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睢阳区郭村镇:健康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在脱贫攻坚这场大战役中,如何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如何将本职工作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市人大代表、睢阳区郭村镇西街卫生院院长谢时增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走进郭村镇西街卫生院,干净整洁的院落,设备齐全的医疗设施,种类完善的治疗科室,经验丰富的医疗人员,难以想象这会是一个乡级医疗机构。据了解,卫生院占地30多亩地,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病床120张,医护人员126名,日均门诊量达400余人次。

2003年,谢时增刚担任院长的时候,卫生院已经是濒临倒闭:医疗设备短缺、医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卫生条件极差,没有盈利项目。面对困难,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谢时增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没过几年,不但还清了所有债务,并建起了崭新的病房楼、门诊楼,购买了高档的医疗设备,组织本单位人员进修,卫生院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多,治疗水平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我们卫生院负责的5个行政村,共有贫困户45户76人,现在未脱贫的有11户21人,有1人是因病致贫……”每个月,谢时增都会带领医护人员去贫困户家中走访,对贫困户家的基本情况谢时增如数家珍。

在卫生院门诊大厅的显著位置,悬挂着郭村镇西街卫生院贫困户优惠政策牌:贫困户带就诊绿卡,免挂号,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取药,检查费减免10%;住院病人带就诊绿卡,实行“先看病,后付费”模式,无需交押金,并签订先诊疗后付费协议;贫困户住院期间免费提供开水,免费使用被褥,出院时实行一站式结算模式,优先办理出院手续;对贫困户每年免费体检两次并建立体检档案,定期开展健康咨询及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实施贫困户群众出院满意度调查、问访制度。

政策牌上的内容,就是谢时增和卫生院的庄严承诺。在卫生院的一间办公室内,整整齐齐摆放着所有贫困户的健康档案,档案内详细记录了个人各项体检的结果。“通过档案,我们就能知道健康扶贫对象的身体状况,并且来干预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可能产生的疾病提出预防建议。”谢时增说。因病致贫到卫生院治疗的,不收一般诊疗费,减免10%的检查费用,药费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施零差率销售,几年来卫生院为贫困人口免去了10多万元的费用。为贫困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优先将适合报销的重大疾病及慢性病纳入大病保险和慢性病门诊保险报销范围,优先推广使用疗效确切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村医培训,提高乡村医生专业技能。对白血病、终末期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大病进行干预,减少贫困群众发病率。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戒毒等健康生活教育。每季度组织义诊医疗队进入贫困群众家中开展义诊……“一对一”服务、“一站式”结算,郭村镇西街卫生院健康扶贫的做法实实在在,周边乡镇的不少贫困户患者都选择来此就诊治疗。

今年55岁的谢寨村村民刘尊凯,患肾衰竭已经五年,是医院下辖五个行政村中,唯一一户因病未脱贫的贫困户。在扶贫办、镇政府和卫生院的帮助下,他的透析费用基本能够兜底。“这几年,我每个月要做两次透析,看诊、拿药,去医院的次数更是数不清了,但是我一次都没排过队,门诊每次都是优先接待。真是多亏了现在的政策,不只是方便了,在补贴方面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不然我这个病根本就没钱治疗!”刘尊凯说。

“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人大代表,我要做的,就是立足本职岗位,为贫困户就医问药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贫困户做好体检和疾病预防。我不但要为郭村镇的贫困户服务,更要为其他乡镇的贫困户就医提供帮助。我们全体职工,将一如既往为脱贫攻坚尽自己的一份力,高质量完成医疗保险及精准健康扶贫工作。”谢时增的话朴实而响亮。(陈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