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本事借來的錢,爲什麼要還?

憑本事借來的錢,為什麼要還?

突然發現,最近資本市場上有了這樣一種聲音,而且大家經常奔走相告,某隻債券違約了居然都不稀奇了,居然在比額度大小。

還有個更奇怪的現象也很有趣,很多大的券商、租賃或者一些通道公司和我交流的時候,都說,現在監管太嚴了,可別提創新二字,他們說的語氣已經把我嚇哭了。所以現在從上層來看,監管環境壓力很大,大家都不亂來了,這是一個好的趨勢,但是在這樣好的趨勢下,那些陳年老酒散發著誘人的清香,債券居然排隊違約,幾天就會有一筆債券無法兌付的新聞爆出,而且違約主體大義凜然,我現金流不行了,等等我啊,大致這個意思,給我點時間,讓我緩一緩。

言外之意:我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你?

2018年7月6日,永泰能源違約了,信用等級可是AA+,2015年至今,永泰能源通過不斷併購,進行非煤炭業務的擴張,包括涉足電力、物流、物聯網投資甚至金融投資。在上證這是一家好公司,也是一家很普通的公司,窺一斑而見全豹吧。

這都違約了,我們還能信任誰?

該公司資產負債率為72.95%,負債總計782.26億元,這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基本公開化,還這樣。

如果民間沒上市的公司說自己的負債率80%左右,那我就要上浮20%來估算一下企業的負債率,肯定還有沒調查清楚的隱情。

今年6月末,我們團隊也努力轉化了幾筆逾期貸款,費勁了百般周折,從幾年前的借貸關係,到政策收緊不能融資之後,陸續座談研究了N多種思路,後來也是從孩子出生一直負責到孩子結婚並又有了孩子,總之吧,銀行目前的工作真的是一站式服務,從借貸到倒貸,到過橋,到化解逾期,到催收,一條龍服務,從客戶生到客戶死,銀行怎麼到了這步天地?

好多年前,我的老師告訴我一句至理名言:“你用45°仰望別人,就別怪人家用135°俯視你。”

所以我對借貸客戶之間的關係處理的很微妙,不管是什麼客戶,到銀行經營關鍵節點的時候,假使逾期了,出現了重大違約風險,我們一定要強行逼客戶,因為客戶不理解你的時候,你就不用慣著他。

時刻保持這顆心,因為你站在銀行的角度,有一天你變成了客戶,你也一定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去和銀行周旋,其實人生就是互換角色的過程,微妙並辯證。

所以,在經營困難以外的任何困難都不可以容忍,有人卻說經營困難誰也沒想到,話糙理不糙,可是真金白銀拿去讓你搞經營,你搞到這個熊樣,搞不好可就是受賄,不作為。搞不好也沒關係,你別放棄真他媽的不還錢啊。

咱不能學賈會計吧?不還錢還理直氣壯,出了個不還錢告知函,有意義麼?這樣的公司比比皆是,總覺得自己還是一副克己奉公的樣子,擺個姿態,大連機床、雲南路橋、丹東港、天津市政建設,這些無法兌付的企業,最後倒黴的不還是投資人和機構麼。

舒服的時候哪去了,難受了,把包袱扔給了金融機構,扔給了投資者,這不是坑人麼?

今天和一個券商朋友聊起了銀行業的狀況,他說,未來兩三年啊,估計得死一批銀行。我說,不會超過兩年吧,到2020年咱們再看,肯定農商行、村鎮銀行會死掉一批,撤併重組或者直接就被蠶食了。

其實我始終覺得,村鎮銀行、農商行未來發展沒有核心競爭力,社會上已經不需要這麼多銀行了,他們是拉存款的野蠻人,搞壞了金融市場,雖說市場是競爭才能生存,但是過於兩極分化的競爭並不是良性的。

農商行、村鎮銀行並沒有什麼品牌和口碑,只不過是在各自區域內套利罷了,現在的形勢是套利的機會基本沒了,所以建行為什麼拋售了幾十億的村鎮銀行股票,其實考慮考慮內因吧。

所以農信社、村鎮銀行、農商行發放的貸款,大家可以看,都是一些忽忽悠悠的貸款,畢竟審慎經營他們搞的不好。

那些憑本事借的錢的主,不還就對了。因為我們可以反向思考一下,這樣的准入標準都能在你這裡融到資金,人家憑什麼要還你。

互惠互利之前要有個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誠信。

魯迅說過:款放的多了,不還錢的也就多了。魯迅又說,我沒說過前面的這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