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文物安全防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郑州成立

田野文物安全防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郑州成立

近日,田野文物安全防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郑州成立,地波探测仪、可折叠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智慧视频(热成像+红外视频)等各种高科技设备也一同亮相,共同助力田野文物的保护。

田野文物是指分布在全国地上、地下、水域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传统民居、石窟寺、古石刻、壁画及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遗址;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我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显示,我国不可移动文物76.67万处,83.3%散落在县(区)以下的农村地区或广袤的乡野间。

河南省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田野文物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如位于巩义市的北宋“七帝八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区现存大量地面石刻雕像,每个石刻雕像都是文物中的一级品,被文物界誉为“天然石刻博物馆”。

近年来,由于受分布范围广、数量规模大、监管能见度低等客观因素制约,全国田野文物失管、失防、失窃案件频发。另外,受到经济发展和国内外的文物市场行情变迁等影响,以及近几年盗墓影视剧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文物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认识越来越全面,在暴利的驱使下,很多人跳出道德底线,铤而走险,实施田野文物盗窃行为。田野文物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田野文物安全防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对于田野文物来说,由于地域、设施等因素限制,基本都未配备相应监控设备。再加上安保人员人手不足,巡检的局限性,导致大部分田野文物保护不到位。“一个老人一条狗”的传统看护模式,根本无法实现对田野文物的有效保护。

那么,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如何防得住盗墓者的“洛阳铲”呢?田野文物安全防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给出了解决方案。

据该中心科研人员介绍,通过利用智能化、信息化等科技技术手段,如“地波探测报警”系统、空中巡护系统、智慧视频安全防护系统等,采用地下、地上、空中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达到田野文物防盗扰、防破坏、防潜伏作案及智能化作案的能力,有效保护田野文物安全。

他说:“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系统会第一时间取证并通知保护单位工作人员,现场通过无人机等设备对可疑人员进行警告驱离,这个系统避免了靠人监控或事后查询的被动防范办法,变成主动发现,主动防范,主动制止。”

目前,该研发中心还根据田野文物的防护特点和需求研发了适用于大型、中型、小型田野文物防护系统产品及方案,已报软件著作权10余项、实用型发明专利7项,发明专利3项,多个田野文物安全防护试点项目正在实施推进中。(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