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盛宴》,歷史片也可以這麼拍!

《王的盛宴》,歷史片也可以這麼拍!

這是我2013年寫的關於這部電影的一些拙見,當時惡評如潮的電影,在我看來,卻覺得很是另類,甚至有些許的喜愛,可能因為當初看陸川的《可可西里》和《南京南京》結下的不解之情吧。

歷史是時間滌盪出來的,歷史書是人類創造出來的。

初次接觸陸川導演的作品是通過《南京南京》這部戰爭題材的反思電影,黑白的影像透射著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矛盾。

對於《南京南京》,我剛開始以為,這部電影又是老套的主題,那就是透過殘酷的戰爭來警示我們遠離戰爭,熱愛和平。

後來,在細細看之下才慢慢的明白,這部電影不再是俗套的說教,它更多的是通過導演的角度來解讀人性,深入解剖人的內心,來讓歷史更加刻骨銘心。

整部劇那個日本兵才是主角,這就與一般的中國思維的戰爭片有所出入。

《王的盛宴》,歷史片也可以這麼拍!

2012年《王的盛宴》誕生。

剛剛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覺得很是凌亂,好像自己身處迷霧之中,它完全顛覆了我對於歷史題材電影的看法。

後來耐住性子,在細細品味下,才慢慢看出了其中的門道來,原來,它是穿插式的拍攝形式,我覺得幾乎就是劉邦個人的回憶錄。

《王的盛宴》,歷史片也可以這麼拍!

老年的劉邦與年輕的劉邦在時空交錯中出現,現實中的回憶,回憶中的現實,劇情由此層層推進,繼而通過這種手法,把楚漢之爭演繹出來。

可是,當我再深入看下去時,我的判斷又錯了,我的判斷錯誤是出現在劉邦對史官敘述的鴻門宴與蕭何對史官敘述的鴻門宴截然不同上。

這不同是因為,劉邦的敘述是站在帝王角度也就是利於自己的角度去解讀歷史,而蕭何是站在韓信角度解讀歷史,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不同。

可是陸川導演在拍攝時候對於這段眾人熟知的歷史又有了自己的解讀,也就是站在現代人的角度來審問歷史。

《王的盛宴》,歷史片也可以這麼拍!

歷史是真實的,但是,歷史書卻是有主觀因素夾雜的。

歷史經過歲月洗禮已經離我們遠去,我們有時候並不能完全去還原歷史真相,而對於歷史的瞭解也僅僅是透過前人執筆的歷史書中以及一些殘破的考古文物中揣測出來的,這就難免眾說紛紜。

於是陸川在拍攝的時候對歷史中的故事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並且也從自己的角度來做了些新的解讀。

電影拍攝,他不是照搬歷史中的敘述,而是有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作為現代人對於歷史中存在的困惑進行了一一的深入解讀。

就拿眾人熟知的鴻門宴來說,導演陸川就是對於歷史中的故事做了自己的解讀,而且在我看來還算合情合理。

雖然解讀中也是有主觀的理解,但是他打破了傳統思維,打破了對於歷史題材膚淺的拍攝,不是就事論事而是進一步把事情進行呈現探討,探討歷史到至今其中存在的疑惑。

歷史是大浪淘沙中經過層層修復,不斷加工而留下來的東西,可是古代的歷史基本是帝王的歷史,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歷史也不可能是完全正確的,歷史中也有漏洞的存在,即使現在,我們也有很多不能去解開的歷史之謎。

《王的盛宴》,歷史片也可以這麼拍!

我們需要真相,歷史中也只有一個真相,但是現代人去讀歷史卻可以有許多真相的猜測,又沒有誰規定歷史必須這麼書寫。

我知道,學歷史必須站在當時的角度去考慮,可是歷史又沒有親口告訴我們現代人必須這麼想問題,我們可以有新的看法,可以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擁有自己獨到的看法。

我們不缺歷史,中華上下五千年老祖宗留下多少好東西,我們缺少的是勇氣,推陳出新的勇氣。解構主義曾風靡一時,雖有不足但是一樣可以利用,我們對於歷史也可以進行合理的解構。

《王的盛宴》就是對歷史題材電影很好範例,也是對於歷史很好的解構。

《王的盛宴》,歷史片也可以這麼拍!

其次,《王的盛宴》我自己認為劉邦項羽的爭端不是主線,而真正的主角其實是韓信與劉邦的糾葛。

我認為導演是在為韓信正名,而正名是透過蕭何之口,就像蕭何在對史官敘述鴻門宴中屢次強調韓信的作用,以及在韓信被殺時候的失聲痛哭,在割下韓信頭顱保全自己時候的撕心裂肺。

導演通過自己的解讀想要試圖還原歷史,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路,但是導演過於解讀歷史,過於介入自己個人的思路而使得影片在觀看時候很難把控,有時候使我本人對於電影會有些反感,這樣就難免會失去了電影本來的效果,不知所云。

《王的盛宴》,歷史片也可以這麼拍!

但是,總體來說,陸川導演的《王的盛宴》還是很不錯,他給了我們拍攝歷史題材電影很好的思路,原來歷史也可以這麼解讀。

打破傳統就必須要有勇氣,就像《南京南京》一樣,這部電影也是受到很多質疑,但我認為,這部電影還是成功的。

我們不是缺乏題材,而是缺乏勇於突破的勇氣。

什麼是常規?常規就是用來打破的,用來創新的,我們不能像《功夫熊貓》一樣,本來是中國的熊貓經過美國的拍攝橫掃全球票房。

我們為什麼電影上不去,因為我們總是抱著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在那裡鼓搗,金庸小說總是不斷翻拍,以為武俠除了金庸就沒有其他的啦。

《王的盛宴》,歷史片也可以這麼拍!

我們為什麼拍不出像《阿凡達》《泰坦尼克號》《指環王》這樣的商業片,還有像《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勇敢的心》這樣的藝術片,我認為除了技術原因,最重要的是不能突破,還有就是人家十年一個作品,而我們一年十個作品,或許,重點不在技術,而在人。

《王的盛宴》是部好作品,重要的是它給了我們一個新思路———對於歷史題材的解構,從現代人的角度看待歷史,從導演的角度看待歷史。

歷史終歸是歷史,電影終歸電影,但是人是會思考的,歷史題材的電影也可以這樣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