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串巧合构成的惊天骗局,还原古盗鸟事件

辽宁古盗鸟,被誉为科学界最著名的骗局之一,曾经掀起过轩然大波,然而和其他著名的如辟尔唐人,藤村新一事件不同,辽宁古盗鸟事件的发生以及被揭露,可以说是一连串小概率事件构成的巧合。

连串巧合构成的惊天骗局,还原古盗鸟事件

一般常见的科学骗局大多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比如辟尔唐人以及藤村新一事件就是如此。而古盗鸟事件则与它们不同。

古盗鸟的化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它是真的,它将是鸟类由恐龙进化缺失的关键环节,是鸟类与恐龙之间的过渡物种。进化论屡屡受到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证明进化论猜想的这种过渡阶段与物种的化石很难找到。而鸟类的起源也是一个被争论了上百年的科学议题,如果古盗鸟是真的,那么这个争论就将最终盖棺定论。

1999年2月犹他布兰丁恐龙博物馆馆长斯蒂芬·赛克斯在位于图桑的世界最大的化石市场,以8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他认为非常具有科学价值的一块化石,这就是后来的古盗鸟化石。

可以说作为恐龙博物馆的馆长,斯蒂芬·赛克斯是非常有眼光的,他敏锐的发现了古盗鸟化石的重要科学意义。其后为了将这一重大发现公之于众,赛克斯通过加拿大古生物学家居里与《国家地理》取得了联系。但由于古盗鸟化石是一块走私的化石标本,为了能够将其研究结果正常发表,美国方面邀请了中国专家参与研究,并承诺研究完成论文发表后把化石归还给中国。

虽然古盗鸟的化石是人为拼接过的,但根据化石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化石骨骼的特点和岩性,还无法找到这一标本是由不同动物拼接而成的证据(发现化石是拼接而成的,与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化石是由不同动物拼凑而成的,两者在科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CT扫描以及岩性分析,都倾向于支持古盗鸟标本属于同一动物个体的观点,因为这是古生物学家判定标本是否属于同一个体的常用标准。

于是古盗鸟被作为鸟类与恐龙之间的中间环节发布在《国家地理》之上,震惊了世界。

然而我们今天都知道,古盗鸟事件不过是一个骗局,但与辟尔唐人以及藤村新一等事件不同的是,制造骗局的人,并没有意识到他制造出了一个什么东西,也就是说制造骗局者并非想弄出一个轰动世界的发现。

古盗鸟是一块来自辽西的走私化石,关于它的身世有说是辽西农民将不同化石拼接之后,卖给了化石贩子,也有所是化石贩子进行拼接的。但不论是谁进行的拼接其主要目的无非是为了完整的化石可以卖到更好的价钱,而非要做出一个填补鸟类进化空白的石破天惊的大发现。然而这恰好的一次拼接,做出的动物,却正好填补了鸟类与恐龙之间的空白,这不得不说是古盗鸟事件的第一个巧合。

赛克斯对于古盗鸟的发现是第二个巧合,与其他的科学骗局不同,古盗鸟的发现与后续研究,其实都与它的制造者没有关系,它的发现也带有极大的巧合性,若非是赛克斯看出了它的价值,也许它只会变成一块普通的收藏品,无法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第三个巧合就是其近乎天衣无缝的拼接,在古生物研究中要找到一块真正完整的动物化石很不容易,往往找到的都是破碎的化石,或者只是部分骨骼,博物馆展出的很多恐龙化石其实都是由多个化石的骨骼组合而成的,所以化石的拼接在古生物研究中并不罕见。但在这里就不得不佩服中华人民强大的山寨技术,不但成功的将化石进行了拼接,拼接的两块不同动物还正好填补了鸟类的进化空白,更绝的是不论是CT扫描还是岩石岩性分析,都说明拼接的两部分来自同一个地层。这个山寨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正因为如此才成功的骗过了《国家地理》。

可以看出如果到这里的话,古盗鸟将成为科学史上的一大发现,因为和其他经不起研究和推敲的科学骗局不同,由于众多巧合的关系,在古生物的研究上,它就是一块经过了科学分析与研究鉴定的“真”化石,除非有奇迹出现,否则很难对它在古生物学界的地位造成威胁,最多不过是引发争论。

然而古盗鸟事件的巧合就在于,这个奇迹还真的就出现了。古盗鸟最终被揭穿真面目,实质还是一个巧合。

就在《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古盗鸟的文章不久,因为古盗鸟为走私化石,代表中国参与了美国对于古盗鸟化石研究的古生物学家徐星返回了中国,而紧接着在辽西的一次发现中,找到了赵氏小盗龙的化石。

本来发现一种新的恐龙化石并不算特别重大的事情,但事情的巧合是发现的这块化石其尾巴与古盗鸟的尾巴一模一样。这还不仅仅是指的一般同类动物的一模一样,因为不同动物之间也存在着可能的相似现象,这个一模一样是指的是这块化石的尾巴与古盗鸟是真正的同一块化石,也就是说古盗鸟的尾巴化石就是属于被发现的这只赵氏小盗龙的。

有人可能会问,一只动物的尾巴为什么会出现两块化石。那是因为化石被包裹在石头中,当被发现的刨开石头的时候,其中一半是拥有骨骼化石的石头,而另一半则是骨骼化石在石头上留下的凹陷与印迹,这都可以留下古生物的完整形状特征,而且两边是完全一样的,只是一边是骨骼,一边是压痕。也就是常说的化石的正副模。古盗鸟的尾巴与赵氏小盗龙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古盗鸟来自辽宁,在它的化石被买下的十个月之后,在辽宁发现其尾部化石的正模,这是一个相当的小概率事件不得不说是巧合。而更加巧合的是,发现这块化石的考古学界徐星,正是代表中国前往美国参与了古盗鸟研究的徐星。若非是他,赵氏小盗龙的化石就算是被发现,其他人也未必会将一只恐龙的化石和当时还远在美国,被报道的作为恐龙向鸟进化的直接证据的古盗鸟联系起来。而一旦无法将这块化石与古盗鸟进行联系,以后就是再有赵氏小盗龙被发现,其尾部也可能被当做是进化类似的情况,无法做到推翻古盗鸟的铁证。

而正是因为这块化石,正是因为找到化石的是徐星,也正是因为徐星正好参与了古盗鸟的研究,同时对于古盗鸟尾部的化石结构了如指掌,这才对这块一模一样的尾部化石产生了怀疑,才最终引发了古盗鸟身份的再次确定,最终把古盗鸟拉下了神坛。

重新复盘辽宁古盗鸟这场科学骗局,可以看出,它其实是在一系列的巧合作用下完成的。

辽宁化石贩子造假,成功的骗过了美国最权威的设备与专家,若非正好参与研究的人成功过发现了同一块化石,古盗鸟还会被捧上神坛。

真是成也巧合,败也巧合。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也许是美国专家对于中国的山寨能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这方面中国专家就要强出不少,目前民间就有数量繁多的甲骨文之前的各类骨刻石刻文字,但没有一种得到了国内专家的公认,在国内考古专家看来,在国内正式考古还没有挖到正式东西的情况系下,这些东西都是要抱持怀疑态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