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營的論戰又開始了嗎?

剛剛看到有人發文如下:

公私合營的論戰又開始了嗎?

那麼既然有人談這個話題了,作者也不妨談談自己的看法,畢竟我的專業就是經濟學,一看到這樣的題目就也要咳嗽幾聲。

首先質疑吳小平的人一上去就從人格上貶低人家實在不妥,“原本沒什麼名氣的金融研究者”,呵呵,你何必這樣看問題哪?有名氣的就是真理麼?沒名氣的就是胡言亂語麼?

第二,我看了吳小平的言論,並沒有什麼發神經的話語,估計有些話說的比較機械,從而觸動了某些人過敏的神經。建議可以重新組織語言從客觀規律而不是個人情緒來作結論。作為批鬥者的作者反而有點語無倫次,給人家亂扣帽子,擺出幾個數據開始冒充大尾巴狼!

第三,民營經濟,早就是國民經濟的有效組成部分,已經是私人資本,國有資本,混合所有制資本的組合體。所謂公有制民營經濟非此即彼絕對對立,估計作者的大腦還停留在八九十年代的恐懼之中。

第四,國資委已經經過數輪改革,完全符合當代國民經濟的發展,有效支撐了經濟的健康發展。非國有經濟也是百花齊放,一起促成了如今的大好局面。所謂公私合營,早已經被股份制所替代。私人資本與國有資本,誰更有競爭力,誰就可以起主導作用。至於私營中小企業個體戶,國家不但沒有什麼吞併計劃,相反一直在鼓勵扶持,你們大可不必擔心受怕,這是你們的拿手好戲和特長。需要國有資本和混合所有制資本大展拳腳的,正是那些私人資本不願觸及或者沒有能力觸及的大項目和系統產業。生產方式,要求更高的資本去開發和統治。這是客觀的經濟要求,不要奢望私人資本去控制一切,壟斷一切,把持一切,什麼錢都想私人獨佔,這是思維有偏見和有色眼鏡的老觀念。甚至連私人資本自己都主動要求國有資本的介入來保障風險。下一步國資委改革的方向,是如何進一步落實國有資本全民分紅的方案。在全民分紅的基礎上,國有資本的壯大才是符合國民利益的體現和更進一步的追求。所謂公,就是全民的私利公平而已。

當火車還不夠成熟的時候,馬車有理由去嘲笑它,譏諷它,看笑話,但是當今天已經進入高鐵模式你這小馬車,還是自不量力地去嘲笑,那就有點自欺欺人了!

公私合營的論戰又開始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