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为什么要废除春节?

天天故史汇


民国时期思想的冲突非常激烈,在那个中西文化碰撞的异常激烈的年代,人们开始在观念道路上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极端。

那时候,民国数量更多的是保守派,这些保守派中,又分为极端保守派和开明保守派。


在那些极端保守派看来,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应该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

而西方文化是不入流的东西,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丝毫。

而比较开明的保守派就不同了,他们觉得西方文化很多东西都是值得学习的,应该吸取融合到自己的文化中。

至于自己文化中一些有用的东西也应该保留下来,这样才好形成一个全新的、与时代接轨的文化。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常极端的开放派,在他们看来,所有传统的东西都是糟粕,不应该保留下来,应该全面融入西方的文化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强大起来。

民国时期除了废除春节这种令人们无法接受的事情之外,当时的人们甚至想废除汉字,全面使用西方人的拉丁文字来向民众们普及文字。

由此可见民国时期极端开放人士想法的偏激,接下来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关于民国时期废除春节的事情。

新历和旧历的并存

是从孙中山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开始,我们才开始使用起了和西方世界接轨的新历历法。

不过当时的老百姓们使用惯了旧历,对当时推广的新历根本不感冒,所以南京临时政府推行新历的想法一直没有一个好的着落。

后来时间没过多久,在袁世凯逼迫清朝退位后,袁世凯就成为了民国的大总统、掌握起了民国的中心权力。

袁世凯是一个徘徊在开放与保守之间的人,在他主导大权后,他并没有彻底废除旧历的想法。

在官方、在面对国际方面,他使用起了新历。

而在面对百姓方面,他则让百姓们使用起了旧历,由此在当时形成了一个新历和旧历并存的现象。

废除春节想法的产生

而在袁世凯主导了民国大权之后,孙中山开始在南方的沧海一角里经营起了他的小地盘。

在他经营南方一角的时间中,他沿袭了自己以前的做法,全面推广起了新历、废除起了旧历。

在他废除旧历的过程中,他发现传统节日中的新年、端午、中秋等节日严重影响到了自己废除旧历的进程,他发现这种现象后,他就在自己的地盘中展开了一系列废除传统节日的行动。

不过因为他当时没有实力击败北方的北洋军阀以及其他实力强悍的南方军阀,所以这种废除新年的行动对人们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只能在他的小地盘里起到一点作用。

孙是1925年去世的,在他去世后,蒋介石继承了他打造出来的小江山,并通过东征、北伐等影响重大的战争迅速强大了起来,成为了民国的主人。

在北伐战争还没有真正取得成功之前,国民政府内部就明确表示要贯彻孙中山全面废除旧历、废除新年等传统旧历节日的想法。

蒋介石转移春节时间

而在蒋介石率领国民政府一统江山之后,这种做法更是全面施展开来。

国民政府是在1928年才彻底取得北伐成功、成为整个民国之主的。

他们取得北伐成功后,一直致力地想废除旧历、废除新年,但效果一直很不理想。

直到1930年,蒋介石对于废除旧历做出了一定的妥协。

这一次他不再坚决地想要废除新年、端午等旧传统节日。

在蒋介石的规定下,国民政府决定要把新年、端午等旧节日的时间转移到新历之中。

例如新年春节原本是旧历的大年初一开始的,在他的规定下,新年春节将要被转移到新历的一月一号,也就是我们现如今元旦那天。

为了能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蒋介石禁止了所有官方部门在旧历新年的时候放假。

更是禁止了民众们在旧历新年的时间里做任何跟传统新年有关的活动。

如果有人违反了规定,他们将接受到惩罚。

不过无论他怎么做都抵挡不了百姓们过新年的热情。

百姓们可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春节一降临,他们就会仍旧做着各种迎接春节的活动。

1934年的时候,在发现自己怎么做都无法取得想要的效果、在发现自己这样做下去会使得百姓们越来越怨恨自己后,蒋介石就断绝了废除旧历、转移新年等旧传统节日的想法。

自此之后,我们的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才不受影响的保留了下来。

所以说这就是民国之所以要废除春节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想要废除旧历,因此他们才产生了这种想法。


孤客生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古代时候一直把正月初一当作岁首也称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在将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很少有改动,可是民国成立后,中国的新年经历了一波三折,差点就被咔擦了!你说吓人不吓人!

民国初年春节就差点被废除

然而,民国初年差点就被废除了,说起来还要感谢袁世凯帮助我们保住了春节。

辛亥革命后,将1912年定为民国元年,采用公历纪年,公历就是我们老百姓所说的阳历,在此之前,我们一直采用的是农历,是中国古代形成的历法,也称为阴历。

采用公历纪年可以说是与世界接轨,比较科学,也符合世界潮流,尤其是辛亥革命万象更新,以前的辫子要强行给剪了,以前的衣服要改良,反正以前的东西能改的就改,因此临时政府规定1912年1月1日为新年。

但是我们知道,当时南北还在打仗,北方大多数地区都采用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只有南方的一些城市实行新规定,当然,执行的过程也并非一番风顺,为了不让老百姓在农历过春节,广东政府甚至出动警察厅进行“严厉干涉”“严禁商民庆贺旧年”,结果就是很多老百姓对新政府并不满意。

在抵制了两年春节后,发现效果并不好,当时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村人对传统文化很看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更改过来的,尤其是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后,对新历和旧历并不是特别在意,除了历法外,相继恢复了一些清朝时期的制度,而针对春节“屡禁不止”的情况,袁世凯接受内务总长的节假报告,批准正月初一为春节,并且同意在这一天放假。

1914年的春节因此格外热闹,不止民间老百姓欢欣鼓舞,就连逊位的清室宣统帝也升殿受贺,大总统袁世凯和副总统黎元洪还派代表前去拜贺,仿佛一切都回到了没有被推翻之前。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再次要废除春节

对于袁世凯批准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这个行为,很多反对袁世凯的人都非常排斥这件事,尤其是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更是提出废除春节的建议。

当然,孙先生事情比较多,实力也没达到巅峰,无法完成这个事情,1925年的时候,孙先生驾鹤西去,1928年北伐胜利,东三省改旗易帜,国民政府完成全国形式上的统一,蒋介石一直“秉承先总理遗志”当然要有点搞头了。

在国民政府看来,想要废除农历,实行公历必须废除公历的节日,因此极力阻挠民间过农历节日。

国民政府宣布从1929年开始,只过阳历新年,坚决废除春节,将春节描述成封建迷信的酱缸,打破封建就是要禁止春节,为了不让老百姓过春节,政府命令不让贴春联,燃放烟花爆竹、拜年等习俗,甚至一度到了,用旧历写的文书不具有法律效力。

在有些地方的报纸上甚至刊登了这样的内容“如果有玩龙灯狮子的,便请他尝尝铁窗风味,至于喊拜年,喊恭喜发财的,我们即目他为反动口号,硬指他为不奉民国正朔的反动派。”

春节这一天的民警最忙碌,不但要禁止赌博,到处抓赌还要到城市交通路口劝阻老百姓拜年,有一些卖农历的甚至会被抓进警察局拘留。

春节“屡禁不止”,国民政府只能妥协

当然,跟皇权不下县一样,政府的政令也只能停留在城市,在广大的农村照样是我过我的年,政府即使是三令五申也无法干涉到农村。

国民政府的这种强制改变民俗的行为遭到广大老百姓的十分不满,有些地方甚至有抗议行为,反应了当时政府与民众在历法问题上和习俗问题上的对峙,政府认为老百姓顽固不化,老百姓认为政府不通人情。

之所以国民政府废除春节的行为没有成功,在于他对习俗变革的难度没有充分的认识,尤其没有考虑到中国社会的复杂结构,正如国民政府始终发动不了群众一样,他根本就不了解民众。

当时很多老百姓称阳历为“洋历”,认为这是洋人的东西,不但不能容纳,反而要进行抵制,老百姓不是愚昧,而是政府缺乏引导。

面对强大的传统习惯和民俗文化,国民政府最终意识到强制废除春节反而失去了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到1934年春节的时候,政府表示对于民间习俗不再进行干涉。


史论纵横


民国政府确实曾下令废除过春节,究其原因就是为了推行公历,与世界接轨。不过这种强行废除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的行为根本不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甚至还引起了很强烈的抵制,即便是孙中山也无法消除“春节”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上任后改1912年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在全国推行公历,不过此时由于农历对普通百姓生活作息的影响还很根深蒂固,所以这时候的民国政府(包括后来的袁世凯)并没有强制废除农历。甚至在1914年,袁世凯还正式批准了把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把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的规定,所以我们现在过的春节其实是袁世凯定下来的。

然而袁世凯的这种温和中庸的做法很显然引起了孙中山等人为首的革命派人士的不满,南方革命人士认为推翻旧思想就要连农历一起推翻,所以等到国民党北伐成功后,南京国民政府立即下令于1929年1月1日正式废除春节以及农历纪年。


为此南京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的禁令,像政府机关,学校,部队等禁止放假,民间禁止印刷农历历书历本,店铺禁止关门,民间禁止燃放鞭炮,禁止贴春联,邮局禁止收受投发贺年片、贺年电,工厂不准停工等等。

为了保证公历新年的推广和农历春节的废除,南京政府还曾一度采取暴力,比如很多地方查处售卖春联的商贩,没收在农历春节期间张挂的灯笼,武力驱散农历春节期间的各种庆祝活动等。

除此之外南京政府还曾在1930年年末请出了教育界泰斗,原北大校长蔡元培发表了“国历远胜阴历,各界应切实奉行”的演讲,想让人们从思想上彻底放弃春节。

然而还是那句话,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俗哪里是南京政府说放弃就能放弃的?所以自废除春节的禁令下达之后的几年,每到农历春节,任凭南京政府如何禁止,民间庆祝春节的活动永远都有,大家都在偷偷摸摸的庆祝春节,甚至愈禁止愈热闹,而政府推广的公历新年除了政府官员之间庆祝寒暄之外,老百姓鲜有理会。


所以面对老百姓“屡禁不止”照旧过春节的现状,南京政府意识到跟谁做对都不能跟广大老百姓做对,于是在1934年年初,南京政府终于尊重了老百姓的意愿,正式废除了持续五年的禁令,老百姓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过春节了。


咸鱼闲聊


2019年的春节现在刚刚过完不久。在现在绝大部分中国人心目中,过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大概是无法想象会有人想着做废除春节不让中国人过年这么丧心病狂的事情。但在民国时代,春节一度被彻底废除,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时代,过春节是被严厉打击的违法行为。

1840年以来遭遇列强入侵的百年耻辱,让清末民国的知识分子彻底没有了天朝上国的骄傲自大,但很大一部分人走向了相反的方向。他们开始质疑任何中国的东西都是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恨不得否定中华文明的一切东西,民国时代废除春节就是这类思潮的产物之一。废除春节以外,民国时代还有一股强大的思潮主张彻底废除汉字,采用拉丁字母文字,类似的激进主张比比皆是,直到今天还有一定的残余影响。


袁世凯妥协之下,将传统的元旦改为春节。

现在意义的春节这个称呼其实历史非常短,仅仅只有100年多点。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与西方接轨,正式采用了公历。

传统的农历新年在民国之前被称为元旦,表示一年的开始。民国官方采用公历,元旦的名号自然被公历新年占据。

虽然官方采用了公历,但民间基本上还是只认可农历新年。一部分激进人物主张严禁民间过春节,包括孙中山等革命党人。

袁世凯在这个问题则相对不那么激进。1914年,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听取建议,将农历新年定为春节,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农历新年的地位。我们现在所说的过春节,就是从袁世凯时代开始的。



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废除春节

北洋军阀时代,对春节延续了袁世凯的政策,官方不鼓励但默认了农历新年的地位,老百姓还可以过年。

1927年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虽然总体上是个很反动落后的政权,但在春节这事上却要刻意表现自己的革命性。

南京国民政府发布政令,严禁民间过春节,彻底取消农历。农历新年期间,政府和学校不准放假不准庆祝,商店不准停业,民间不许举行各类庆祝春节的活动。

农历新年期间,南京国民政府会派警察取缔各类过年庆祝活动,处罚春节关门的商家,甚至有小贩因为贩卖黄历被警察抓进监狱。

当然,南京国民政府的控制力是有限的,禁止过农历新年的政令也就在蒋介石政权实际控制的几个省的大中城市和大型集镇实际执行过。农村地区不会去理会这种荒唐政令。

新中国建立后,继续采用公历,同时也认可了农历新年的地位,中国人才能安心庆祝春节。


仁勇校尉


民国废止春节,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一纸空文”。你该废就废,我该过还过。

(民国春节照片)

当初政府废止春节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使用新历,移风易俗。说白了就是新政府要有新气象,从衣食住行、民俗习惯方面,都要有个新气象。

但是,几千年的传统习俗,和底层劳动者息息相关的传统历法,怎么可能一纸文件就废除了?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时候,就宣布废除旧历,改用公历。当时为了贯彻执行,还专门有警察督促检查。

不过,农历春节仅仅在少数几个南方大城市被禁止,北方照样过,广大农村地区也是照样过,丝毫不受影响。


(民国春节照片)

1914年的时候,那些禁止过农历春节的城市也绷不住了,各地都开始庆祝传统春节。居民们放鞭炮、贴对联,该放假的全放假了。大街上热热闹闹的,杂耍赌博的到处都是,春节又恢复了往年的热闹。

从1929年起,国民政府又开始强调和废除传统春节,只过阳历新年。当时有不少文化人认为,传统春节是封建残余,必须废止,要和世界接轨才行。

于是,国民政府严禁民间在春节期间贴春联、燃放烟花爆竹、互相拜年,甚至还不允许民间继续印刷传统日历。比如1929年的长沙,春节期间警察出动,发现赌博的、游玩的、互相拜年的,立即驱散。

而且,政府不允许春节期间各类店铺企业放假,强迫必须要上班,要开门营业才行。以至于到了1930年,警察挨个店铺督促上班营业,不准休息。各地的传统民俗,比如舞龙和划龙舟,也完全被禁止。


(民国春节照片)

当然,这种粗暴的方式被广大民众所反感。所以私底下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尤其是农村地区,完全没有受到禁令的影响。

这种不顾实际情况的禁令,很快就成了一纸空文。不仅民间过传统春节,就连国民政府的官员也正常过春节了。

所以,民国废除传统春节,仅仅是几年的时间,而且只是在部分城市稍微严格,大多数地方影响不大。

毕竟,传统春节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情感,以及美好愿望,哪这么容易就废除了。


七追风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也是东西方进行激烈碰撞的一个时期。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工业革命过后的欧洲列强,以坚船利炮撬开了清政府的大门,以武力为后盾,不断的从清政府手中掠夺资源。


西方列强的气焰之盛,与清政府孱弱形成了显明的对比。一时间,让很多知识分子的内心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再加上和清政府一样闭关锁国的日本,在西化之后竟然打败了清朝,这更加让很多知识分子认为:西方的制度远胜于清朝的制度,应该学习西方的制度。

甚至还有一些知识分子极端的认为: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必须要全盘向西方学习,废除一切旧有的东西。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像汉字这种中国的国粹,在民国初年都差点被废除,取而代之以西方的拼音文字。而春节,这个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也差点遭遇到了废除的命运!而拥有这个想法的人,正是孙中山和他的继承者蒋介石。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新政权新气象,必须要和国际接轨,以前旧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就不适合了,因此孙中山开始采用新历,也就是西方通用的公元纪念法。不过,习惯了使用旧历的老百姓对新历并不十分感冒,依旧使用旧历。

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的宝座上屁股还没有坐热,袁世凯就火急火燎的上来了。相比于孙中山,袁世凯是一个更加务实的人,新政权要与国际接轨,没问题,那就把新历作为官方纪年法;老百姓更加习惯旧历,也没问题,那老百姓就继续使用旧历,官方不强制。对于袁世凯这种折中的对方,很多人表示不满,其中就包括孙中山。


偏居南方孙中山仍旧没有放弃要推广新历的想法。当时孙中山在他所能控制的地方,大力推行新历,但是效果一直并明显。孙中山认识到,新历之所以难以推广,就是因为春节这些传统节日在中国人心中影响太大,如果能够废除春节这些传统节日,推广新历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但是,孙中山还没有来得及废除春节,自己就先病逝了,所以这个主张被搁置起来。然而,北伐战争以后,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成为民国的新主人,蒋介石为了表明自己是孙中山的接班人,决定把当年孙中山想做而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情做完,那就是废除了春节。


不过,蒋介石倒也没直接去废除春节,而是采取另外一种手段,把旧历的春节放到新历中去。在传统的旧历中,新年的第一天是正月初一。蒋介石说现在不是了,新年的第一天是1月1日,以后的正月初一就是非常普通的一天。

而且,为了阻止人们在正月初一进行庆祝,拜年等活动,南京国民政府甚至还出动了警察。不过,结果也可想而知,蒋介石失败了。


小镇月明


废除春节?那我们现在过的是什么?夏节?

好吧,开个玩笑 民国年间,有对联曰: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个就是描述当时阴阳历共行时,老百姓过完阳历年再过阴历年的现象。


究其原因,跟当时的革命思想有关。

1.跟旧传统割裂

当时清朝刚刚覆灭,民国政府实行新历法,原意是最大限度的摆脱前朝的影响,移风易俗,继承勇于改革创新的革命精神,建立一种新的、充满朝气的社会风气。

2.跟国际接轨

当时的欧美国家掌握着整个世界的话语权,这些国家都不过春节。革命者在向这些国家学习的时候,认为农历春节是旧社会留给中国的糟粕,中国想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实行新历。



举个例子吧,当时的社会比较混乱,新旧文化思想文化碰撞激烈,大致分成了两派:温和派和改革派,而当时的主导者也为这所谓的“改革派”,在当时的思想冲击下,改革派思想逐渐“激烈”起来,出现了许多现在看起来“荒诞”的提议,这其中就包括去除农历新年(公历和农历的冲突),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言论,这种言论正确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在当时也是“一种出路”,总得来说是当时的大时代造成的。


最后简单的说一下就是思想的冲击和大时代背景下的影响以及时代的局限,民国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一切都可以说是从“0”开始,改革和创造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是历史伶俜者,用最平凡的语言讲述历史文化故事


历史伶俜者


春节不单单只是一个节日,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里面所蕴藏的知识更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的。既然春节如此重要,为何在民国时期要废除这样重要的节日呢?民国是清朝灭亡到新中国成立这短短的几十年,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要翻天自然就要经历很多的十字路口,直到走出最完美的一条路,而废除春节就是当时一部分人主持的。



民国时期是我们大转型的时期,好的东西自然就会被留下,不好的自然就被淘汰,从后来春节被留下的结果来看,很显然春节这个节日的意义非凡,是万万不能去掉的。民国时期不单是局势动乱,就连思想也是很动乱的,所以就有很多人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但是仍然有很多保守人士,这些保守人士自然认为废除春节是大逆不道,毕竟春节是老祖宗留下的,怎么可以说废除就废除。



也不能因为学了几句洋文就不过春节了,这更加是不行的,应该毫无保留的传承下去。当然保守人士有理由,那些废除春节的人自然也有自己的理由,他们坚持认为西方的文化值得学习,应该改变自己的原有的文化,把西方的文化融合到自己的中,当然文化的融合是正确的,毕竟去其糟粕,把好的留下来,但是那些被西方文化影响过度的人就认为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糟粕,都应该放弃,而春节自然也就要废除。



把西方所有的文化全部的融入到自己这里,这样才能可以和西方一样的慢慢强大起来,从现在来看这样的思想简直可笑,为了进步为了强大难道就必要把自己的东西都全部丢弃吗?但是在那种思想冲突极大的年代,有这样的思想的人也算是壮士了。在辛亥革命之后,开始使用公历,也可以叫做是阳历,这样的做的目的就是引入新的文化,为了和世界接轨,但是同时也会使用农历。



随着日历改了,在1912年,新年的时间也改成了一月一日,但是很多老百姓仍然以农历为准,对于新定下的规矩不以为然,为了阻止老百姓在正月初一过年,甚至还出动了武力,但是效果并不好,农民依旧很抵触改变新年的时间,后来袁世凯又恢复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制度,但是在蒋介石主持政权之后又想要废除春节,但是老百姓仍然全力抵制政府,直到1934年政府才彻底的放弃干预春节这一传统节日。


司马箐衫


很好理解,就跟七年之痒一样,不管什么女人,都觉得秀色可餐,而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老古董,恨不得在一天之内,把它变换成一个有见识的穿着西装革履的上流社会一样,这就是民国时期,小资阶级的迫切爆发户心理。


就连鲁迅这样的有识之人,也恨不得方块字,全换英文字母,好跟上西方的潮流。

在当时的民国,西方的一切拉风的玩意,都被看做是先进的、潮流的、时尚的、进步的,个个沙龙派对,学起了洋人露胸、露大白腿的,蹩脚的讲着不地道的英语着,总之,一葫画瓢的做着跟屁虫,恨不得所有传统节日,换洋节过。

在今天看来,有些跟风无疑是头脑发热的一时冲动,有些政策无疑是欠缺头脑的,比如当时还有人主张着放弃中医,这些年不又捡了回来了吗?

而现如今,我们丢掉的一些国货解放鞋、蛇皮袋、百雀羚,却在欧美国家,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也不得不感慨,潮流都是轮回的。

原创不易,欢迎留言关注讨论,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r旅行者1号


我们都知道,中国其实同时实行这两个历法,一个是西洋历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公历,而另一个则是中国的传统历法,也就是我们认知中的农历。而春节,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中国人最重视、也是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几乎融入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然而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在民国时期,春节甚至曾被废除。

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腐朽没落的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在建立民国的革命者们看来,除旧迎新,学习西方以自强是必然的选择,因此,他们将春节也作为封建糟粕摒弃,提倡按照西历,号召大家过公历一月一日的新年。

当然,临时政府存在的时间很短,对于全国的控制力也十分薄弱,因此,这个政策虽然被提出来,但并没有具体实行,在1914年袁世凯成为大总统之后,这个政策也被折中,舶来品的公历和传统农历同时并行,春节被继续承认,而公历1月1日被叫做元旦,也是自袁世凯开始的。

因此,废除春节的说法,其实主要是由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提出的。孙中山在北洋军阀时期,仍多次提出了废除春节的说法。而两次北伐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以“孙中山继承者”自居的常凯申,开始“继承孙中山遗志”,废除农历自然也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施政之列。

然而,废除农历,也就是废除春节这个说法,不过是统治者完全不顾中国文化想当然的结果,地方老百姓既不支持、也完全漠视南京国民政府的这一条法令。因此,在动用行政手段都未能阻止老百姓继续过春节之后,国民政府在1934年正式废除了这一政策。


作为一个中国人,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中最重要、也最不可或缺的一个节日了,为什么南京国民政府和许多革命者、文人不顾实际和民意,一再要求废除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迫切希望中国赶上西方的心情和自卑感作祟,使他们变得矫枉过正甚至过激。

1840年,随着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天朝上国的大门之后,领先了几千年、也骄傲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突然发现,曾经的中央王朝、天朝上邦,彻底被他们看不起的蛮夷超越,并以绝对优势碾压。

他们在不服不忿之后,面对西方绝对的武力优势,又变得茫然恐惧。有的人变成了顽固派,如鸵鸟一般无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以为自己不承认事实就不存在,顽固坚持封建传统习惯,有的人则积极的希望学习,“师夷技长以制夷”。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这样一种人,他们盲目的推崇和崇拜西方的一切,无论西方的先进科技还是糟粕,都都是为先进经验加以学习甚至膜拜,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则不加辩驳的全部批判。在民国时期,要求废除汉字这一耸人听闻的说法,也是在这种环境中喊出来的。

其实包括废除汉字、废除春节的提出者,未必一定是汉奸,也未必是不爱国,有的人恰恰是太想让中国重新崛起,反而矫枉过正,过于自卑之后,反而开始否定自己的一切。犹如鲁迅所说:他们倒洗脚水的时候,连孩子都一起倒掉了。

当然,无论提出废除春节的出发点如何,无论是他们是过于迫切的希望中国重新崛起,还是已经拜倒在西方文化面前、迫切的想否定中国的一切,这些人的这种做法和思维,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和生命力,也绝不可能是他们的一个口号和政策所能决定的。而包括春节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从来不是中国崛起的障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