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當地時間8月2日,蘋果公司股價達到每股207.4美元,總市值超過10000億美元

,大概相當於2個阿里巴巴,3.5個工行。

這邊,中國大陸電影市場,《西虹市首富》上映7天,票房已經突破15億元,超越之前《夏洛特煩惱》的14億。

蘋果公司市值突破10000億美元、《西虹市首富》票房超過15億,如果你覺得這只是兩條普通新聞,那我可以說,這輩子你想賺大錢有點難了。

蘋果公司和《西虹市首富》,兩者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其實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一個不為人知的賺錢真理。

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在《西虹市首富》和之前的開心麻花電影沒上映之前,沒誰覺得這種話劇改編而成的電影能成功,沒大咖、沒IP,有誰想看?

在iPhone之前,諾基亞幾乎就是手機的代名詞,按著鍵盤,玩著貪食蛇和俄羅斯方塊,用個彩鈴就覺得自己潮得不得了。

現在呢?iPhone 完全改變了我們對智能手機的認知;開心麻花一系列電影,票房都10億以上,口碑票房雙豐收。

看出來了吧?它們的共同點是:

在它們出現之前,沒人覺得它們是有必要存在的。

很多年前,福特公司創始人亨利·福特說過一句話:

“如果你問消費者想要什麼,他們永遠只會說,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馬。”

現在,很多人創業,都知道要產品要符合用戶需求,於是想盡辦法“討好”用戶,幾乎到了跪舔的地步,但往往是熱臉貼了個冷屁股。

其實,很多時候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並不需要體貼入微的“產品經理”,更需要喬布斯那樣的“產品暴君”。

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投資人3點理論嘲笑開心麻花

最後電影大賣14億

眾所周知,開心麻花拍電影之前,是做話劇的。當時,他們準備把自己演了多年的話劇《夏洛特煩惱》拍成電影。

在不少電影圈人士看來,把話劇改編成電影,這一點都不靠譜。不少人直接說了:

“為什麼要拍這樣的片子?這種題材觀眾愛看嗎?怎麼賺錢?”

他們還說出了幾點看似很有道理的理由:

一、沒有經驗

開心麻花做話劇出身,《夏洛特煩惱》就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檔話劇,口碑也不錯。

但做話劇和拍電影,根本就是兩回事,做出的話劇好看,但拍成電影的效果如何,誰也不敢保證。

二、沒有大牌

電影想賣座,還得看演員有沒有號召力,開心麻花的主演是誰?沈騰、馬麗。

換在當時,恐怕沒多少人知道這兩位是誰,記性好點的觀眾,能記得這兩位上過好幾次春晚。

除此之外,這兩位還有別的閃光點嗎?

沈騰,30多歲的大叔,又不是小鮮肉,長得嘛...你要說很帥那肯定是騙人的;

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馬麗,樣子其實不差,只是娛樂圈美女太多,她也被比下去了。

當年進入中央戲劇學院學院表演系,同學都是王凱、張翰、張儷,她直接就被別人說“長得醜”,還差點因此退出娛樂圈。

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一群演員裡面,連一個能被大家叫得出名的人都沒有,這樣的電影,誰敢投?

在當時,電影圈最流行的拍電影方式是:小鮮肉+大IP 。

找幾個能帶流量的小鮮肉,再挖一個能引起話題的大IP,引起大家關注,片子拍成怎麼樣,都會有人買單。

當時最火的電影,都是什麼《致青春》、《梔子花開》、《左耳》這樣的都市愛情片、青春偶像電影。

像《夏洛特煩惱》這樣,沒有當紅的小鮮肉,沒有知名的大IP,左看右看,都不像能爆紅的樣子啊!

三、搞笑電影,口碑太差

《夏洛特煩惱》還沒出來時,類似的搞笑類電影其實根本沒有市場。

雖然《泰囧》一炮而紅,但在那之後,德雲社、《快樂大本營》一幫人搞出的一堆電影,質量、票房都不怎麼樣。

很多笑料,都是通過裝瘋賣傻拋出來的,編劇自以為好笑,觀眾倒是看得非常尷尬,一點都笑不出來。

雖然開心麻花的電影有話劇做基礎,笑料一定過關,但之前那些糟糕的喜劇電影實在讓人不忍直視,所以讓人也對開心麻花沒了信心。

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夏洛特煩惱》

就這樣,開心麻花開始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夏洛特煩惱》。

所有人都是電影圈的新人,大家摸索著來,中間還經歷了幾次補拍,最後的製作成本也不過2300萬。

在那時候,沒誰知道這一部電影,也沒誰覺得它能爆紅,連主演們都覺得,票房能有個3000萬就不錯了。

最後,《夏洛特煩惱》的票房是14億,成為2015年華語片最大黑馬。

後來,開心麻花一發不可收拾:

《驢得水》票房1.72億、《羞羞的鐵拳》票房20億,《西虹市首富》票房15億。

每一部,都是票房和口碑雙豐收。

當年那些不看好的人,現在都被啪啪啪打臉了吧?

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論打臉,喬布斯才是行家

要說不被看好,開心麻花電影可能還不算什麼,從MacBook到iPod再到iPhone,喬布斯才是那個一直不被看好,卻一直讓人打臉的人。

喬布斯有一句名言:

“消費者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直到我們拿出自己的產品,他們就發現,這是我要的東西。”

他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

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ipod剛面世時,大家還是用CD聽音樂,幾乎沒什麼人看好iPod,因為它“價格昂貴,而且產品線不及索尼豐富”。

但喬布斯堅持認為,用戶不再侷限於一張CD的時間,可以把數千首歌塞進iPod裡,創建自己的播放列表,這不是很吸引人嗎?

面對大家的種種質疑,喬布斯甚至下了狠話:

我要把每一分錢都拿來做宣傳,哪怕我餓死了也要做成這件事!

很顯然,“能夠存儲1000首歌曲”是一個很棒的賣點,消費者逐漸接受iPod,並最終淘汰了傳統的音樂播放器。

iPhone面世時,特有的觸摸屏鍵盤飽受詬病,因為大家都習慣使用實體鍵盤,有個記者直接向喬布斯抱怨:

“這個鍵盤太不好用了,經常打錯字,按鍵也太小了!”

喬布斯笑著回答道:“你的拇指會學會使用它的。”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人吐槽,手機不就是拿來打電話的嗎?你把它弄得又能聽歌又能上網,太華而不實了吧,有啥用啊?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除此之外,iOS系統、iTunes、iPad、蘋果商店...一系列的產品都被人評價是“不合理”、“不符合用戶習慣”。

但事實卻是,一旦你研製出了用心的好產品,用戶是願意改變自己的習慣來遷就你的。

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3點啟發,教你做出好產品

看完蘋果公司和開心麻花的故事,我們能有三點啟發。

一、用戶只能驗證產品,不能發明產品

對於消費者而言,他們有一句話:

“我只是需要一瓶冰啤酒,然後他們發明了電冰箱。”

也就是說,用戶只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但並不知道廠商能提供什麼。

用戶使用你的產品,但他並不是專家,他對於汽車、手機、APP之類的一竅不通,他當然沒法告訴你下一款汽車、手機、APP該怎麼做。

但是,當你把一款新產品拿到他們面前,他們發現這款產品更方便、更便宜、更好用,他們才會高呼:這是我想要的!

所以,一味圍著用戶想要推出新產品,無疑是緣木求魚。他們只能驗證產品,不能幫你發明產品。

二、挖掘用戶需求,不能止於表面

有一句老闆對員工的笑話:

“我讓手下在牆上打個洞,他居然找了一天的電鑽。”

用戶也和老闆一樣,需要的不是電鑽,而是牆上的一個洞,你用什麼辦法打出一個洞,他們根本就不管。

用戶需要的,永遠是最實惠、最優質、最方便的產品,誰能提供這類產品,誰就能擁有客戶。

比如之前各種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共享紙巾...這些跟著共享單車火起來的“偽共享”,到底解決了用戶什麼痛點?

用戶需要的,不是“共享”,而是方便、實惠的產品,共享單車能走紅,不是因為它有個“共享”的名頭,而是真正解決了用戶最後一公里的痛點。

所以,如果真的想做出能賺錢的產品,先看看用戶真正的痛點是什麼。

三、偉大的產品=新科技+消費者需求

新科技,是你所知道的新技術、新思路、新模式;消費者需求,就是用戶切切實實想要解決的痛點。

就像馬雲,去義烏進貨時看到了小商販賣貨的不易,所以在美國第一次接觸到互聯網,他的第一反應是:我們能拿這個來賣東西!

蘋果市值突破10000億!同《西虹市首富》一個賺錢套路,你知道嗎

馬雲創辦中國黃頁後拍照留念

很多創業者打磨自己的產品時,一味地圍著客戶轉,就像是自以為能揣摩聖意的太監,其實皇上早已別有新歡。

既然這樣,還不如簡單粗暴一點,畢竟一味地迎合觀眾,很可能會迷失方向,霸道一點的產品經理,可能會迎來不一樣的好評。

但問題是,你有這樣的勇氣和魄力嗎?


上百萬企業家通過學習課程用股權眾籌的方式把上下游整合為股東,可以籌人,籌錢,籌資,籌未來!

【為什麼要學習眾籌?】

第一,捆綁消費者,讓消費者變股東

第二,開拓銷售渠道、免去推廣費用

第三、品牌打造,快速有效

第四、整合上下游,讓上下游都成為股東

第五、如何籌人,籌資,籌資源?

我們在線上開設了“眾籌微課堂”,需要學習的企業家底下評論【眾籌】或者關注私信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