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後首份財報看點:手機平均售價提升 網際網路公司特徵明顯

8月22日,小米正式公佈了上市後首份財報。財報顯示,智能手機業務收入依舊是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不過,手機佔總收入的百分比由71.5%下降至67.4%。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收入達305.01億元,同比增長58.7%;全球出貨量3200萬臺,同比增長43.9%。

小米上市後首份財報看點:手機平均售價提升 互聯網公司特徵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於小米MIX2S、小米8系列等中高端旗艦機型在中國市場的熱銷,小米手機平均售價由2017年第二季度的863.8元,提升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952.3元。並且小米的平均售價上漲,還導致了國內市場手機平均售價增長超過了25%。該數據說明了小米的高端機型戰略成效顯著,憑藉對於創新和品質的迴歸,小米正在扭轉大眾對品牌固有的印象。

小米上市後首份財報看點:手機平均售價提升 互聯網公司特徵明顯

另外,財報中值得關注的一個點是小米的互聯網板塊收入不斷增強。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互聯網服務收入為39.58億元,同比大漲63.6%。同時,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和互聯網服務合計,所佔百分比由27.9提升至31.7%。

小米上市後首份財報看點:手機平均售價提升 互聯網公司特徵明顯

另外,分析小米的這份財報之後,我們還能夠發現,小米互聯網服務的流量來源並不只有一個MIUI,還有一個便是小米的"IoT+AI"。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MIUI月活躍用戶於2018年第二季度達到2.07億人,同比增長41.7%。

小米上市後首份財報看點:手機平均售價提升 互聯網公司特徵明顯

與此同時,連接有小米IoT設備(不包含手機、筆記本電腦)的用戶約1.15億名,環比增長15%。對於小米的IoT現狀,西南證券電子首席分析師陳杭表示,小米在IoT領域的角色,極其類似亞馬遜之於早期互聯網。而截至7月31日,小愛同學月活躍設備超過了3000萬臺,累計喚醒總次數達50億次。

小米上市後首份財報看點:手機平均售價提升 互聯網公司特徵明顯

硬件業務手機營收佔比下降,與此同時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和互聯網服務收入佔比提升,從這些數據的變化我們不難看出,小米的業務收入結構更趨優化,顯現的互聯網企業特徵愈加明顯。

小米上市後首份財報看點:手機平均售價提升 互聯網公司特徵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