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腊月二十三,讲究颇多。据说这一天灶王爷上天。关于“灶王”,《辞海》有很好的说明:“灶君,亦称‘灶王’。中国旧时民间信仰的灶神。供奉于灶头,被认为能掌管一家祸福。《礼记·礼器》:‘夫奥者,老妇之祭也。’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庄子·达生》:‘灶有髻。’司马彪注:‘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旧俗夏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为‘送灶日’,亦称‘辞灶日’,以纸马饴糖等送灶神上天。民间往往在灶头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对联。除夕又迎回,谓之‘迎灶日’。道教亦尊之为神。”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这解释大约可以概括全中国的基本情形。不过不只旧时如此,现在仍如此。至少在农村。渭北乡间,这一天,家家烙了烧饼,买了或做了灶糖,敬献于灶君,还多有买了或请人写了对联的,那灶君也多是从集市上买来的木版画像,上边是灶王,下边是二十四节气在本年的日期。那对联的后半联多写作“回宫降吉祥”。凤翔县则普遍做一种灶干粮,用木模子倒制,也是饼类。不过,一般年份必定是十二个,而闰年则是十三个,意在祝愿一年四季无论十二个月还是十三个月,都平平安安,都五谷丰登。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献上糖果,据说是为了让他老人家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能讲凡人的坏话。旧时的饴糖用粮食制作,十分粘黏,灶王若是吃了,那嘴巴有可能就张不开来。这个打小报告的就无法讲人家的坏话了。只是同时也无法讲人家的好话。灶王上天七天,一句话不说,大概也不好办吧。在富平县座谈时,有人提出新的论点:献灶糖,是一种贿赂,‘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是要封住他讲坏话的嘴,同时又要他专门讲人家的好话。这解释我以为有理也有趣。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献烧饼之类,是给灶王的干粮。还要烧一只纸扎的马,给灶王骑。还要烧一些谷草,或者高粱玉米秆,给这马献上草料。由此不难推测,这灶王并无像孙悟空那样的本领,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他本是最小的神,只掌管一家的祸福,所以,到得天宫玉皇甚至连饭也不管,还需啃从下界带来的干馍馍,或者是开水泡馍也未可知。这样看来,他老人家恐怕是见也见不上玉皇大帝的,人们正无需担心他打小报告。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人们编造出种种节日和讲究,归根到底总是为了自己。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一句俗话:“过了二十四,诸神不管事。”富平人说:腊月二十三之后,百无忌禁,办事无须看黄历,天天都是好日子。神都上天了,没管咱的了。也是,这几天,又要准备年货,又要举办红白喜事,又要盖房上梁,又要从自家房前屋后伐木砍树,还要搞一次大扫除,若是件件看黄历,许多事都办不成了。真是需要一个“百无忌禁”的借口。诸神上天就是最好一种借口。从腊月二十三到除夕,一个星期的自由,真是痛快得很。也可以看做中国式的狂欢节。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腊月三十这一天吃什么?各地大有不同。陇县人在这天早晨吃搅团,是与许多地方大不同的一种吃法。他们是为了“一年四季有搅缠”,图吉利。多数地方是吃饺子,也有吃面条的,也有吃包子的,也有在晚饭时准备了各种好吃的东西,任一家人随意享用。晚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包饺子,是许多地方的风俗。近年来中国的中央电视台在除夕播送联欢晚会,影响到全国许多地方边看电视边包饺子,而一旦凌晨零点的钟声一响,便满世界放起鞭炮来,接着下饺子,吃饺子。把欢乐的气氛推向一个高潮。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渭北一带,大年初一讲究吃“金线带葫芦”,即长面条里边下饺子。长面条寓意金线,饺子寓意元宝,是要用金的线把银的元宝串起来。所以也叫吃“钱串子”。虽说如今的钞票已不能用金线穿起来,可风俗依旧。人们在祝愿新的一年里能发一点财,改善一下生活。关中西部多半吃臊子面,也有“钱串子”一说。凤翔县和彬县一带从正月初一到初三,都吃臊子面,吃时必先敬献天地鬼神和祖先,其法有泼于地下的,彬县人叫做“泼洒”。也有不吃面条的,韩城县大多吃馄饨。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初二开始走亲戚。初五赶“五穷”,有的吃水饺,有的吃搅团。这以后的几天,酒席宴会不断,多是七碟子八碗,有凉菜、酒菜和饭菜。这样到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三天,进入最后一个高潮。关中各地,一般吃元宵、甑糕。大荔县普遍吃油茶,清油炒面,加白菜、萝卜、豆腐丁,加黄豆,加调料。年节时家家自己炸有油条油饼油馓子之类的东西,亲朋好友也送来不少,这时便一古脑儿泡在油茶中打发干净。凤翔县在十五早上吃臊子面,中午吃炒菜和蒸包子,还有捏成老鼠状的东西,叫做“荐儿”,蒸熟后放在粮食囤、厨房以及箱箱柜柜桌椅板凳等日用家具上,取“辞鼠”和“灭鼠”意。韩城县在十六日晚上吃凉面,有用扇子扇凉的和在冷水中浸凉的两种。也有吃面皮的。人们说,这一则意味着冬去春来,二则意味着年节已经过完,告诉大家,应该着手春耕,不可以再大吃大喝了。俗话说得好:“年好过,节好过,丢下日子不好过。”总之,是给春节划个句号,给浸沉在欢乐中的人们降降温。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中国人好聪明,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如此美好欢乐的春节,仅就饮食文化而言,其丰富多彩,与世界各地的一切节日相比,也毫不逊色。

上期回顾:何金铭专栏 | 关中农村春节食俗

注:文章摘自《长安食话》2013年 (何金铭著)

何金铭简介:原陕西省省委秘书长、陕西饮食文化研究学者、原三秦文化研究会会长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寻旺店咥陕菜,下载陕西美食地图APP,一招搞定!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即刻下载

品质畅游陕西最佳随身书 超强陕西美食食用指南

“陕菜网”微信平台由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刘陆训、刘瑞、金凌律师团队提供法律服务,如有侵权行为,必将追究责任。转载请联系“陕菜网”公众平台。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相关内容(上下滑动查看)

陕西美食探秘之旅:

大荔 | 蒲城 | 富平 | 华阴 | 白水 | 潼关 | 澄城 | 合阳 | 韩城 | 华县 | 临渭 | 三原 | 乾县 | 礼泉 | 泾阳 | 兴平 | 长武 | 旬邑 | 淳化 | 彬县 | 永寿 | 武功 | 秦都 | 渭城 | 汉苑 | 周至 | 户县 | 清真专场 | 蓝田 | 官府菜 | 高陵 | 临潼 | 阎良 | 长安 | 岐山 | 凤翔 | 眉县 | 金台 | 扶风 | 麟游 | 陇县 | 太白 | 凤县 | 陈仓 | 渭滨| 千阳 | 杨凌 | 耀州 | 王益 | 印台 | 宜君 | 2015 研讨会 | 汉阴 | 岚皋 | 汉滨 | 留坝 | 略阳 | 养生宜君 | 城固 | 白水味道 | 养生印台 | 陕菜在北京 | 白水研讨会 | 陕菜品牌高峰论坛 | 第七届陕菜研讨会 | 定边 | 高陵老磨油饼 | 富平农机酒店 | 西泰厚泡馍馆 | 祥龙宾馆 | 小杨烤肉 | 第八届中国陕菜文化研讨会 | 汉阴(高端定制)|

陕菜探秘之旅:

汉阴 |

陕菜旺店:

手擀面 | 蒸饺 | 菠菜面 | 郭老三面庄 | BiangBiang面 | 小田园食府 | 澄城水盆 | 八福长安饺子 | 大秦面庄 | 明辉楼 | 老陈家烩菜 | 大海子 | 西泰厚 | 老城味道 | 九大碗 | 福润德 | 细柳臊子十三花 | 建行大厦 | 老秦味道 | 关中小厨坊 | 九煲一锅 | 遇见长安 | 开锅羊肉 | 一碗面 | 海荣锅贴 | 森鹿 | 寻味记涮吧 | 禧田园 | 天下第一面 | 星月楼 | 紫竹煎饼屋 | 元宝席面 | 德泰楼陕菜馆 | 原点肉夹馍 | 砂罐豆腐丨胖嫂威海海鲜 | 长安大牌档 | 长安真味丨天顺楼 | 春发芽 | 香酥鸡 | 聂家牛羊肉泡馍 | 大秦山庄 | 德泰楼宴会厅 | 雷记澄城水盆羊肉 | 贡院门大碗面 | 伟强饭庄 | 永寿大酒店 | 香正食府 | 秦源早晚羊肉 | 一家春酒楼 | 香再来饭庄 | 老郭家炉齿面 | 金地食府 | 锦翔炝锅鱼 | 中国守艺人 | 粥八戒养生粥铺 | 万牧驴肉村 | 欣钛如意餐饮 | 天下香民俗风味体验馆 | 肖家餐饮 | 到家尝饭庄 | 草滩公社大食堂 | 梅花弄堂餐饮 | 咸阳乡风印象 | 华阳假日酒店 | 利味记牛肉水饺专家 | 长虹饭店 | 草堂印象 | 大唐户县第二热电厂宾馆 |海荣客栈 | 嘉苑陕菜 | 红升好粥道 | 一品饺子馆 | 老碗餐饮 |仓颉饭店 | 陕菜养生体验馆 | 人民路羊肉馆 | 福茂源 | 诚悦轩葫芦头 | 三顾香牛羊肉泡馍 | 澄城水盆羊肉会斌总店 | 户县饭店 | 楼强假日酒店 | 中良休闲农庄 | 伊水源 | 彭衙刺角面 | 苹果人家65号 | 九合居私房菜 | 秦福楼 | 秦楚味道 | 三桥饭庄 | 聚源春鱼庄 | 春来大酒店 | 老百姓食堂 | 秦林宾馆 | 锦德轩私房菜 | 张刚生汆丸子 | 东江情餐饮 | 小杨烤肉 | 第八届中国陕菜文化研讨会 | 汉阴(高端定制)|

陕菜专栏:

如画陕菜 | 陕菜春秋 |陕菜人物| 白剑波专栏 | 高岩专栏 | 何金铭专栏 | 朱立挺专栏 | 徐长安专栏 | 王子辉专栏 | 典藏陕菜 | 陕菜向东 | 陕菜培训 | 陕菜情缘 |

陕菜在北京:

秦门陕西菜 | 京城陕菜 | 陕菜大讲堂 | 陕菜文化沙龙 | 陕菜企业专题活动 |

其他:

永兴坊 | 陕菜探秘 | 陕菜小镇 | 关中十三珍 | 渭南老街 |

联合运营: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陕菜研究院、中国陕菜网、陕菜文化研究会

支持单位: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指导单位: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北京陕菜协会、深圳陕菜协会(筹)、上海陕菜协会(筹)、三秦文化研究会、西安旅游协会

协办单位:渭南老街、关中十三珍、陕菜小镇、北京秦汉风韵、北京秦门陕西菜、索哥食品、深圳老碗会、深圳大秦小宴陕西菜、红餐网

媒体支持:华商报、三秦都市报、微博大V自媒体、陕西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中国陕菜网

陕菜文化传承创新的领导者!

头号陕菜新媒体!

陕菜企业品牌首席策划专家!

陕菜网:www.chinashancai.com

新浪/腾讯微博:@陕菜网

↑长按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