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代青年评选“十大读不下去的书”,《红楼梦》排名榜首?

五四和尚


这是2013年夏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统计了三千名读者的吐槽后发布的“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毫无意外的,《红楼梦》高居榜首。

第二名也很不令人意外,那就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第三名,则是这个问题下很多回答当“看得下去”正面典型的《三国演义》。注意,就连我们普遍认为看起来很爽,很有意思,比较好阅读的《水浒传》,也排在榜单的第六位。这就不得不令我们怀疑这个榜单的合理性。

在这份统计中,大家给出的理由如下:

  1. 《红楼梦》中有大量诗词,儿女情长,令对此不感兴趣的人非常困顿。
  2. 《百年孤独》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那一长串一长串的人物名字,打眼一看,就好比看见了这样的段落:“璃莹殇·安洁莉娜·樱雪羽晗灵·血丽魑·魅·J·Q再也回想不起丽馨·蕾琦洛·凤·颜鸢·希洛的音容笑貌了,而丽娜·蕾琦瞥·龙·颜鸢·希洛也和她一样,死活也想不起殇心樱语冰凌伊娜·洛丽塔·紫心爱·希洛的模样”……
  3. 《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篇幅太长,比较适合十年有期徒刑的犯人阅读。

然而,为什么排行榜会是这样呢?

第一,所有入选的小说,均是大家公认的名著,非名著不会入选。为什么?你想,某一本非名著,三千人里仅有两个人听说过,哪怕这两人都读过,且都读不进去,投票出来以后,它也只占一千五百分之一。而无论是《红楼梦》,还是《百年孤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水浒传》,大家都听说过,也试着读过,因此,它们的票数就会很高。清人有云,“开卷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的推荐率最高,因此得票肯定最多。

第二,《红楼梦》的阅读需要一定的诗词爱好和古文基础,包括《三国演义》也是。有些人热衷于激烈的情节,故而喜欢看《三国演义》而不喜欢看《红楼梦》。但他没意识到,那些古文基础非常差的人,看个《三国演义》也很费劲,只是他们不好意思说,只好意思投票罢了。而《红楼梦》兼备了古文和儿女情长两种特性,就更难以让人读下去了。但进入社会,体会到人世间的辛酸,再静下心来看一遍,就会读懂了。


我们可以换个问题:中国目前十大最丑商人?

你先过过脑子。

然后给个次序。

好了,你县首富再丑,也排不了第一,因为虽然他也是个成功商人,但全国范围内并没多少人认识他,甚至你都不知道你县首富是谁;潘哥、强哥再不丑,也能上榜,因为大家都认识,国民喊得上名来的商人就那几个,再不丑也能入选。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怎么排,老马肯定排第一。


豆子人民艺术家


这个评比有点哗众取宠了。今天的年轻人,别说是看书,连电视、新闻、电影都懒得看了,弄不好就看社会新闻和娱乐八卦了,活的那么累,放学回家下完班回家,听听歌打打游戏减减压就不错了。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之集大成,也是中国汉语写作写作的最高峰。不管是对传统文化,权力官场,还是世态炎凉,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风土人情,都有杰出的观察和表现。

这么好的文学作品!《红楼梦》明显比《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文学成就要高出一大截,为什么读的人那么少?还不如其它三部作品呢?

很简单;优秀的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门槛,需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代社会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够欣赏到曹雪芹笔下的文学世界之美。

《西游记》属于神话虚构传奇,讲述个人英雄主义通俗传奇小说,《三国演义》是讲述的是古代社会军阀割据之间的权斗阴谋诡计;《水浒传》是不折手段没有道德底线,底层个人英雄主义混江湖黑社会的传奇

另外,《红楼梦》表面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贾宝玉和林黛玉相爱却被封建礼教束缚,因为父亲贾政干涉不能在一起,贾宝玉被骗与薛宝钗结婚,最后林黛玉吐血而死,贾府被满门抄家,贾宝玉后来出家当了和尚。

但《红楼梦》的背后,曹雪芹把中国古典文化之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古人精致生活,淋漓尽致体现着他的笔下。《红楼梦》是一部“悲剧”,讲述“衰与荣”的中国哲学观,叙述一个美好的世界要彻底被现实破坏的悲剧故事。

读这样的作品,需要人到中年,对世界和社会有足够的了解情况,人身事故,功名利禄有一定的经历。有了这样的阅历,再读《红楼梦》,就能够懂了,就知道它的好在哪里了。


探照灯



其实。这个答案在预料之中。且不说《红楼梦》有多经典,有多有现实意义,看一本书,要看你看到的第一眼,有没有读下去的兴趣。《红楼梦》是经典,无可厚非,也是公认的,可是,它有几宗“罪”也是明显的,我们不妨来分析下它为何让人读不下去。




一宗罪:古文写作,让很多古文底子薄弱的人望而却步。

现在的学生(青年),大多数古文底子比较薄弱,那看起一部古文写就的小说,读起来就比较费劲,还得连蒙带猜,确实是头疼,一部令人头疼的书,当然看起来会比较累,那还看啥呢?不如去看网络爽文来得带劲。



二宗罪:故事性不强,提不起阅读的兴趣

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之所以阅读的人比较多,传播广,原因之一就是它可读性强,故事性强,能够吸引人阅读下去。读者群就多,而红楼梦则不同,大观园里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对于研究红楼的人来说,是研究那个时代社会现象的瑰宝,而对年轻人来说,他们关注的,是故事性有没有吸引力。既然故事性不强,那读来何用?



三宗罪:人物庞杂,爱情观念与当下年轻人爱情观背道而驰。

看红楼,自然要看大观园里的爱情,贾宝玉与林黛玉,秦可卿等一众女人们的爱情,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是,放在当下,大概很多人不会喜欢林黛玉那病恹恹的样子,也不会喜欢贾宝玉那种“娘”到令人发齿的形象,不如金庸笔下赵敏、黄蓉那样古灵精怪来得惊心动魄,爱情戏乏善可陈,那还看啥呢。



要故事情节没故事情节,要爱情没爱情,还琐碎,读不下去,也是难免的。but,这并不影响它成为经典,不过是读者阅历不足,人生经验不足罢了,等上了年纪,再回头看看,你会发现,确实是经典,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在红楼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不是吗?

我是林白,专侃武侠的林白,喜欢的话就加关注,点个赞吧!


林白说娱乐


我看到过这个排行榜,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3000人里统计的,分别是:

1红楼梦

2百年孤独

3三国演义

4追忆似水年华

5瓦尔登湖

6水浒传

7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8西游记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0尤利西斯

这个榜单有点乱七八糟,所选书籍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比如《水浒传》《西游记》等,应该是初中级别的读物,很多人小学阶段就能读了,我是在四岁的时候读的,放到现在这个普及到本科的社会中,居然能列入十大难读榜单,我竟无言以对了。相比起《尤利西斯》来,三大名著只能算儿童读物,世界上比它们难读的书,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只能说,这个取样是在最常接触的书籍里面来评比的。

在四大名著里面,《红楼梦》算是不太好读一点的,它的难度不在于文字,而在于普通人的审美倾向,作为非文学读者,中国人更喜欢的是武打、战争、神鬼一类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英雄主义情结的故事,对于家长里短的琐碎故事不太有兴趣,尤其是这个婆婆妈妈的故事还没有核心主题,没有明显的三角、宅斗和撕逼,书中人物时不时还来点诗词书画,小说主旨还隐藏得那么深,除了文学爱好者,谁特么愿意烧了脑子去啃这么本不咸不淡的书呢?

但是,无论如何,中国小说也不该入选啊,基于中国读者的温饱式阅读追求,中国小说也基本上还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跟炫技都炫到了脚趾甲的西方小说一比,完全不够看了啊。我从专业角度重新排一个吧:

1芬尼根守灵夜

2人生拼图版

3尤利西斯

4跳房子

5万有引力之虹

6哈扎尔辞典

7微暗的火

8押沙龙!押沙龙!

9家长的没落

10没有个性的人


瘞花秀士


《红楼梦》就相当于春晚上跳芭蕾舞《天鹅湖》,高雅是高雅,场合氛围不合时宜。就像我们的问答,专业性的多说几句,一般观点态度的几句话就了事也很好呀!

说到中国文化,四大名著是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可是这次看不下去的名单前十里四大名著都在其中,说明什么?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能合流吗?过去的诸葛亮三顾茅庐,空城计等脍炙人口,现在的孩子们互联网上的诸葛亮已经变成了会游戏里搬砖的小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电子教育工作者这方面的工作严重欠缺。把它们变成短小的、通俗的、视频类的不好吗?把我们的精神遗产以网上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好吗?

我以前印象深刻的是现在的摩托车大王宗庆后当年搞的一毛钱图书,一毛钱一本,语言简练有趣,一套丛书包罗万象,想怎么看就怎么看,现在的教育家们怎么想?


黄蜂二师兄


这个评选我并不知道,但是,如果真有这样的评选,选出《红楼梦》居首,还真的一点都不令人感到意外。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成就最高,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一定读得很愉快。相反,因为《红楼梦》独有的一些特征,当代青年读不下去的概率其实挺大的。

我本人就有这样的经历。中学时候第一次鼓起勇气拿起《红楼梦》全本,但是读了100页左右,就再也读不下去了。这一搁置,就是好几年。一直到了上大学之后,大二那年,我突然对《红楼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翻出了几乎我能找到的《红楼梦》所有的版本,读了不知道几遍,这才算是对《红楼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为什么会读不进去?因为《红楼梦》跟现代的小说太不一样了。

首先,《红楼梦》的故事性没有那么强。很多现当代小说,故事性都很强,读起来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样的阅读体验,跟记录了满满一大园子公子、小姐家长里短,吟诗宴饮,争风吃醋,撒泼使性的小说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红楼梦》本身就不是靠情节取胜,这在读惯了当代通俗小说的青年读者看来,本来就不容易进入状态。

其次,故事性不强倒也罢了,《红楼梦》很多地方都写得非常琐碎。这个特点,在研究《红楼梦》的人士看来,简直是不可多得的宝藏。因为《红楼梦》的现实性,往往就体现在这些细节当中。正是在书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活细节,才让我们当代的阅读者/研究者,得以一窥清朝世俗生活之一斑,能够对当时的世情风俗有所了解。但是这对普通读者来说,往往失之于琐碎,对于当代青年读者来说,又是往往很少有那个耐性的。

再者,《红楼梦》书中人物的语言,是以北方白话为基础的,甚至还有些汉化了的满族贵族的底色,这对南方的读者来说,也并不友好。即便是对当代北方的读者来说,乍一看上去,也未必就那么习惯。

还有,《红楼梦》又是一部大部头的名著,“名著”的名头现在往往成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一个由头,而这么一部厚重的小说,书中人物那样庞杂,线索事实上又不是那么集中。而《红楼梦》其实“大抵谈情”,可是书中的情爱,与当代青年的生活状态和恋爱现实,又似乎离得很远。……这一切都可能成为当代青年阅读的障碍。

而几百年来汗牛充栋的“红学”研究,非但没有弭平这个障碍,反而一个个以学术的名义,把好好一部小说,解读得七零八落。从中固然可以获得解谜的乐趣,但对于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反而无所适从,只会加重他们的反感。

所以,读不进去《红楼梦》,是一件并不奇怪的事情。可能有很多人一辈子也并不觉得《红楼梦》哪里好看,这其实也无可厚非。“非到人有了深厚的阅历和积淀,而内心又一直保有着赤子之心,才会品出《红楼梦》的美吧”——喜欢死《红楼梦》的人大概会这么想,但这也许并没有什么道理。

一部小说而已,能读出其中的乐趣,那说明你跟它有缘。但是,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原是强求不来的。

以上。


轩辕十四Rex


最早读《红楼梦》是在初中的时候,当时读四大名著是因为会有四大名著的文学常识作为中考题目。


翻来翻去,《三国演义》最薄,而且还流传度更广,之后便喜欢上了这本书,凭着兴趣读了很多遍。然后《水浒传》也比较有趣,以当时的理解能力,对书前半部分印象最大,后半部分不喜欢看,《西游记》不算是我喜欢的一本书,因为根本不是电视剧演的那样,读的非常不爽,不知道你们读的时候什么心理,我是觉得一种黑暗之气扑面而来,又腐又黑,读起来也不太爽。《红楼梦》是我最后看的,别的书能连贯看完,这书实在是看不下去。(个人感觉而已,因人而异)

现在想想,原因简单,不论是少年还是青年,都喜欢容易理解书,上述顺序也是我认为容易理解程度的排名,《红楼梦》是又不激烈,又看不懂,人物关系看的眼花缭乱。说实话,只有非常热爱读书(当然不是网络小说这种),喜欢研究的人,才能认真的看下去。

《红楼梦》排榜首,一是因为其流通广,知名度大,二是其晦涩难懂,情节迷离,至少男性喜欢看的人相对较少,三是现在的碎片式学习更让人无法读这样难懂的书,也不想去懂,四,有更多一些人认为有意思的书和有意思的事要强于读《红楼梦》,五,那看似缓慢的情节和繁琐人物关系不符合一些人的审美。


大眼大世界


金瓶梅比红楼梦更写实。水浒好看,三国也不错。但读起来不想睡觉的还是十几、二十年前金庸的盗版书,后来被他改的有点不行了。其他的钱钟书和老舍的书看起来容易读文笔不错。现在撸代码再也没时间看闲书了。


手机用户61992419701


《红楼梦》不是一部好读的小说。

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初三毕业的暑假。当时,我去到父亲的工地里,整日无所事事,便躺在竹席上读盗版的《红楼梦》。读完之后,其实并没有多少感觉,只是读到黛玉离世时,落了眼泪。

《红楼梦》是需要阅历才能读懂的书。为什么呢?因为曹雪芹写的是贾府的日常,也就是他少年时代的生活。

年轻人往往喜欢读传奇故事,如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如张小娴亦舒的爱情故事,不喜欢情节较为平淡的、书写日常生活的小说。这一点放在其他名著身上也成立,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没有经历过爱情与家庭动荡之人,往往很难有共鸣。

《红楼梦》情节家常,没有刀光剑影的打斗,浮躁的年轻人哪里能领略其中的深沉与伤感呢。世俗社会里的人情与庞杂,没有经历过工作的人,往往很难有清晰的认知。

如曹雪芹写贾雨村乱判葫芦案一回,其中指向便是官场的生存法则,刘姥姥入大观园,其窘迫之处都被她的逗笑给消解了。至于宝玉、黛玉、宝钗、湘云等少男少女的日常生活,不过是曹雪芹的深沉回忆。

欧阳靖曾指出,《红楼梦》包裹着曹雪芹的无限悔恨。悔恨在哪里?就是没有振兴家族,以至于没落。不经历时事,很难体会到《红楼梦》中的深沉回忆。

那么,《红楼梦》是否必须读呢?我向来的主张是没有什么书是必须读的。有的人对文学始终不感兴趣,不读也无碍于生活。但多读文学书籍有个好处,便是让自己谦卑与悲悯,不至于让无知蒙蔽自己的双眼。

所以,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尝试读读这部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去感受曹雪芹创造的纷纭的世界,领略一下中文之美。


辉城啊


很真实,也很悲哀!

窃以为读书的文化作用有二,一为自省,二为深化民族文化的传承!

比如红楼梦,被御用文人说成是反封建的力作,这点也只能是见仁见智,最起码贾宝玉从来没说过革命万岁这类话,但是我们抛开意识形态来看,那就是传统文化的大观园,红学养活了多少人?为什么?因为里面的内容太过庞杂,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积淀看起来肯定是困难的。

而我们的年轻学生,一方面被大半辈子都用不上的英语占用了一大半精力,一方面被游戏和补课占去了一部分,而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大量读书来积累,毕竟我们已经大部分脱离了传统文化的生活环境,肯定是看不懂,越看越无聊,现在的我们手机用的太多了,抖音火山小视频,天天嘻嘻哈哈,甚至对书中很多字都不认识,当然看不懂了,也看不下去了!现在我们都很佩服梁启超胡适等民国大师的博学多识,他们一方面对传统文化拥有完整的积累过程,一方面又是新文化的传播者,在五四前期,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当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始以后,他又回到书房开始整理国故,因为他深刻的明白新文化对于中国的未来意味着全面改革,乃至翻天覆地的社会革命,但是中国的优秀文化底蕴当然要提前保留起来,书就是承载文化的载体,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但是我们却没太多人去阅读了,悲哀!

刚刚看到日本幼儿园教孩子们侧翻,跳马,倒立走,小班孩子每天都要跑一二公里,冬季只能穿短裤裙子,据说日本这样的教育是从二战后一直到现在……而我们的幼儿园开学表演钢管舞?我们的孩子们最喜欢的当红明星是个娘炮,电视上的明星更是男的长的比女的还粉嫩,学校一举行运动会,就一定有大批量的孩子装病或者直接晕倒,学校的体育课更是被压缩的几乎可以被忽略,中国正在大面积培养身体上的东亚病夫!

而谈到文化现状,更是堪忧,高房价高彩礼低收入的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从象牙塔外蔓延至象牙塔内,出现了太多焦虑未来和对生活浮躁不安的年轻人,现实生活逼迫下的成年人更是没有几个愿意再读书,手机应用的风口永远属于游戏,从愤怒的小鸟到跳一跳,从三国杀到王者荣耀,太多的时间被浪费在游戏上,而游戏公司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反观我们的现在的文化输出水平,似乎还停留在文化输出的山顶洞时代,赤裸裸的输出,就好像填鸭式的教育,外国人谁买你的帐?为什么现在的美分越来越多?美国人可从来没有在中国建立什么三权分立学院,更没有华盛顿学院,就一个好莱坞电影就足够了,那就是美国的新闻联播,三观更正,却无形之中圈了全世界的粉!

不读经典,何谈文化自信?又怎么做到文化输出?没有文化输出,又何来文化交流和认同?没有认同又怎能有理解和合作?

真心希望国家能大力提高国学经典在教学内的占比,也许我们能在不就得未来能够取代日本和台湾新加坡的儒学研究地位,真正的成为大中国地区的领头羊!

既然要民族复兴,文化复兴是当务之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