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夢想說聲抱歉,現實真的舉步艱難!

濟南,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嚮往自由,忠於信仰,在外人眼裡比較“極端”,在圈內個個都是那麼可愛,他們就是騎士,一群不懼任何挑戰的騎士,一群神秘又灑脫的騎士,有年輕充滿活力的帥哥,也有成熟穩重的老男孩,更有英姿颯爽的女騎手,很榮幸,我就是這些騎士的其中一名,我是濟南四大機車車友群群成員,我有十幾年的騎行經驗,我也有一個夢想,那就是騎著自己心愛的機車,去趟最信仰的遠方!

給夢想說聲抱歉,現實真的舉步艱難!只不過,最近整個濟南摩托車友圈,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我的夢想逐漸變得迷茫,我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態度,我開始相信夢想和現實的殘酷差距,因為多名車友遭遇意外事故,包括我自己,有的是財產損失,有的則是車損人傷,甚至一些車友在我們悲痛中離開,2018年6月26日,我們500人的車友群,失去了一個可愛的兄弟,年僅21歲,我努力回憶著自己21歲的樣子,四個字一直浮現在眼前:

青春、陽光!就是這樣的一個可愛男孩,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給夢想說聲抱歉,現實真的舉步艱難!​事故原因不再過多描述,出租車路口突然變道,撞到了他的前輪,摔傷了頭部,昏迷20天永遠的離去,對方負事故全部責任,這已經不重要了,什麼都是多餘的,因為無論怎麼做,也換不回我車友的生命,一個違規操作,把一個美滿的家庭破碎,帶走了一條鮮活的生命,司機,你也許不知道,我們500餘人把你恨的牙癢癢,只希望你能記住這次慘烈的事故,每年的這個時候,你會哀悼一下,哪怕是在心裡,來告慰我車友的在天之靈!

給夢想說聲抱歉,現實真的舉步艱難!又是在路口,與我此前發生的事故幾乎相同,只是我比較幸運,皮外傷入院半月得以康復,好不容易調整回狀態,恐懼即將結束,收到了這樣一條悲痛的消息,我坐在陽臺愣了半天,家人明顯看出情緒不對,一頓質問,想撒謊,卻再也無法控制,只知道一天都處於悲痛和迷茫之中,說好的告別,因為各種原因也未參加,確切的說,是我沒有勇氣參加,這種場合雖說有過幾次,但是這一次,我或許真的無法接受,我無法想象一個比我小十歲,前幾日還活蹦亂跳,如今冰冷的躺在我面前!

給夢想說聲抱歉,現實真的舉步艱難!次日,家人嚴肅和我談話,讓我收手,不要再觸碰摩托車,理由是一個30多歲的男人,可以不考慮他們,但要考慮孩子,不能再因為愛好而對家庭不負責,我沉默無語,句句戳中我迷茫的內心深處,忘不了我出事故時家人的焦急,也沒有忘記康復後擁抱陽光的感覺,可是在家人眼裡,摩托車就是一種危險的交通工具,每一次騎行,最緊張的不是自己,而是家人,幾天的時間,除了失去車友的悲痛,更多的是在告訴自己:到底該不該放棄?

給夢想說聲抱歉,現實真的舉步艱難!當然是不甘心的,而且從十幾年前第一次踏上摩托之後,就從未考慮過要放棄,但是,現實的殘酷,足矣讓你深度受挫,一次次的交通事故,都讓你感到原來生命那麼脆弱,自己那麼的渺小無助,問題是,所有的數據顯示,造成人員傷亡的摩托車事故原因,多數都是汽車違規操作,像是路口轉彎不讓直行、突然變道、調頭等引發的相撞事故,然而摩托車不同於汽車,有豐富的主被動安全配置,有車身框架包圍,摩托車只要遇到碰撞,很少人可以全身而退,多少都會受傷,現在的路上的司機,真正遵守交通規則的仍屬於少數,騎士無法預測自己正常行駛,會不會突然竄出一臺汽車,騎士也無法保證,每一次挽救措施能不能有效,再好的駕駛技巧,也抵擋不住不守法的司機!

給夢想說聲抱歉,現實真的舉步艱難!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誤區,那就是隻要有摩托車的事故現場,就會在人群中傳來這樣的聲音,摩托車肯定騎的太快了,這讓人非常無奈,速度到底快不快,只有騎車人最清楚,快不快權威部門可以鑑定,而不是枉然下個結論,我知道不是人對摩托車存在偏見,當然我也明白,少數不規範的摩托車駕駛員抹黑了騎士形象,但是我更相信,多數騎士都是合格的交通參與者,只是很少人能夠真正做到互相理解,我們的原則,開車時理解騎車的難處,做到禮讓、包容,騎車時考慮開車的感受,儘量不影響汽車正常行駛,很遺憾,無論怎樣做,都難以改變國內的摩托環境!

給夢想說聲抱歉,現實真的舉步艱難!如今的騎士,似乎都在用生命捍衛路權,在本該享有的權利道路上,行進的舉步艱辛,不被理解,不被接受…騎士分為兩種,一種是依靠摩托來代步,解決日常需求,這種是生活所迫,另一種是完全熱愛,一臺10幾萬機車車主,他們家裡絕對不缺汽車,仍然堅持騎行,只是他們更愛摩托車而已,肯請所有道路參與者,給摩托車司機一些空間和關愛,曾經我為自己是四大機車群的群成員而自豪,為自己是一名騎士而驕傲,但是現在看來,我該向夢想說聲抱歉了!對不起,許下的誓言漸行漸遠,對不起,我選擇了懦弱,對不起,真的對不起…

給夢想說聲抱歉,現實真的舉步艱難!依稀記得,第一次單獨騎行,路上靠邊停下車喝水,後面來了一隊從未謀面的車友,打著轉向燈一次停在我身後,揭開頭盔問我有沒有事,需不需要幫助,正是如此,讓我感受到了騎士的魅力,這種精神也在自己身上得以傳承,我們不會拋棄一個任何需要幫助的車友,這是開汽車時無法體會到的情感,只是,也許真的要和騎士說再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