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的海美,人更美

秦皇島是中國唯一一個因皇帝尊號而得名的城市,公元前215年,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東巡至此,並派人入海求仙,秦皇島由此得名。300多年後,曹操率兵北伐烏桓,取道這裡,望臨碣石後寫下了“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豪邁詩句。

秦皇島市有漢族、滿族、回族、朝鮮族、蒙古族、壯族等42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青龍滿族自治縣,撫寧區西河南村是河北省唯一的朝鮮族聚居村。

回族

回族的服飾與其他民族之不同處,主要在於頭部。

回族男子普遍戴白色或黑色無簷小圓帽,也稱禮拜帽。而回族婦女有戴蓋頭或披頭巾的習慣,她們披戴各色蓋頭、紗巾,婀娜多姿,十分俏麗。

在服飾色彩上,回族人崇尚白色,這是宗教信仰所致。

穆罕默德曾教導教民,白色衣服是最好的衣服;同時,回族視白色為最潔淨之色。

秦皇島的海美,人更美

秦皇島的海美,人更美

秦皇島的海美,人更美

滿族

滿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為長期適應寒冷氣候和以採集和狩獵為生的生活習俗而選擇了包暖性較好的袍裝作為日常服飾。

其服飾高雅華麗,在我國民族服飾文化中獨樹一幟,曾對我國的服飾發展有過很大的影響。

旗袍是滿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著的服飾,它裁剪簡單,園領,前後襟寬大,而袖子較窄,四片裁製,衣衩較長,便於上馬下馬。現在,旗袍、馬褂等不但仍深受滿族人民喜愛,而且還受到了漢族等其他民族的歡迎。旗袍經過改進,更是成為現代流行服裝之一,享譽海內外。

秦皇島的海美,人更美

秦皇島的海美,人更美

朝鮮族

朝鮮族一般喜歡素白色,以示清潔、乾淨、樸素、大方,故朝鮮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稱,自稱“白衣同胞”。

男裝衣短,褲長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著道袍或朝鮮長袍者。道袍是過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後成為男子出門時的禮服。長袍當大衣穿,有單、夾、棉之分。

女裝一般短衣長裙。短衣有長長的白布帶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結。長裙多有長皺褶。裙有纏裙、筒裙、長裙、短裙、圍裙之分。年輕女子一般愛穿筒裙、短裙,老年婦女常穿纏裙、長裙。冬天,中老年婦女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

秦皇島的海美,人更美

秦皇島的海美,人更美

秦皇島的海美,人更美

蒙古族

蒙古族服飾也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

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

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

男女長袍下襬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

婦女們的服飾頗有特色,精緻、美觀。再配上工藝考究,造型美觀的飾物——“哈布特格”在袍子上,不僅是把美點綴在了蒙古族婦女身上,同時,更表現了她們的勤勞和智慧。

秦皇島的海美,人更美

秦皇島的海美,人更美

秦皇島的海美,人更美

秦皇島的海美,人更美

壯族

壯族婦女擅長紡織和刺繡,所織的壯布和壯錦,均以圖案精美和色彩豔麗著稱,還有風格別緻的“蠟染”也為人們所稱道。

在服飾上男子與漢族無多大區別,女子則多姿多彩,特別喜歡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絲線繡上花紋,人物、鳥獸、花卉,五花八門,色彩斑斕。

秦皇島的海美,人更美

秦皇島的海美,人更美

秦皇島的海美,人更美

秦皇島穿衣攻略

秦皇島因受海洋影響較大,氣候比較溫和,春季少雨乾燥,夏季溫熱無酷暑,秋季涼爽多晴天,冬季漫長無嚴寒。

秦皇島春季平均溫度是-7℃ ~ 18℃,天氣微寒。建議穿單層棉麻面料的短套裝、T恤衫、薄牛仔衫褲、休閒服、職業套裝等舒適的衣服;

秦皇島夏季平均溫度是12℃~ 32℃,天氣炎熱。建議穿輕棉織物製作的短衣、短裙、薄短裙、短褲等清涼透氣的衣服;

秦皇島秋季平均溫度是6℃~ 28℃,天氣清涼。建議穿棉麻面料的襯衫、薄長裙、薄T恤等清涼透氣的衣服;

秦皇島冬季平均溫度是-14℃~ 9℃,天氣寒冷。建議穿套裝、夾衣、風衣、休閒裝、夾克衫、西裝、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