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邮路上绽放

  时值大学录取书投递高峰,谢二先生想起忙碌的投递员。在为学子考入高校高兴的同时,也衷心感谢这些普通平凡的绿色使者。

生命在邮路上绽放

  下面,谢二先生为大家介绍一下女性投递员王琴。我们村的邮件原来由王琴丈夫宋修兵负责投递,宋修兵调离以后,由王琴接任。

  王琴,女,1970年生人,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屠园乡人。2002年起入职屠园邮政支局,任投递员。

很早和邮政结缘,终如愿成邮政人

  王琴很早就和邮政结缘,但第一份工作并非投递员。她半路出家任投递员,是受丈夫的影响。她的丈夫宋修兵1988年就从事投递工作,一直坚守在投递员的岗位上。丈夫的工作岗位虽然平凡,但由于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生活中勤勤恳恳,取得的成绩很不一般,赢得了群众和单位领导的高度认可。大家提起邮局的小宋,都交口称赞。看到丈夫得到大家认可,王琴心里也高兴。

  有一段时间,她经常想象自己骑着摩托车成为“绿衣使者”的样子,心里涌起别样的感觉。作为投递员妻子,她知道投递工作的艰辛,但她觉得与其欣赏邮路上独自奔走的丈夫,不如和丈夫并肩前进。经过深思熟虑,2002年,在取得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后,她毅然辞去舒适安逸的工作,加入到邮政投递员队伍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尽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王琴知道,作为一个投递新兵,要做好本职工作难度不小。刚开始的时候,她这个资深“投递员家属”对于业务工作基本上处于什么都不懂的状态。不怕不会,就怕不学,王琴主动向丈夫学习,虚心向局里的其他同事请教,积极向业务书汲取知识,成长得很快。她还利用班后时间练习数报、排信,在家的时候背段道、背报刊代号及练习报刊收订业务,休息的时候就去自己的投递段道“闲逛”。自己努力,同事肯教,在很短的时间内她就熟练掌握了邮政投递工作的要领。从此,她就开始了有欢乐也有痛苦、有付出也有回报的投递员生涯。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时阳光明媚,有时狂风暴雨。不论天气情况怎么样,只要邮件到了,投递员都要准时出发做好投递工作。夏天一身汗水,冬天一身冰霜,这就是王琴工作时的样子。即使是备受诗人讴歌赞美的春天和秋天,也常有恶劣天气出现,但不论天气情况如何,她都在邮路上奔走,及时、正确地为客户投送各类邮件。

  中楼村胡圩组胡老师一生任教,退休后喜欢读书看报,通过邮局订阅了报刊。胡老师半身不遂,行走不便。王琴在投递该用户时主动嘘寒问暖,为他购买日用品、代缴水电费等等。胡老师经常对左邻右舍说,自己遇到活雷锋了。出于对王琴多年如一日照顾的感激,胡老师每年都订阅数种报刊,费用在1500元左右,比一般小单位订的还多。合兴村东元组李姓女童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和爷爷一起生活,日子过得比较困难。每到开学时,王琴都会给孩子送去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树起了宿迁邮政护蕾邮路的大旗。

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丰收有所贫

  从事投递工作以来,自己做过多少好事,帮助过多少人,王琴记不清了。但是她所做的事,别人记得;她所帮助过的人,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当她因为调到其他片区而和原来片区用户告别时,很多人都说舍不得。老用户老谢拉着她的手说:“小王啊,你调走了,新来的投递员肯定没你做得好啊,我得找你们领导说说不调你走。”王琴听了很感动,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用户的认可,是最大的荣誉。

  换到新的投递区域时,王琴的工作标准还是和以前一样高,做到确保用户满意。很快,王琴就和新区域用户打成一片。除了服务态度好、乐于助人,王琴在投递过程中还将营销工作开展得很好。在订阅用户投送报刊时,她根据用户的喜好有针对性的推荐其他报刊,尽量争取用户多订报刊。对于邮路上认识的有一定文化水平又有阅读兴趣的人,她也会根据其特点推荐并鼓动订阅合适的报刊。由于她讲究工作方式方法,服务热情周到,每年都能完成市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在2017年报刊大收订中,她一次性完成流转额占全局任务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在2017年邮储跨赛中,她一边投递报刊邮件,一边宣传邮政储蓄存款的六大好处,做到用诚心去感动用户,用细心去争取客户,用热心去赢取市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实现了个人协储和理财150万元,策反他行50万元。

  十六年的邮路,每段路都镌刻着王琴的责任,也洒满了她的爱心。总结从事邮政工作十六年的心得,她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有机会和爱人一起走过漫漫邮路,并且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领导的认可。十六年的风风雨雨,也让她曾经焕发的容颜不再年轻。

  千山万水,经年累月,王琴将自己的年华奉献给了邮政,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用户。做一个邮路上的爱心使者,做一个带给人希望的“绿衣使者”,她的心灵永远绽放在邮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