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陸的真實AI實力究竟怎麼樣?

近期比特大陸向香港聯交所遞交A1,正式開啟上市之路。作為全球前十大fabless、中國僅次於華為海思的第二大芯片設計公司,比特大陸受到了廣泛關注。

比特大陸給資本市場講的邏輯是:作為一家芯片設計公司,在加密貨幣礦機與區塊鏈領域取得了全球第一的領先地位,在通過技術升級保持領先、完善區塊鏈生態佈局的同時,比特大陸開始開拓AI芯片新業務,試圖“兩條腿”走路。

在加密貨幣礦機芯片領域,比特大陸佔據全球超過七成市場份額,是毫無疑問的王者,近期更推出了7nm芯片,其性能大幅領先行業競品。以比特大陸低調的風格,一旦公佈那就代表確有此實力。

但在AI領域,由於近年來行業大熱,“PPT公司”和“PR公司”太多,比特大陸的過於低調,反而導致外界不太瞭解他們的AI佈局和產品,進而也有一些論點認為,比特大陸的AI芯片競爭力並不強。

那麼比特大陸的真實AI實力有多少?下面的三問三答,可以給您一些答案。

不過結論可以先說,作為一名AI行業的分析師,筆者對比特大陸有長期的關注。筆者認為,比特大陸的AI佈局較早,加上投入資金巨大,已經有了一些具備競爭力的成果。雖然和英偉達等行業領先者仍有差距,但早已遠遠超過了絕大多數AI中型與“明星公司”。

當然,在成功上市之後,比特大陸繼續重金投入,能否搶佔英偉達的市場份額,甚至在某些領域超過英偉達,才是真正實力的最終證明。

比特大陸的真實AI實力究竟怎麼樣?

(比特大陸第二代AI芯片,圖片來自網絡)

一:比特大陸做AI芯片是PPT嗎?

由於比特大陸一貫低調務實,沒有“ppt公司”的傳統。但也有觀點指比特大陸做AI芯片是為了取悅監管層、或者取悅資本市場的動作,這點筆者也無法認同。

事實上,比特大陸於2015年就開始了AI業務的佈局。根本原因比特大陸CEO詹克團做過解釋,是源於比特大陸在取得礦機芯片市場領導地位後,發現類似的ASIC專用芯片技術、帶來強大算力的芯片設計方法,適合目前AI行業處理海量數據的急迫需求。

因此,比特大陸隨後開始招募團隊。據透露,其團隊的成員十分優秀,不僅有來自英偉達、英特爾、AMD等頂級芯片企業的高級工程師,還有來自谷歌、百度等企業的頂級技術人員,其中不乏行業知名的高管。

為了後來者居上,比特大陸制定了突破“摩爾定律”行規的9個月迭代策略。2017年比特大陸第一代芯片問世,2018年3月第二代AI芯片量產,目前規劃2018年底第三代芯片就要問世。據透露,比特大陸內部常常多個團隊同時並行,比如第二代和第三代芯片團隊會同時工作。

如果說做AI芯片,是為了取悅監管層或者資本市場,那麼2015年比特大陸根本還沒有這個需求。況且,如此重金的投入,如果僅僅是為了取悅資本市場,那也太小看在15年就做出戰略決定的比特大陸創始人了(15年比特大陸遠沒有現在的資本流,礦機市場也沒有奠定地位,但仍然堅定開始投入新業務)。

二:比特大陸AI產品有競爭力嗎?

比特大陸的AI產品有競爭力嗎?筆者先下個結論:目前比特大陸芯片具有一定競爭力,相當於英偉達的中端產品,但其針對具體行業的產品有更強的競爭力。

目前比特大陸第二代AI芯片BM1682,大致性能相當於英偉達最廣泛使用的P4,但價格更低,和英偉達的高端產品暫時性能無法相比。不過未來出爐的第三代BM1684(12nm)和明年發佈的第四代1686(7nm),應該是可以和英偉達高端產品叫板。

此處,筆者多說一句,現在很多明星AI芯片公司,動輒拿著嚇死人的參數對比,結果實際一調查,絕大多數連流片都沒有,更別說量產。比特大陸則是實打實的流片加量產、甚至要在產品成熟後才發佈。比特大陸第一代芯片其實2017年上半年就流片量產了,但直到11月份搭載芯片的板卡和服務器產品成熟後,才正式發佈。

比特大陸的真實AI實力究竟怎麼樣?

(圖片為比特大陸深度學習加速卡)

為什麼說比特大陸的AI產品會有更強的競爭力?因為比特大陸考慮到芯片的追趕還需要時間,因此在產品上做了一些差異化的定位,瞄準目前AI市場最成熟的安防行業。據一篇文章中的中科院微電子所研究員分析,第一代BM1680為通用性人工智能芯片,第二代BM1682則是一個升級版的BM1680並配備了專門用於視頻處理的集成系統,搭載了視頻處理所需要的全部核心模塊,對於安防領域來說就更加適用。

此外,搭載比特大陸AI芯片的高密度服務器,能夠支持的視頻結構化路數達到90路,超過基於GPU的行業產品2.2倍的性能;人臉識別支持的路數也遠超同類產品,達到基於GPU的行業人臉識別服務器的3倍性能。預計年底基於BM1684芯片的SA5服務器(2U)性能將超出目前同類服務器產品(基於GPU)的十倍性能,超過500路視頻結構化。


比特大陸的真實AI實力究竟怎麼樣?


(圖為比特大陸高密度服務器)

老實說,比特大陸確實與現有的大多數AI明星公司有太大不同。比特大陸從技術到產品,都紮根行業,瞄準了目標打。從這個角度來看,筆者對未來比特大陸AI芯片的競爭力,多了一層樂觀。

三:比特大陸AI產品為什麼營收很少?能落地嗎?

為何招股書裡體現的AI營收很少。這一點筆者諮詢了行業人士。

原因在於,比特大陸瞄準的AI+安防、AI+互聯網等行業,屬於TOB的行業,前期需要測試、算法移植、應用、簽署合同、付款等很長的流程,因此暫時無法體現在招股書中。但另一方面,比特大陸已經有一些大項目開始落地,雖然宣傳較少媒體並不瞭解,不過後續會產生一定的營收。

例如:1:據《福州日報》報道,今年6月福州市與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福州市的智慧城市城市級的項目都將由比特大陸來打造;2:7月百度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最新AI引擎與比特大陸AI芯片合作,一些算法超過業內主流芯片的2-4倍,百度作為AI領軍企業,需要的芯片與服務器一定不少。此外據悉在湖北、四川、新疆、北京等地的AI+安防項目中,比特大陸也有落地。


比特大陸的真實AI實力究竟怎麼樣?


(圖為比特大陸AI芯片)

總之,由於比特大陸低調的風格,它的真實實力遠遠被行業與媒體低估。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確實看到英偉達作為行業巨頭的護城河。比特大陸追趕的策略,結尾還可以做一段總結。1:快速迭代。比特大陸投入巨大資金與研發力量,制定了了9個月迭代的策略,在芯片性能上努力追趕。(比特大陸的芯片結構與谷歌TPU類似,理論上能夠產生更高的性能與更低的功耗,與英偉達的通用型GPU不同,因此有快速迭代與追趕的可能)

2:扎身行業。比特大陸在芯片暫時無法與英偉達成熟的高端產品媲美時,堅定投入到泛安防的行業之中,為行業量身打造應用與產品,來獲得行業的認可。

3:廣泛佈局。比特大陸2017年收購了一家機器人公司,近期又投資了AI算法新興企業千視通,與百度、谷歌、ONNX等海內外企業聯盟的合作,逐漸建立一個小型的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