領域之間的交叉與融合,深入到學習的本質來研究信息技術在學習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最後,跟風現象仍然存在,對應用語境的差異重視不足。有些研究只是從形式上進行了模仿,甚至以犧牲教學最基本的要素為代價,導致研究結果的信度和效度大打折扣,並且會對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產生誤導。對於一些新興的主題,如創客教育、智慧教育等,著眼於宏觀性的理論基礎研究和機制研究較多,但落實到教學實處的研究偏少,實踐性不強。(本文原載於教育研究, 2018年第3期。)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教育財政”,作者熊才平、戴紅斌、葛軍。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