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岩老師號召:儘快停止搶購!自覺抵制危害獼猴桃行業發展行爲!



近期陝西獼猴桃產地出現了搶購果品現象,這種盲目搶購真如市場表象表現出來的果品供不應求嗎?盲目搶購將會給市場帶來什麼樣的潛在風險?生產、貯藏、銷售環節哪一個是真正的受益者?撥開表象讓我們看看背後真實情況又是什麼?一是獼猴桃產地真正優秀的果品或者商品率較高的果品仍然太少,這是出現搶購現象的根源。搶——來源於優果資源的奇缺,在“搶”好果時,不好的果子沾了光,正是不好的果子沾了不該沾的光,埋下了隱患,果品階段性整體銷價出現了虛高,市場無法接受,會有短期滯銷等現象出現,果商何錢可賺?二是“搶果”本身無錯,但是搶的行為引發了市場混亂,混亂的結果主要體現出來的是生果入庫,因為如果不採果,不採生果,自己便認為無果可採,無果可收,無果可賣,這樣的思想才是可怕的!那麼,真正可怕的究竟是什麼?並不是無果無收無賣的“三無”絕境,而搶收生果才是步入絕境的開始,因為生果真正的意義並非果實,不是產品更非商品,是無法上市交易變現,更沒有利潤機會,而是垃圾,是砸牌子毀市場的贗品劣品!許多的教訓在這些年重複多次發生!這是產業發展中經過反覆驗證的真理,不容絲毫的懷疑。三是有一句俗語說得好,上帝讓你滅亡時,首先讓你瘋狂。還有一句不作死不會死。如果不收果,也就是不搶生果你肯定不賠錢,但要搶收生果——賠錢是逃脫不了的厄運。四是有一招可以避免你步入賠錢虧損的致勝法寶,那就是客商在收購果農的果品時按照不同品種獼猴桃成熟期的商品果等級給出合理價位,引導市場實現優果優價,通過市場行為導向讓果農多生產優質果品以獲得好收益。因為——投機的果品交易時代早已結束,無論是生產還是銷售,只有好果子才能賣上好價錢,這才是果品市場不變的規律。五是果農將已簽訂合同出售的桃在漲價情況下另賣他人,近期這些果農失信果商糾紛頻繁發生。希望大家都講誠信,不要讓失信事件再次發生。訂單農業是從根本上解決果農賣果難的有效途徑,這種失信直接影響到訂單農業的發展。只有果農、果商達成利益共同體,才能真正解決市場中出現的果品滯銷問題。


呂岩老師號召:儘快停止搶購!自覺抵制危害獼猴桃行業發展行為!


那麼對於已經搶收入庫的果實,切記不可延期久存,更不可在給已經收購的糖分較低果貯藏時使用保鮮劑,而要隨時檢查貯藏果質量,適期出庫,把貯藏風險降到最低。還有,我們的果農在本次搶購潮中,其實是最終的受害者,更要配合收購商,等待成熟,達到入庫標準後再採摘,因為收購商有利可圖你才能有錢可賺,這是一個有底線有操守的果農的基本素質。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在獼猴桃品種成熟期採收,避免生果採收和入庫,讓消費者吃到成熟美味的獼猴桃,只有這樣果農、果商才會有收益,才可以避免慘痛教訓事件發生!獼猴桃行業才會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