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印花布園

印花布園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街道,南到東木頭市,北到開元商城南段全長150餘米。

唐朝印花布園這一帶位於長安城的皇城之內,為管理國家工業事務機關的少府監所在地,唐末之後這裡逐漸成為居民坊巷。

相傳,明清時期,印花布園街巷裡聚集了多家印染花布的手工作坊。印染花布、晾曬花布、售賣花布成為當地一景,小巷也便因此得名了。稍有不同的是,一開始,這裡是叫作“印花園”,清末的《西安府圖》中仍用的是這個名字,後來,才改作了印花布園。

印花布園的印染花布作坊始於明清,民國時期,一些洋布莊在東大街、南院門開設起來。花色漂亮、款式新穎的洋布,很快受到顧客歡迎,傳統的手工印染土布便慢慢衰落下去,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前後,印花布園的手工作坊就逐漸被市場淘汰了。

八十年代由於離這裡不遠的騾馬市服裝市場的興起,印花布園便聚集了很多以裁剪褲邊和織補衣服為主的個體經營者,裁剪褲邊的都有一臺縫紉機,經營者坐在旁邊等顧客上門,以西安本地人居多。小編本人在80年代曾有一次裁剪褲邊的經歷,當時在騾馬市花兩百來塊錢買了一條上檔次的褲子,來到印花布園裁褲邊,給我裁褲邊的是一個年輕的小夥,說好了十塊錢裁好。小夥用皮尺量好尺寸,在褲子上畫線,我坐在旁邊抽菸,可能小夥才開始幹這一行,或許是看到我的高檔褲子有點緊張,沒有計算好,一剪子下去我的高檔褲瞬間變成了九分褲,如果放到現在也是一種時尚,但在當時這條褲子就毀了,小夥趕緊向旁邊的老師傅請教,老師傅看了以後把我叫過來,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印花布園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印花布園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印花布園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印花布園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印花布園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印花布園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印花布園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印花布園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印花布園

說現在只能在褲邊裡墊一層布直接用縫紉機砸過去,又對旁邊的小夥說你給顧客免費砸好再給顧客賠五塊錢。小夥趕緊說好好,我看已經這樣了,小夥態度也誠懇,就說五塊錢不用賠了做好就行。小夥千恩萬謝,小心翼翼的把褲邊做好遞給我。我也只好接受這個現實。現在想起來八十年代的人還是淳樸,放到現在還真不知道這件小事會演變成什麼樣子,那縫紉機上放的可是剪子啊……

而織補衣服則五六個人聚到一堆,一人手裡拿一根針,見有人過來就齊聲高喊“織不織”。以四川人居多。我覺得她們基本上沒有什麼成本,就拿一根針,連織衣服用的線都是從衣服裡邊抽出來的,還說這樣才能和衣服的顏色一致。而且價錢還很高,收費按釐米算,一釐米多錢,織一個很小的洞也要二三十塊錢。但織出來的衣服確實很好,不仔細看是看不出來的,比過去在上面打個補丁要好看的多。現在洞洞褲的流行讓這一行也逐漸退出了市場。

印花布園經歷了風雨和變遷,見證了時尚和流行。靜靜的留在了繁華的鐘樓腳下。

印花布園——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