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自己專心做生意的話,估計也不比馬雲差


賈樟柯:自己專心做生意的話,估計也不比馬雲差

賈樟柯和楊超越同臺了。

一個是中國第六代導演的領軍者,一個是選秀節目捧紅的新晉藝人。對於很多影迷來講,楊超越這樣帶有流量屬性的嘉賓似乎並不是賈樟柯偏愛的人選,但在最新一次影片主創見面會上,她受邀出席為影片票房助力。

賈樟柯執導的新片《江湖兒女》上映6天,票房突破5500萬,已超過他票房最高作品的《山河故人》(2015年,累計票房為3225.4萬)。

賈樟柯:自己專心做生意的話,估計也不比馬雲差

事實證明,商業片式的宣傳方式的確有用,賈樟柯直言“已經超出了我的預期”。

既可以賺到錢,又不丟掉藝術性,那個曾經叱吒歐洲各大電影節的賈樟柯也總是走在觀眾的預期之外。

他是導演,也是商人,他是藝術家,也是投資人。在他的電影中,故事比人物重要,困惑比眼淚悲切,我們實在不願把導演這個標籤從他身上拿走,彷彿他就是導演最該有的樣子。


戛納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山西走出的世界導演


1994年,世界電影史最特殊的年份,好萊塢用經典套路拍出了《肖申克的救贖》,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卻是更有話題意義的《阿甘正傳》,呂克·貝松進軍美國拍出了《這個殺手不太冷》,昆汀攜著他的《低俗小說》嶄露頭角。

張藝謀用《活著》繼續著他的傷痕,姜文則沉醉在自己最生猛的處女座《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王家衛寫意出《重慶森林》,李安雕琢出《飲食男女》。

這一年,24歲的賈樟柯用24000元創作了第一部實驗短片《小山回家》,用七分鐘的時間讓攝影機跟著剛剛失業的民工小山,行走在北京歲末年初的街道上。除了主人公小山之外,鏡頭也記錄了大量路人的表情,好奇、疑惑、不解,一個個真實的面孔勾勒出時代的輪廓。


賈樟柯:自己專心做生意的話,估計也不比馬雲差

1996年,《小山回家》獲得香港國際影片展短片競賽單元最佳故事片獎。這個從山西汾陽走出來的、沒有任何背景、23歲才考上北京電影學院的小夥子開始受到國際影壇的關注。

1998年,他交出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小武》,拍攝投資是20萬,來自於欣賞他才華的一個名為“衚衕”的製作公司,以及他在山西開廣告公司的朋友。

電影做好了,賈樟柯把錄像帶寄給柏林電影節,拿了兩個獎——青年論壇首獎和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

賈樟柯:自己專心做生意的話,估計也不比馬雲差

一戰成名後的二十年裡,卻並非一帆風順,他的影片能在國內公映的只有《三峽好人》、《二十四城記》、《山河故人》以正在放映的《江湖兒女》,大多數影迷都是通過“地下”渠道才得以觀看,粉絲群體也較為小眾。

不過這並不妨礙“國際賈”的導演之路,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捧回的獎項也讓眾多國內電影人望塵莫及,就連他本人也榮獲了孟買國際電影節、開羅國際電影節的傑出成就獎,並且在45歲那一年,拿到了戛納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28歲財務自由,會賺錢的文藝片導演


文藝片導演,普遍給人一種“錢景慘淡”的印象,這主要是因為國內票房不靈,5000萬元票房收入是國產文藝片難以突破門檻。《推拿》獲得第64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等獎項,國內票房約1290萬元;《闖入者》《心迷宮》等片總票房都徘徊在1000萬元左右。

這樣的票房成績在商業電影的面前不值一提,《戰狼》在2017年斬獲56億票房,《紅海行動》今年拿下36億票房,就算口碑中等的喜劇《唐人街探案2》也一路飄紅,突破30億大關。

賈樟柯:自己專心做生意的話,估計也不比馬雲差

但賈樟柯是個例外,他不單純依靠國內票房,更多是來源於海外發行的版權收入。他28歲時的處女作《小武》通過法國一個全球發行營銷公司,發行到十幾個國家,足足賺了500萬元,在1998年就實現了財富自由。

而時至今日,《小武》仍在給賈樟柯帶來持續的收入,比如美國的電視臺,每三四年版權過期就會再續一次。

“電影是長線投資,回報週期很長,我從來不缺信心和耐心。”賈樟柯在採訪中曾這樣說,如此底氣來源於其背後雄厚的資本實力。

1998年,賈樟柯在柏林電影節青年論壇機緣巧合遇到了賞識自己的日本買手市山尚三。回到日本,市山尚三向北野武工作室社長森昌行彙報了投資賈樟柯的電影意向,此後,北野武工作室便與賈樟柯開啟了長達20年的合作之路。

賈樟柯:自己專心做生意的話,估計也不比馬雲差

從2000年《站臺》開始,賈樟柯每部作品都有北野武工作室的資本注入,《站臺》投資了600萬,《世界》則翻倍達到了1200萬。而北野武工作室和法國MK2公司不僅是賈樟柯的長期合作伙伴,同時也是他海外發行網的重要推手。

市山尚三曾在採訪中透露,比起侯孝賢等電影大師,他會更傾向於與賈樟柯合作,因為賈樟柯拍電影用時一般只有兩三個月,而侯孝賢等導演遇到創作瓶頸便會停拍,不滿意甚至會重拍,這就意味著超期,超期意味著超支。

賈樟柯電影成本低,拍攝快,銷路好,是文藝片投資人的不二選擇,而在《三峽好人》威尼斯斬獲金獅獎後,賈樟柯聲名大噪,電影銷路更是財源不斷。

賈樟柯:自己專心做生意的話,估計也不比馬雲差

公開數據顯示,《三峽好人》投資僅600萬,銷售到了75個國家,版權費收入高達4000萬;《世界》在北美地區的版權就高達百萬美元,國際銷售在2004年的華語片中僅次於《十面埋伏》和《2046》;《山河故人》投資4000萬成本,還未上映就已經通過海外版權預售收回成本。

不光是自己的電影賺錢,賈樟柯投資韓傑執導、王寶強主演的《hello!樹先生》雖然在國內僅有兩百多萬票房,但通過兩年的海外版權銷售週期,也實現了盈利。

而賈樟柯更為直接的收入來源於廣告拍攝,他有一個專門的廣告公司,為諸如中國移動、玉蘭油、京東這樣的大客戶製作形象廣告。入圍戛納電影節競賽單元的《二十四城記》,其實就是華潤地產投錢拍的超級廣告,但賈樟柯卻在其中融入了一代人的變遷,實現了更高的藝術探索。

如此看來,賈導不僅不缺錢,更不缺來錢的辦法。


名下11家企業,賈樟柯的生意經


拍電影和廣告之外,賈樟柯有更大的商業版圖,2000年他和工作夥伴在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公司星匯公司。2006年組建內地的西河星匯電影公司,主要負責藝術片業務,由此發起的“添翼計劃”,即投資新導演的電影處女作,至今已投資近20部影片。

此後的12年裡,賈樟柯不斷擴張自己的商業佈局,涉及影片發行、藝術中心、基金、劇院、傳媒、互聯網、餐飲等多個領域,與之相關聯的企業共有11家。

賈樟柯:自己專心做生意的話,估計也不比馬雲差

其中最重要的是其商業電影公司——暖流文化,估值3億,2016年4月完成A輪融資3000萬元,5家資本方分別是:微影時代、招銀國際、景林資本、頭頭是道和天津夢想者,他們持有暖流10%的股權。

“其實資方都想要多投,但暖流還不想要釋出這麼多的股權。” 2016年,影視產業投資正是熱門賽道,而賈樟柯擁有多年的從業經驗、業內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資源豐富的明星效應讓資本更加積極。暖流文化CEO王宏說,“這是完全的買方市場,3000萬幾乎是這5家平分的”。

同年5月,繼成立電影公司、創辦藝術基金之後,賈樟柯以個人名義入股新媒體公司“以上傳媒”,並且以投資人的身份發起了首個新媒體影像項目“柯首映”,主要盈利渠道包括廣告、垂直電商和社群服務。

賈樟柯:自己專心做生意的話,估計也不比馬雲差

借力資本之外,賈樟柯同樣擅長借力政策,文化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的2016年底,賈樟柯註冊了自己的第10家公司——平遙電影展有限公司。

山西困於傳統重工業轉型升級,平遙的文化旅遊成為亮點,僅2016年一年全縣接待遊客就超過1063萬人次,綜合收入達到121.6億元。賈樟柯選擇在此時舉辦平遙國際電影節,無疑是雙贏的舉措,平遙縣政府資本運作的文化旅遊企業入股他的平遙電影展有限公司,佔股比例為20%,同時給予千萬級別的資金扶持。

2017年,總投資6000萬的平遙電影宮落地建成,10月28日第一屆影展如約而至,吳宇森、馮小剛等大咖助陣的影片一票難求,僅開幕式就獲得了門票收入87萬。

賈樟柯:自己專心做生意的話,估計也不比馬雲差

賈樟柯在影視IP+文化政策聯合的道路上邁下了自己的一步,並在開幕式上首先致謝了政府,馮小剛調侃“賈科長”變成了“賈主席”。他一鼓作氣在賈家莊文化生態旅遊區興建了3000平米左右的賈樟柯藝術中心,並與朋友合開了餐廳“山河故人私廚”。

賈樟柯笑稱自己專心做生意的話,估計也不比馬雲他們差。公眾擔心受制於資本,賈樟柯的藝術初心會有所偏離,但他想的透徹,“電影不是賺錢的途徑”。

許知遠曾描述賈樟柯身上有種罕見的平衡感,“在個人命運與時代情緒之間,在知識分子情懷與江湖氣之間,在創造力與商業運作之間,在故舊與陌生人之間,他似乎都能從容不迫。”

賈樟柯:自己專心做生意的話,估計也不比馬雲差

在與他同時代的導演不再產出《黃土地》、《霸王別姬》、《秋菊打官司》這樣充滿底層關懷的電影,而紛紛跑去拍《英雄》、《無極》、《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更宏大的商業大片時,賈樟柯一直在拍帶著山西口音小人物的故事。他的鏡頭仍在敘述社會底層人民的最真實的感受,他執著地認為這些感受需要被關注,在浮躁的社會里引導我們迴歸人本主義。

賈樟柯是一位卓越的導演,也是一個優秀的商人,他利用資本,藉助政策,在商業帝國中如魚得水,但對電影卻始終純粹,初心未泯。

二十年來,他秉持著獨特的風格,同時又以高質量的內容獲得不菲的版權收入,推翻了藝術與商業之間的“柏林牆”,無疑是對那些以“藝術不賺錢”為理由“被迫轉型”的有力反駁。

—END—

賈樟柯:自己專心做生意的話,估計也不比馬雲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