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溼疹又來「作祟」,中醫治療茯苓+陳皮,讓溼疹不敢再接近你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見到很多人被溼疹所困擾,溼疹是生活中的常見皮膚病,它的發病率也是越來越高,一旦患上溼疹,不僅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同時還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上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在出現溼疹病症後,如何治療是患者最為關心的事情。下面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秋季溼疹又來“作祟”,中醫治療茯苓+陳皮,讓溼疹不敢再接近你

臨床治療中,中醫治療是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法,中醫可以標本兼治,因此更容易被患者所青睞,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溼疹都有哪些治療方劑。

1、白茅根+紅棗

取鮮土茯苓適量、白茅根80克、紅棗10個、豬瘦肉400克、生薑3片。將上述食材分別洗淨,切成塊狀,紅棗去核,一同放入鍋中進行煲煮,大火煮沸後,改至小火燉至熟爛,加入適量鹽進行調味即可。功效:祛溼除困、清熱解毒

秋季溼疹又來“作祟”,中醫治療茯苓+陳皮,讓溼疹不敢再接近你

2、黃芪+黨參

選取黃芪、黨參各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紅棗2個、大米100克。將薏米和扁豆炒至微黃備用,紅棗去核,再將黨參和黃芪加水熬煮,取其藥液,加入其餘食材一同煮沸,然後改至文火熬煮成粥該方劑具有健脾益氣,祛溼止癢的功效,可適當緩解溼疹病症。

秋季溼疹又來“作祟”,中醫治療茯苓+陳皮,讓溼疹不敢再接近你

3、茯苓+陳皮

取茯苓5g,陳皮2g。將兩者洗淨放入杯中,加入適量熱水沖服,即可飲用。

功效:陳皮具有健脾燥溼的作用;茯苓同理,二者結合泡茶飲用,對溼疹病症的恢復有極大的幫助。

溼疹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除了以上幾種內服療法之外,中醫中還有很多較為實用外用方劑

1、選用金銀花15克,連翹,黃芩各12克,牛蒡子12克,蟬衣6克,射干15克,梔子9克,丹參10克,土茯苓15克等。用水進行煎煮,每天2次,用其藥液燻洗患處,可達到清熱解毒,除溼的作用。

秋季溼疹又來“作祟”,中醫治療茯苓+陳皮,讓溼疹不敢再接近你

加減:對於瘙癢嚴重的患者可適當增加白蘚皮、地膚子的用量;對於糜爛嚴重的患者可加入蒲公英和紫花地丁。

2、取蛇床子,白蘚皮各15克,生薏苡仁20克,黃柏,川牛膝,赤芍各12克,苦參15克,黃芩,茯苓各12克,生甘草3克。每天一劑,用水煎煮,擦洗患處,同時也可內服治療,該方劑具有清熱利溼,祛風解毒的作用

加減:若對於上部溼疹患者可加荊芥、防風,糜爛滲滲液較嚴重患者可使得那個計入紫草

秋季溼疹又來“作祟”,中醫治療茯苓+陳皮,讓溼疹不敢再接近你

2、中藥膏塗抹法:簡單方便,以中口碑不錯的——侗 苗 佰 草 } 為例,此膏侗族千年古方,由倉術、黃柏、百癬皮等純中藥熬製,一般塗抹1-5天后就可達到祛溼止癢、解毒生肌的作用,1~2個月即可根除,對皮膚癢、溼疹、蕁麻疹、過敏、膚癬得到很大改善,已經在陶 宔上線,值得一試!

秋季溼疹又來“作祟”,中醫治療茯苓+陳皮,讓溼疹不敢再接近你

對於溼疹患者來說,治療方法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很多患者會因此而忽視了日常護理工作,而導致病情的反覆發作,所以要想徹底擺脫溼疹困擾,治療方法固然重要,但是護理工作也要注意做到位。

1、忌熱水燙洗,熱水燙洗會使患處毛細血管張開,加重紅腫以及滲液增多甚至糜爛,此外還更容易受到病菌侵害,加重病情。

2、

秋季溼疹又來“作祟”,中醫治療茯苓+陳皮,讓溼疹不敢再接近你

2、日常要以寬鬆舒適的棉質衣物為主,當然其被褥也不例外,不會引起皮膚瘙癢。而對於絲質、皮毛等材質衣物,不建議穿著。

秋季溼疹又來“作祟”,中醫治療茯苓+陳皮,讓溼疹不敢再接近你

3、由於溼疹的病因較多,患者要及時找出其致病因素,加以隔絕;若是發現自身一些系統疾病,如內分泌失調、腸胃消化異常以及腸寄生蟲等,也要及時治療消除。

4、日常飲食也是要多加註意,最好以清淡素食為主,利於腸胃的消化,同時對於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魚蝦等海鮮、辣椒、咖啡、濃茶等食物要少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