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新工作方式:各方都要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员工跳槽率高现象

钉钉新工作方式:各方都要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员工跳槽率高现象

  今日头条搞征文,我向来是能参加都参加的。作为职场老人,职场心得蛮多的,故事也是一箩筐, 话题自然要参与。

  今天,谢二先生想聊聊在民营企业上班的那些事儿。谢二先生在民营企业工作了十年,深知民营企业的禁区很多。但今天主题不是聊禁区,而是聊民营企业员工跳槽率的问题。

  跳槽是职场里常见的事。那么,你知道哪类人跳槽比较多吗?民营企业员工遥遥领先其他人群,占比达到70%。紧随其后的是新创业公司员工,最后是国有企业以及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

  市场经济下,人才流动无障碍,跳槽现象很普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尚不成熟,当初就业时大多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在选择就业岗位和用人单位时比较草率。随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逐渐清晰明朗,很多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选择跳槽。

  人才无障碍流动是好事。一方面,人才可以找到更好的舞台更好地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可以网罗到更多的人才将事业做大做强。不过,人才流动不仅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人才从一个单位跳槽到另一个单位,很多方面都要从零开始,造成时间、才智等资源无谓浪费;另一方面,对用人单位来说,人才流失会减少利润、增加人才培养成本,同样会造成各种资源无谓浪费。

  对个人而言,要将跳槽频率控制在适当区间。要知道,每一家用人单位都会关注求职者求职简历上的跳槽记录。频繁的跳槽记录会让用人单位反感,求职者再优秀都可能被淘汰出局。对用人单位而言,要将员工流动率控制在适当区间。要知道,每一个求职者尤其是优秀人才都会关注用人单位的员工流动率。员工流动率高会让求职者担心用人单位内部存在很多、很大的问题,从而错失优秀人才甚至可能出现招工难。

  跳还是不跳,员工需要认真思量、仔细衡量,然后做出理智的、正确的选择。此外,用人单位也要认真看待员工跳槽现象,尽量留住人才,避免员工跳槽率高而对单位正常运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更要防止员工跳槽率高成为事业做强做大的障碍。对人才流动现象,尤其是民营企业员工跳槽率最高这一现象,各方都要综合研判。

钉钉新工作方式:各方都要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员工跳槽率高现象

  对政府而言,有必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民营企业在用工方面还存在很多违法违规现象。高校毕业生跳槽的原因以及去向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都是另谋高就,也就是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单位。换言之,民营企业跳槽率最高,意味着民营企业为人才提供的待遇、发展空间等最为不济,而且必然存在民营企业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现象,比如要求员工加班时间超出法定上限、不给员工加班费等。如果民营企业能够遵纪守法,即便为员工提供的待遇和发展空间不怎么样,但只要劳酬相称,高校毕业生也不会干几天就急着跳槽。事实上,民营企业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现象十分普遍,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以及处罚力度,减少和避免民营企业侵犯员工合法权益行为。

  对民营企业而言,有必要反思一下,为什么留不住高校毕业生。民营企业跳槽率最高,不是件好事,民营企业管理者在感到尴尬的同时,更要换位思考,企业哪里做得不好,伤了员工的心。做得不好的地方要改进,至于违法违规行为更要坚决杜绝,并且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获得感,这样的话就不愁留不住人。民营企业凭什么和国有企业以及外国企业竞争?说到底,就是凭什么、拼人才。民营企业只有舍得在人才身上下工夫,才能留住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对高校毕业生而言,有必要反思一下,民营企业到底有没有可取之处。有些高校毕业生从民营企业跳槽,是因为民营企业确实给不了他(她)想要的东西。而有些高校毕业生从民营企业跳槽,仅仅是因为觉得民营企业名声不好听,嫌在民营企业工作丢人。是受传统观念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时往往更喜欢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认为在这些单位工作既有面子,待遇也更有保障。很多高校毕业生不是万不得已不进民企工作,即使进了民企也是将这里当成跳板,一有机会就会跳槽走人。其实从人才成长的角度讲,一个人无论进入什么性质的工作单位,都需要踏实付出,勤恳努力。只要有韧劲,有长性,有悟性,加上勤劳爱学,高校毕业生在民企也可以找到发挥才能的舞台,实现人生价值。如果个人不努力,整天浑浑噩噩混日子,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还可能会因懒散作风被问责,严重的被劝退甚至是开除都不是没有可能。

  总之,各方都要密切关注跳槽现象,尤其是民营企业员工跳槽率最高这一现象,各方不仅要关注,还应综合研判,看出苗头,发现规律,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钉钉新工作方式:各方都要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员工跳槽率高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