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上位」後,大二學生就可以「放養」了嗎?丨 案例

傳統上,高校側重於關注如何讓新生更好地從“高中”過渡到“大學”。但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管理者已經意識到,他們必須將這些努力擴展到二年級學生。

大二生,“聰明的傻瓜”

大二學生的英文是sophomore。有種解釋說,這個詞源自希臘語詞根sophos(智慧)和moros(傻的),意思是“聰明的傻瓜”——二年級學生剛學了一點知識就以為什麼都懂,愛賣弄聰明。

不管你認不認同這種說法,但至少你得承認在有些方面絕大多數二年級學生確實不夠“聰明”。我該選什麼專業?本科畢業後我該直接工作還是繼續深造?或者出國留學?總之或許一年的時間足夠讓新生很好地適應大學生活,但當他們安頓下來,開始要作影響大學生涯與學術相關的決策的時候,很多二年級學生實則一片茫然。

傳統上,高校為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開展的活動側重於關注如何讓新生更好地從“高中”過渡到“大學”。所以許多大學都開展了專門針對一年級學生的課程和學術活動,比如新生研討課和生活學習社區。但實際上同樣需要指導大二學生卻被學校忽視了。

幸運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管理者已經意識到,為了留住學生並幫助他們作出明智的決定,他們必須將這些努力擴展到二年級學生,俄亥俄州立大學就是其中之一。該校從2013 年開始運行的試點項目“二年級轉型體驗計劃”(Second-Year Transformational Experience Program,以下簡稱“STEP”),關注學生的成功與發展,讓他們有機會參與符合個人興趣和滿足需求的活動。而這段寶貴的經歷也將成為日後作出“轉型”選擇的重要一步。

影響二年級生校園體驗的重要因素

STEP的創建初衷是作為俄亥俄州立大學不斷致力於重新定義學生在校體驗的一部分,旨在提高學生在校期間的參與度和滿意度,併為畢業後取得成功做出貢獻。為了讓工作有的放矢,學校首先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參與校園活動、住校、與同學互動、與教師交流、制度性承諾是可能會影響二年級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重要因素。

而且另一項調查也顯示,住校學生參與校園活動的比例(82%)明顯高於住在校外的學生參與校園活動的比例(64%)。數據還表明,二年級時住校的學生最終的畢業率(88.2%)和保有率(95.7%)分別比一二年級沒有住校的學生的該比例高出11.7個、7.1個百分點。鑑於以上原因,俄亥俄州立大學要求二年級學生住在校內(這在美國高校中並不常見),該校也成為全美要求二年級學生住校的大學中規模最大的一所。

學生住校或許可以解決更多參與校園活動的問題,但師生之間的交流呢?全美學生參與調查的數據顯示,84%的俄亥俄州立大學大四學生表示,他們在課堂之外很少或根本沒有與教師聯繫。所以如何加強二年級學生與教師的交流溝通也成為STEP需要著力解決的另一個問題。並且這對生師比達到19︰1的俄亥俄州立大學來說似乎更不容易。

數據鏈接:


2017年,麥可思對中國部分本科院校的學生成長評價進行研究,數據顯示,大一至大四在校生本校推薦度分別為63%、58%、60%、64%,教學滿意度分別為92%、88%、86%、89%。綜合來看,在校生對學校教學滿意度較高,但到大二、大三,學生的學校推薦度和教學滿意度出現較為明顯的下滑。


成長評價還調研了各年級學生學習策略使用率情況。下圖展示了學生進入二、三年級後,使用率下降明顯的學習策略,其中包括“與同學討論問題”“與老師討論問題”。

新生“上位”后,大二学生就可以“放养”了吗?丨 案例

STEP幫助學生探索未來發展

正像本文開頭所講的那樣,大二學生在學業方面往往會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在影響未來發展的岔路口前不知如何選擇。而STEP的一個核心特色就是參與者在課外與教師和同學的交流中,能夠探索豐富、獨特的教育體驗,逐漸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

學生在進入二年級後的整個秋季學期,將與約20名參加STEP的同學組成一個團隊,在與教師和同學的交流中設定個人目標,共同探索創意和藝術活動、實習、本科生研究、服務學習和社區服務、領導力培養、海外學習這六個類別的特色項目。進入春季學期,學生將獨立工作並與教師導師一對一談話,溝通的主要目的是要為自己從六個類別中選定的項目撰寫一份申請表,如果通過將獲得學校提供的上限為2000美元的津貼,用於支持項目的完成。

學生要在申請表中寫明未來15個月(即當年5月1日至翌年8月15日期間)計劃參與的特色項目,闡述這個項目將如何幫助自己完成期待中的“轉型”。此外還要說明這個特色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完成後要達到的目標,以及要完成這個目標需要多少資金支持。如果申請得到行政部門批准,並且滿足一定的要求(比如在規定期限前至少參加過一次特色項目成果展、參加金融掃盲計劃、GPA達到2.0以上等),學生將收到款項。

STEP不提供學分,學生自願參加。負責提供指導的教師則是特別招募和選拔的一群人,他們要願意承諾為學生的發展和取得成功貢獻自己的力量,每年可獲得5000美元的津貼。學生將由哪名教師指導取決於他們地點和時間安排上的匹配性,而且導師也不一定與學生學習的專業相關,因為STEP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加適應教師互動,並創建跨學科和專業的網絡。

2013年8月啟動試點時,共有1000名學生和53名教師加入STEP。到了2017年,參與的學生和教師的人數已經分別增長到2500名和135名。參與的教師表示,這讓他們更好地理解了二年級學生的需求以及可以向他們提供哪些具體的幫助,更好地促進課堂討論。

而對大學記錄的分析表明,參與STEP學生的保留率提高了3%,並且參與者中78.5%完成了特色項目。但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管理者並不把這些數字作為衡量計劃開展成功與否的標準。學校反而強調他們更看重師生之間親密關係的建立——每週1~2個小時的溝通,無論是小組討論還是一對一對話,都為這個校園帶來以精英教育聞名的常春藤盟校的感覺。

一些問題

俄亥俄州立大學對STEP開展取得的成效抱有期待,但隨著計劃的持續開展,一些問題也顯現出來。首先學校面對的是要為此支付一筆數目不小的開銷。據悉,自計劃啟動以來至2018年,總預算達到1320萬美元,其中的約70%用於支持特色項目的開展。

而且由於學生申請的特色項目獲批就將得到上限2000美元的資助,因此也會出現學生在提交申請時總會想辦法“花到”上限的情況。此外,還有學生因為感覺為此付出的精力(比如反覆申請不能獲得通過)超過了自己預期的收益而選擇中途退出該計劃,這也成為STEP遇到的另一個挑戰。

但就像所有創新之舉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一樣,俄亥俄州立大學這次探索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檢驗才能看出能否達到理想中的效果,是否值得同類高校借鑑。而且即便適合推廣,若沒有校級領導層大力推動,也不是所有大型公立高校都有足夠的動力去創建這樣一個覆蓋全校的計劃。不過有志於更好服務二年級學生的高校至少能從中收穫以下幾點。

一是學校儘可能全面、詳細地瞭解你的學生,知道他們在此階段面臨哪些問題,只有這樣在開展學生工作時才能有的放矢。二是如果學校沒有足夠的精力和財力開展規模大、涉及面廣的活動,可以首先進行較小的調整。比如組織研討會,儘可能多地創造同學之間、師生之間探討的機會。這樣即便無法達到導師一對一指導的效果,也能引導二年級學生主動、科學地思考多種可能,併為未來發展做打算。

主要參考文獻:

[1]Kate, West. Colleges ease second-year struggles[EB/OL]. University Business, 2017-01-27.

[2]俄亥俄州立大學STEP網站

新生“上位”后,大二学生就可以“放养”了吗?丨 案例
新生“上位”后,大二学生就可以“放养”了吗?丨 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