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之声」浙江仙居“三长”全覆盖助推基层科协服务新模式

「地方之声」浙江仙居“三长”全覆盖助推基层科协服务新模式

基层科协是科协的重要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科协系统的“树根”根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县级以下(含县级)的基层越来越成为科技工作者的集聚之地,越来越成为创新驱动的实践之地,也越来越成为科协组织新时期新阶段的服务之地。

自今年初浙江省科协启动“三长”建设以来,特别是全省“三长”工作座谈会在台州召开以后,仙居县科协认真贯彻落实文件会议精神,紧紧抓住群团改革的良好契机,全面规范吸纳“三长”进入基层科协班子,接长手臂,延伸触角,夯实基层科协基础,让基层科协组织的“桥梁”更宽,让基层科协组织的“纽带”更紧,成为助推基层科协服务的新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地方之声」浙江仙居“三长”全覆盖助推基层科协服务新模式

总体谋划,绘就改革“路线图”

根据中央群团改革的要求,2017年6月浙江省科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2018年初提出将“三长”吸纳进基层科协组织,仙居县科协为推进群团改革真正落地,积极贯彻落实、统筹规划,着力推进“三长”全覆盖,作为大力推进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提出“科协组织延伸基层,村社校企全面覆盖”的目标。

1、开展大调研。仙居县科协为推进改革真正落地,立足本县实际,举县级机关科协全力深入开展“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努力摸清县乡村三级科协组织和全县“三长”分布情况,为基层科协改革和“三长”进入科协班子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调研”结果发现,仙居县级科协于2011年换届,届期已超3年却没有换届,“三长”也没有进入科协班子;20个乡镇街道科协自成立后从没换届过,科协工作由副书记分管,没有专职科协工作人员和科协班子人员,平时科协工作由分管副书记安排,谁有空谁做不固定,乡镇街道没有一位“长”进入科协班子;村级科协组织更是让人心酸,无场地、无人员、无经费、无工作,更有甚者是,有些村干部连科协这个单位都没有听说过,更谈不上了解科协的职能。

同时,通过“大调研”我们也摸清全县共有中小学校长62名,共有医院院长23名,共有农技站战长20名,有部分校长,院长和农技站长平时跟科协也比较密切,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为科协做工作,科协不去牵头,他们感觉做起来总是名不正言不顺。基本上清楚了全县科协基础组织的现状后,充分了解了存在的问题、“三长”现状及“三长”的一些真实想法。

2、开展大讨论。在摸清县乡村科协组织和“三长”情况后,仙居县科协进行全面的大讨论,多次召开科协党组扩大会议,除了科协机关人员,还邀请专家、校长、院长代表参与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广泛征求听取意见,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大讨论,逐渐地理出了清晰的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供党组决策参考。

3、确定大方向。根据大讨论的意见,集合大调研掌握的事情,科协党组提出了县乡换届为实际突破口的促进完善基层科协组织和规模吸纳“三长”进基层科协班子的“改革路线实施图”,确定了“三长”如何进科协班子的方向,提出梳理“改”的基础、严格“做”的标准、明确“抓”的举措、结合“融”的方法、落实“担”理念,来统筹推进“改革路线实施图”顺利开展。

规范吸纳,强势推进全覆盖

1、建立指导机构。为确保“三长”全覆盖工作顺利推进,专门成立以县科协主席为组长、各副主席为副组长的业务指导领导小组,制定了1个月内全部完成换届及“三长”全覆盖任务进度表,专门召开了各乡镇街道分管科协工作副书记会议进行专题布置,明确时间完成节点和任务。专门下发文件,将换届及“三长”工作列入县委对各乡镇的党建考核,督促各乡镇街道迅速开展。

2、强化规范吸纳。根据摸底的情况,要求所有的乡镇街道必须把“三长”工作与换届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正式、规范的选举大会,将“三长”纳入科协兼职副主席,让选举这个神圣仪式增加“三长”对科协身份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一是在县级层面作出示范。仙居县委高度重视“三长”工作,在县科协配合选送候选人之后,召开常委会确定影响力强、工作能力突出的院长、校长、农技站站长为正式的“三长”人选。再通过县级科协的换届大会,以县委文件的形式确定其“三长”科协副主席职务并向社会公布。

二是在乡镇层面严格筛选。同时启动20个乡镇(街道)科协换届,以换届为契机,要求各乡镇(街道)必须从“三长”中选出能力强、资质好、有志于科协的优秀“三长”,吸纳为科协兼职副主席,并以充满“仪式感”的规范换届会议,选举“三长”为乡镇科协兼职副主席。全县20个乡镇(街道)在20天内全部完成换届并达到"三长"全覆盖的目标。

三是在村级层面全面开花。通过乡镇工作会议,在全县418个行政村吸纳支部书记、主任以及网格员、乡贤等村里的核心代表为村“三长”科协班子,切实夯实村级科协组织。

健全机制,常态建设“明职责”

在“三长”达到全覆盖后,为了让这支科协编外队伍真正的融入科协组织,仙居县科协狠抓“三长”工作职责和业务素质,建立起常态化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1、明确工作职责。通过会议与走访,结合省科协相关要求与仙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县、乡镇、村级“三长”明确的职责要求,并把工作职责形成文字发给每一位“三长”副主席。“三长”的副主席职责跟全职副主席有明显不同,主要是根据个人岗位来确定,有针对性也能激发其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但核心职责务必做到“科学普及扛在肩头、科技创新拿在手头、科学素养挂在口头”,制度化增强其使命感。

2、加强业务培训。仙居县科协坚持工作与学习两手抓的宗旨,自县、乡镇、村三级“三长”选出后,不定期组织“三长”集中或者分散开展各类学习,尤其是充分利用村级文化大礼堂,开展了乡镇和村级“三长”的专业技能和科协职能培训。并选送部分“三长”去杭州、宁波等地“取经”切实增强了他们作为科协副主席服务裙砸红的素质和能力。目前对全县 117名“三长”兼职副主席全部进行了培训。

示范引领,切实提升“荣誉感”

在基层,卫生、教育、农技三大系统是科协工作者最集中的领域,而“三长”又是这些科技工作者的领头雁,仙居县科协紧紧抓住这个“关键少数”人员,积极引导、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三长”充分发挥作用,努力推进“四服务”职责定位落地生效,变服务对象为工作动力。

1、“校长”聚策,发挥示范作用。充分调动校长作为“三长”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在学校广泛开展科技大比武、科学知识竞赛、科技绘画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一方面邀请老科学家进校园培养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带领学生走出去参加科技竞赛,开阔视野。如仙居县城峰中学校长沈森林(仙居县科协兼职副主席)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出发点,秉持“德育为先、艺术引领、多元选择、自主发展”的办学特色,在学校建立一支专业技能过硬、师资力量雄厚的机器人竞赛队伍,近年来带领学生多次参加机器人比赛,并获得过国际机器人大赛世界冠军等100多个奖项,打出了仙居机器人竞赛的科技新名片。

2、“站长”送技,助力农民创收。综合利用农、林水利等相关部门资源,以农技站站长为“发动机”和“催化剂”,发挥“三长”在农业领域的突出能力,从农业科学技术,到四季管理以及自然灾害、病虫害防御,建成了完整的农技队伍,助力农民科学增收,利农惠农。例如仙居县特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推广研究员王康强(仙居县科协兼职副主席),作为仙居县果树产业首席专家,扎根农村,从事杨梅等果树科技试验研究、技术推广,为仙居县的果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累计为乡镇、村、合作社举办果树技术培训1350场次以上,受训农民75000多人次,显著提高了全县杨梅年产值1.3亿元以上。

3、“院长”搭桥,造福群众健康。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让医院成为广大群众幸福获得感的基础保障。例如仙居县人民医院院长林荣海(仙居县科协兼职副主席),作为“三长”,他根据县人民医院人力物力资源的短板,相继引入了高精尖医疗设备,并通过个人的影响力让省、市专家来仙就诊。林荣海妙手仁心,潜心研究重症医学领域,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救助病人,并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持续血液滤过在危重病的治疗,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的综合治疗,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的应用等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他积极组织各类医疗专家,开展下乡进村义诊,为偏远乡镇、村送医送药送健康,解决了偏远乡镇群众看病难题,造福群众,赢得了百姓一致好评。

通过“三长”建设,充分让民群众享有更多科技发展成果。通过实践,基层科协组织建设继续聚焦短板发力,以“三长”建设助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让群众不但能“得到服务”还能“得到更好服务”,实现了“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获得了百姓的“点赞”,开启了基层科协服务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