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源河洛交匯的運河文化


從古至今,黃河水一直氾濫,並多次奪淮,每次黃河決堤,給華夏兒女也製造了一次次的災難。黃河也幾次與其它支流交匯,交匯之地,物產豐富,商鋪雲集,催生了一些城市的繁榮與發展。

本次,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來到了河南黃河與洛水的交匯處,體會河洛水的莽莽蒼蒼,感受神堤控導工程的獨特魅力。考察組還來到了洛口倉遺址,並探尋古滎之地索須河與惠濟橋遺址,體會大運河對中原地區政治文明經濟發展帶來的變化。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源河洛交匯的運河文化


01黃河與洛水交匯處探源

河洛文化是產生在河洛地區的一個地域性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核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萃。

“河洛”的“河”指黃河,“洛”指洛河,又稱洛水。河洛指地域而言,謂黃河、洛河交匯處的內外夾角地帶。近代學者將人類在河洛這一地域創造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稱之為河洛文化。

河圖、洛書是古代人類在自然鬥爭和尋求自身生存的勞動中,對實踐經驗作出的總結,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結晶。直到後來“龍馬負圖、神龜貢書”被伏羲發現,遠古先進的文明成果才得以繼承。相傳,武王伐紂確定了天下之中為洛陽,中國曆來特別注重中土、中原。黃河被譽為“百水之首”。

因而河洛地區在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吸引著歷代文人墨客、社會賢達、中外名人到此懷古憑弔、賦詩作詞,留下了大量的賦作和詩篇、形成了極其豐富的河洛文化。

在此地,考察組看到了當地有關部門修建的“神堤控導工程”。在當地村民的介紹中,考察隊成員得知。神堤控導工程位於河南鞏義市河洛鎮神北村北,距離鞏義市區13公里,下首就是河洛匯流處。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源河洛交匯的運河文化

在“神堤控導工程”的下方,隊員們還看到一個太極八卦圖。經過採訪當地人才得知,作為中原文明的源頭,太極八卦圖又稱為黑白魚合抱之圖,傳說在伏羲臺上觀察,渾濁的黃河水與清白的洛河水二水相匯,激流扭成一團,由於水質不同,形成了黑白分明的特殊漩渦,這就是太極八卦圖的真實原型,中國的中道思想就源於此。

“本應是河洛水清,黃河水渾,沒想到現在是洛水泛黑,黃河水依舊泛渾,可見這裡的汙染有多大。”考察組瞭解到,在“河洛交匯”處,雖然是水天浩森,但也難逃一劫,如今此地被批為旅遊景區,眾多的垃圾對河洛水產生了相當的汙染。昔日的“洛水交匯”的壯觀景象看不見了。

02探尋洛口倉遺址

結束完洛水與黃河交匯處的考察,考察組就直奔洛口倉遺址。考察組領隊張秉政教授告訴記者,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點,洛口倉遺址是考察組的重點考察對象之一。

據瞭解,洛口糧倉也叫興洛倉,位於今河南省鄭州市鞏義河洛鎮七里鋪村以東的黃土嶺上。這裡地處丘陵,形勢險要,土層堅硬、乾燥,又有水路運輸之便。自洛河逆水而上可達當時的首都東都洛陽,逆黃河而上可達陝西潼關和當時的西京長安 ,順水而下可達山東至海口,同時與大運河相通,還能南到江蘇、浙江,北到河北等省。

《隋書·地理志》、《唐書·地理志》均有記載:“鞏縣有洛口倉。”《讀史方輿紀要》記載:“隋大業三年,於鞏東南院上築倉,週迴二十餘里,穿三前窖,窖容八千石,亦曰興洛倉。”建國以來在遺址範圍內洛口村發現有古城址一處,古洞一處。在七里鋪村現存有將軍城、軍糧道等遺蹟。將軍城城牆內存有漢唐時期的磚瓦等建築構件和陶片。

資料記載,洛口倉築有倉城,周圍二十餘里,“穿三千窖,每窖容八千石”,“置監官並鎮兵千人守衛”。全倉儲米約有二千四百萬石,是隋朝最大的一個糧倉,也成為大運河最大、最重要的物流中心。

東南運來的漕米,很大部分都貯藏在這裡,由此往西可運往洛陽、長安;而用兵東北時,又可由此運糧渡黃河,經永濟渠而運往東北。洛口倉興建後,原本位居四大糧倉之一的河陽倉逐漸失去價值,在隋朝末年已被廢棄。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源河洛交匯的運河文化


經過一路打聽,隊員們瞭解到洛口倉遺址現在在鞏義縣的七里鋪村。但在村口處詢問了諸多的村民,大家對於洛口倉的正確位置卻眾說不一。最後在村民的幫助下,考察組驅車沿著山路崎嶇小道衝上山頂,終於在黃土嶺的位置看到了洛口倉遺址的殘垣斷壁,可以看到平地之上凸出一塊土城牆,中間有一洞可由人穿過。

考察組在當地村民石虎的帶領下,來到了一個很深的窖口處。據石虎介紹,洛口村中這孔大窯據說是洛口倉城3000大倉之一,此窯極深,從來沒有村民能走到盡頭。但在窖口,可以明顯看到窖內壁仍有些磚瓦堆石。

張秉政教授介紹說,洛口倉的選址很科學,“一是興洛倉地處水運大動脈的軸心和北京、杭州、西安的核心地帶,便於集聚四方、輻射四方;二是位於洛河與黃河匯流處,與首都洛陽近在咫尺,糧食能迅速通過洛河滿足洛陽的調運需要;三是位於黑石關京師要地,與洛陽軍事聯繫緊密,能確保糧食安全,沒有大的暴動不會出問題;四是建造於北邙之上,土質乾燥,土層深厚,這裡最適於建窖儲糧。”

滄海桑田,當年的洛口倉已不復存在。但在鞏義七里鋪村的北嶺上,尚存留著長一百多米、寬十餘米的隋唐城土牆。

03走進惠濟橋遺址

惠濟橋位於鄭州市惠濟區惠濟橋村,古稱惠濟鎮,現屬毛莊鎮,毗鄰鄭邙公路,是運河故道上一座歷史悠久的石拱橋,“惠濟長橋”又為滎水流域八景之一。

“過去引黃河水南下流經惠濟橋村轉向,東經索須河注入淮水,地方水陸交通發達,它是一個交通樞紐,繁榮一時。”張秉政教授介紹說,惠濟橋歷史悠久,曾一度繁榮昌盛,遺留下深厚的文化積澱。

 據清順治十六年滎澤縣誌載:“碧欄石甕勢若長虹,附居者煙火千家,往來者貿遷萬種,民未病涉,誠一邑之雄鎮也”。惠濟長橋是滎澤八景之一。

早年間寬闊的河面上,碧波盪漾,來往船隻頻繁,北至保和寨南抵賈家河。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惠濟橋下的河水逐漸斷流,河道乾涸。人民公社時期將石橋欄杆等燒石灰建水利了。“文革”破四舊又將八卦亭等建築拆除了,使古韻猶存的惠濟橋黯然失色。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惠濟橋的傳說。相傳惠濟橋是一個乞丐中狀元后出錢修建的,雖經千百年風吹雨打,如今仍非常堅固。很早時候,河水氾濫,當地一座木橋“譁”的一聲竟被席捲而去。自此,兩岸人民雖能隔岸對望卻不能彼此來往通行,河水氾濫給人們帶來了諸多不便。

當時有位小乞丐發誓說:“我長大以後必在此處修一石橋,以謝父老!”小乞丐的話恰巧被河西朱門王胖子聽見了,王胖子哈哈發笑,說一個要飯花子還想修橋,真是異想天開。河東有位種瓜老翁,聽了此話卻伸出大拇指,讚歎說:“此為有志人也!孺子可教,來日必終成大器。”

這位老翁曾做過教書先生,於是便收這小乞丐為養子,教以經書。那少年讀書用功,學習日進,經過幾個春秋,終於成了一個有學問的人。小乞丐25歲那年,中了頭名狀元。當皇上問他需要什麼時,他對皇上說:“請允許我在滎澤縣西南五里惠濟河上,修座石橋,以謝父老。”皇上點首稱讚,命他負責修建了這座惠濟橋。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源河洛交匯的運河文化

傳說惠濟橋建成那天,男女老少,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熱鬧非凡。正當大家高興的時候,忽然見橋下水中飛出萬道金光。那位狀元的隨從高叫道:“不好啦!狀元的避水珠掉水裡頭啦!”說罷,欲跳入水中為狀元撈上來。

那狀元卻不慌不忙地說道:“罷,罷,罷,是我故意投入水中的,它沉入河底,河水就永不氾濫了。”更令人奇怪的是,自此惠濟河再未氾濫過。 而那位當了狀元的乞丐,據說是山西人,個子不高,建橋時有人要為他樹碑立傳,被他謝絕了。因此,他的名字也成了千古之謎。

資料記載,惠濟橋商貿過去也非常發達。這裡鹽業、菸草、藥材、絲綢、染織、京廣雜貨應有盡有。特別值得稱頌的是手工製品“草編”。

在當地老人口中得知,惠濟橋在民國以前曾有十八家編莊,以“恆祥編莊”最大。草帽編出口日、美、英等國。在國際上素有“橋編”之譽。據說曾獲得過巴拿馬國際工藝博覽會金獎。

考察組走到橋下觀察,橋樑的基座由眾多圓柱形滾石整齊的排列在一起共同支撐著,它們一層疊一層地深深埋於泥土之中,巋然不動地肩負著重任。圓形的滾石,既能夠隨意滾動到位,方便水下作業,又能夠緩和消減河水波浪的衝擊,起到保護橋基的作用。

站在橋基地面上,可以看到支撐橋體的三孔拱形圈樑結構依然牢固,石塊間的縫隙依然整齊均勻,碶合嚴密,這是因為橋洞兩側的拱圈都由石榫固定,使拱形圈樑既不變形也不散架。

“先進的工藝和高超的技術保證了明朝重修的惠濟橋在五六百年後仍很堅強,至今能過載重汽車。真為當時人們的思想智慧而折服,不愧為是運河故道上一座歷史悠久的石拱橋,它見證了運河的興衰。”站在橋面上,俯身摸著地上的車轍印,看著申遺時新建的高大城門新樓,考察組成員們左顧右盼,久久不肯離去。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