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州這家人真牛!四代巧手傳承民族文化精髓

​點擊上方“關注”本賬號,獲取更多本地資訊↑↑↑

在蓋州市歸州鎮槐樹房村有戶人家,家裡個個都是剪紙高手,四代都有巧手的人。趙明傑、範玉華靠種地養育了三個兒女,也傳承了家族剪紙的好手藝,三個孩子趙玲玲、趙娣、趙聰卓都是剪紙高手,還將滿族剪紙技藝向更多的人傳授。沒傳金,沒傳銀,滿族剪紙這門手藝成為這個家族代代傳承的寶貴“遺產”。2017年,伊爾根覺羅氏剪紙被列入營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在蓋州市歸州鎮槐樹房村,這個滿族伊爾根覺羅氏聚居的地方,生活中仍留存著不少滿族習俗。管爸叫“阿瑪”,提起娘叫“訥”,過年要包黏豆包,當然還有滿族剪紙,無論是門上的“掛錢”、窗上的窗花,還是二月二掛的“龍尾”、端午節貼的去五毒紋樣剪紙,逢年過節家家都會拿紅紙剪幾個。

村裡有戶人家,家裡個個都是剪紙高手,四代都有巧手的人。趙明傑、範玉華靠種地養育了3個兒女,也傳承了家族剪紙的好手藝,3個孩子趙玲玲、趙娣、趙聰卓都是剪紙高手,還將滿族剪紙技藝向更多的人傳授。沒傳金,沒傳銀,滿族剪紙這門手藝成為這個家族代代傳承的寶貴“遺產”。2017年,伊爾根覺羅氏剪紙被列入營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老人拿剪紙哄孩子,

茶餘飯後的娛樂就是剪紙。

8歲的劉東嶽一頭鑽進姥姥範玉華的屋裡,翻騰出剪刀、蠟盤、刻刀、彩紙、圖樣,鋪在炕上,開始她的創作。

一張紅紙,一把剪刀,沒兩分鐘,一隻胖乎乎的小兔子就從她手裡跳出來,活靈活現。“這是陰刻,所以用剪刀就行,如果是陽刻,要體現線條,就得用刻刀和蠟盤了。”劉東嶽拽過蠟盤,鋪上一層彩紙,再鋪上一張圖樣,拿起刻刀,手把手教起了串門的小朋友,“刀得立起來,要不會劃手。”“彆著急,一下一下的。”儼然一個小老師。

蠟盤四周的木框被手打磨得十分光滑,已經形成一層包漿,用蠟做的盤面黑裡透著油光,趙明傑指著蠟盤告訴記者,這可是個老物件,打他母親手裡就開始用,盤面是蠟做的,這樣刻刀才下得去。“滿族剪紙手法多樣,有用剪刀剪的,有用刻刀刻的,還有用手撕的。”

趙明傑拿過一張紅紙,折了五折,撕了三下,打開就是一個大紅的喜字,“我們這兒辦喜事,有時就用手撕個喜字,比起剪刀剪的,手撕的更肉頭。”

再讓老人剪一個,趙明傑直襬手,“我這手藝比不了我家3個孩子,他們都是跟他們奶奶學的,他們奶奶手巧,剪的圖樣可俊了。”

在趙明傑3個孩子的記憶裡,奶奶王秀芬就是他們的啟蒙老師。

“家裡的孩子都是奶奶帶大的,那時候家裡窮,也買不起什麼玩具,也沒有電視,奶奶哄孩子就用廢紙剪出各種各樣的人物或動物,拿著剪紙給孩子講故事。”

讓孩子們最驚奇的是,奶奶還會剪皮影戲裡的影人,二姐趙娣至今還記得,弄不著驢皮,奶奶就用硬紙板剪出皮影戲的影人,晚上在昏黃的燈光下,奶奶將影人的影子投到牆上,比畫出各種動作,孩子們在炕上跟著影子連蹦帶跳的,很是開心。

小弟趙聰卓對奶奶最是崇拜,“當時覺得我奶奶會變魔術,普普通通的彩紙和剪刀三下兩下就能變出一個形象,有挑水的,有擔柴的,叼著大煙袋的老奶奶剪得可像了,連老奶奶彎曲的膝蓋都剪出來了。”

3個孩子從會拿筷子起,就拿起剪子和刻刀,模仿奶奶剪紙,雖然剛開始都是笨笨拙拙的,線條剪得不連貫,但奶奶特別有耐心,握著孫子孫女的小手一下一下地教,吃完晚飯,圍著奶奶跟著學剪紙是孩子心中特別溫暖的回憶。

就是這樣的口傳身授,使滿族剪紙技藝得以在這個家族裡一代一代傳承。

茶餘飯後剪上兩剪子,是老趙家的傳統,不打小牌、不喝大酒,剪紙是趙家兒孫們最主要的娛樂。作為家裡的長女,大姐趙玲玲放學回到家,幫父母幹完家務後,就一頭扎到炕桌前,鼓搗起剪紙,小弟趙聰卓就倚在桌旁看姐姐剪紙,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外面撒歡地玩,但趙家姐弟卻沉浸在剪紙的世界裡。

每年春節都要舉辦家庭剪紙大賽,家裡個個都是剪紙高手。

春節舉辦一場家庭剪紙大賽是老趙家過年的傳統節目。

參賽選手主要是奶奶王秀芬領頭的婦女隊伍和家裡的孩子。那熱鬧的場面,二姐趙娣至今記憶猶新:“我奶奶、我媽媽、嬸嬸們,我們姐弟三個,叔叔家的孩子,擠滿了一屋子人,小孩子們在炕上圍著奶奶軲轆成一團,嬸嬸們就圍在桌子旁邊,炕上炕下不是人就是彩紙。”為了讓奶奶高興,有時趙明傑和兄弟們忙活完手裡的活兒也會湊過來剪上兩剪子。

比賽的考核標準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速度,看誰剪得快;二是手法,看誰刀功好;三是圖樣,看誰創作的圖案漂亮。無論大人孩子都有投票權,每人投兩票,然後公開唱票,從多到少排列評選前三名,每次大賽總是奶奶得冠軍。

耳濡目染下,老趙家的孩子從四五歲就開始拿起剪刀,跟著長輩學剪紙,從剪到刻,從花樣到人物,家裡上到七八十歲的老人,下到五六歲的娃娃,個個都會剪。

茶餘飯後的消遣,剪紙大賽的比拼,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氛圍裡,家裡孩子們對剪紙越來越專注,從懵懵懂懂到潛心研究,從模仿大人的圖樣到自己創作,剪紙技藝日漸成熟,個個成為剪紙高手。大姐趙玲玲參加第十屆營口市少數民族文藝調演時,在舞臺上現場製作滿族剪紙。二姐趙娣上大學時正逢北京奧運會,她創作了一套奧運福娃剪紙,參加了展覽。趙聰卓雖然是男孩子,但卻是目前家裡手藝最高的一位,初二和高一時就在學校裡舉辦了個人剪紙展,高二時就帶著作品參加瞭望兒山旅遊節並被當地媒體報道,在當地早早就是個小“名人”。

是“名人”,就少不了“軼事”。高一的時候,趙聰卓獨自一人來到瀋陽拜訪剪紙高手,返程時被人連騙帶偷,身上一分錢都沒有了,回不了蓋州。趙聰卓想,咱是有手藝的人呀,便找來一些報紙,就在瀋陽火車站席地而坐,現場用手撕了一個喜字,開始是小孩看熱鬧,慢慢大人也圍了上來,“厲害,你都能撕啥?”“你要啥就能撕啥,還能剪。”趙聰卓拿出剪刀,5元剪一個,沒兩個小時,就賺了50多元錢,這也是趙聰卓第一次靠剪紙賺來了錢,讓他很有成就感。

學習剪紙也學會了做人的道理,

踏實、認真是家風。

走進趙明傑老兩口的家,已經有幾十年的土坯房裡沒什麼值錢的家當,但牆上掛滿了孩子們的剪紙作品,有裝裱過的剪紙掛畫,沒裝裱的剪紙老兩口細心地用塑料袋封好,用夾子吊在牆上。

聽到記者嘖嘖稱讚,範玉華說:“這才哪到哪呀,下屋裡堆滿了這姐仨的剪紙,從小到大,只要能剪出完整圖樣的,我都給他們留著呢。”範玉華翻出一摞剪紙來,一件一件擺在炕上,“這是柳葉媽媽,是小兒子模仿他們奶奶的圖樣剪的,這是端午節用的圖樣,是老大、老二的手藝。”

雖說家境並不富裕,在3個子女心裡,滿族剪紙就是家族傳承的最豐厚的文化遺產。從小到大,姐弟三人不論是學習之餘,還是上班之後,剪紙的手都沒停下來過,尤其是小弟趙聰卓,對剪紙達到了痴迷的程度。日積月累的學習,不僅讓姐弟三人傳承了家族剪紙的好手藝,也傳承了沉穩、踏實、認真的家風。

“奶奶、爸爸經常跟我們說,做人要踏實,做事要認真,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就像剪紙一樣,只有每一剪每一刀都穩穩當當地認真對待,才能剪出好的作品。”趙聰卓說,奶奶和父親的諄諄教導讓他對傳承家族剪紙有著責任感,讓他在滿族剪紙的創新發展上受益頗豐。

上大學後,趙聰卓和姐姐們溝通交流,一方面沿用滿族剪紙的技巧,融合現代剪紙的形象設計,他開發創作的動畫人物系列剪紙很受年輕人歡迎。另一方面,趙聰卓通過到河北省蔚縣考察,借鑑當地染色剪紙的技藝,與滿族剪紙相結合,創新出套色剪紙。先是套兩層,在染色剪紙上面再套一層素描手法的單色剪紙,逐漸發展為三層、四層,最多達七層。

為了讓自己的創新更有底蘊,趙聰卓開始到赴黑龍江、吉林和大連地區的鄉村進行考察,向其他民間剪紙高手學習,還從遼南皮影戲中的皮影形象中吸取營養。“我開始創新的時候奶奶還在世,奶奶提醒我,創新不能讓剪紙變了味,要有故事、有生活,剪紙才有味道。”

反映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既來源於人民,又要回饋於人民。姐弟三人經常交流、交鋒,達成了共識。“繼承發揚滿族剪紙技藝,不能只靠家族這幾代人,也不能只在歸州鎮這個區域流傳,要打破家族和區域界限,讓更多的人瞭解滿族剪紙,傳承滿族剪紙。”

家裡的剪紙達人趙聰卓大一時就在學校成立了明躍剪紙社團,2015年被評為瀋陽市十佳社團。2017年,在瀋陽職業技術學院的支持下,趙聰卓在學校開設了中國剪紙選修課,每週一節,在大學校園裡傳授滿族剪紙技藝。在小弟的帶動下,在蓋州市歸州鎮中心學校擔任英語老師的大姐趙玲玲也面向學生開設了剪紙課程,並舉辦了學生剪紙展; 在營口鮁魚圈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當老師的二姐趙娣今年也正在與學校籌備開設剪紙課程。

蓋州這家人真牛!四代巧手傳承民族文化精髓

補記——創業

讓趙明傑老兩口沒想到的是,一直被當作娛樂的家族剪紙,竟然被小兒子趙聰卓鼓搗出了大名堂。趙聰卓大學畢業後成立了剪紙書畫院,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路。

2015年,趙聰卓同時完成了瀋陽職業技術學院和東北師範大學專升本的課程。當他正琢磨著在剪紙與個人發展之間如何找到結合點時,瀋陽職業技術學院的劉琨老師找到他,引導他以剪紙產業為切入點參加第三屆遼寧省大學生創業大賽,這與趙聰卓的想法一拍即合。在劉琨老師的幫助下,趙聰卓參加創業大賽獲得高職組一等獎,併成為入駐到瀋陽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孵化基地的首個創業項目。

入駐到學校的創業孵化基地,除卻對母校有感情,趙聰卓有自己的想法:“一是學校有剪紙社團,也開設了剪紙課程,有這方面的人才儲備; 二是希望通過自己幫助貧困家庭的在校大學生。我上大學時就辦理了助學貸款,靠打工和剪紙還上了貸款。”趙聰卓成立了剪紙書畫院,設立了裝裱車間,有30多名大學生跟著他創業,學習之餘平均每人每月都能增加七八百元的收入。

創業兩年來,趙聰卓的剪紙書畫院發展得很穩定,產品也細分為三個檔次,面向不同市場。低端的小書籤、生肖剪紙、動漫剪紙很受年輕人歡迎,中端產品為文化禮品,高端產品是以《清明上河圖》為代表的大幅套色剪紙,初看是畫,細摸是剪紙,多用來做房間裝飾。

《清明上河圖》長卷剪紙是趙聰卓的代表作品。上高中時他著手做單色的《清明上河圖》局部,上大學後開始做全卷,上大一時一整年,單色的全卷就做出來了,一共出了四份。掌握了套色技術後,趙聰卓開始把套色技術融入《清明上河圖》 剪紙作品的創作中。趙聰卓先是創作了兩層套色剪紙的 《清明上河圖》,作品一出,版權就被幾個剪紙廠家收購。通過不斷摸索,趙聰卓逐漸發展到製作七層染色和套色相結合的剪紙藝術作品,不同顏色的剪紙疊加在一起,形象立體、色彩豐富。

“與一些剪紙廠用機器剪紙不同,我們的剪紙作品全部是手工製作,底層的染色也是剪紙,而不是噴繪,就是要保持原汁原味的手工剪紙技藝。”2017年,趙聰卓帶著剪紙書畫院的作品參加了東北文博會,獲得優秀參展企業獎。

雖然剪紙業務不斷擴展,但趙聰卓沒有急於擴大市場,而是潛下心來進行圖樣創作和技藝研究。“有內容才能有市場,剪紙技藝和圖樣創作是核心實力,只有回到傳統和生活中進行挖掘,創業的路才能越走越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