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審美危機,江湖書法和丑書混爲一談,傻傻分不清楚!

前不久,《人民日報》就書法亂象連續發聲,先是在其評論部公眾號以“看不懂才叫藝術嗎?”為題,對自稱為清華大學教授的邵巖表演的“射墨書法”提出質疑;其後又在其公眾號轉載了“國內書法‘大師們’到底有多野?看完整個人都不好了”的文章,對近些年惡搞書法,也就是被書法界稱之為“江湖書法”的各種典型“野路子”,集中進行了曝光。

顯然,《人民日報》對這些江湖書法以及書法界的各種野路子,是持否定態度的,也一如既往地在倡導“藝術應當讓人看得懂,應當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傳統審美傾向。

書法審美危機,江湖書法和醜書混為一談,傻傻分不清楚!


所謂“射墨”

其後又有原四川美院教授張強,視頻表演的“盲寫書法”令人吐槽;甚至鳳凰衛視採訪北大教授,因現場懸掛有一幅江湖書法作品而令人詬病。可見人們對江湖書法的低俗表演,還是非常反感和牴觸的。

但在當代,由於文化傳媒及文化生活的網絡化,廣告業的興盛,江湖書法以“不問出身”、“不問出處”為特點,以自我滿足、搏人眼球為目的,在網絡空間不斷滋生和蔓延,並通過主流媒體以廣告和影視作品形式加以放大和轟炸,對民眾的傳統審美意識進行了空前的洗腦。

如眾多的影視作品,其廣告和片頭大多是一些或張牙舞爪,或浮華流媚,背離漢字筆法墨法章法的低俗塗鴉。以現廣告界常用的“尚巍體”為例,該書體完全不入書法之流,只差沒在起筆收筆處畫上花鳥魚蟲了,其收筆多為爆炸樣、笤帚樣,令人毛骨悚然。然而就這樣的書法,居然成為了廣告業、影視業的流行書體,一時間,一部大製作如不以“尚巍體”作為標題,都不足以顯示其前衛和重磅。

書法審美危機,江湖書法和醜書混為一談,傻傻分不清楚!


盲寫書法

顯然,江湖書法是當今書法亂象的最主要表現,而網絡及眾多缺乏書法審美意識的文化人,受自身文化修養的侷限和經濟利益的趨動,打著藝術創新的旗號,無限放大了這種病態審美,並以此造成了國人的傳統書法審美缺失。

所謂江湖書法,是指背離書法規律,擯棄傳統書法審美和文化審美意識,以突出自我,搏人眼球,製造噱頭為目的,使用書法紙墨筆所進行的塗鴉和低俗表演;廣義而言,即指缺乏書法造詣和美感,而又要以書法面目示人的各種“作品”。

社會上流傳的各種幹部體,名人體,“我”字體,應該屬於這類江湖書法的主要品種

自原江西省副省長鬍長清以書法作掩飾大肆受賄之後,所謂“幹部體”也就成為江湖書法的主要品種而遭人唾棄。甚至出現了這麼一種社會現象:有些幹部一旦自認為身為中高級幹部,身價高了,有一定身份和地位了,就開始“玩”書法了,到處題字題詞,以致其後中央不得不對領導幹部題字題詞做出硬性規定。

書法審美危機,江湖書法和醜書混為一談,傻傻分不清楚!


江湖書法

領導幹部閒暇之餘愛好書法本無可非議,也值得提倡,但問題是其書法技藝究竟有多高,自己還是應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判斷。腦子略為清醒的幹部都知道,自己的書法水平絕不會因職務的升遷而提高。大多數“玩”書法,喜歡題字題詞的領導幹部,可能還是為了向人們表明自己有文化水平,其中也不乏有“在任一方,青史留名”的心態,甚至有如小青年遊長城,寫下“某某某到此一遊”一樣。至於胡長清這類貪官賣弄書法,行賄索賄者,其實都心照不宣的只將其視為一“道具”而已。

近年還有一“名人”或“明星”現象,就是一些明星名人也喜歡賣弄書法。無可非議,這些人大都是演藝界或某一方面的文化成功人士,但相當多的人於書法,還只能說是一個會寫中文字的水平。這些人之所以會不遺餘力的展示自己的書法,一是名人效應,追星族拉動,既然有求,何樂不應呢?二是自我文化標籤,證明自己不但有文化,而且多才多藝。個別民間藝人甚至書寫錯別字滿篇,說話語病連天,還在公眾場合展示書法,真可謂是“無知無畏”。

書法審美危機,江湖書法和醜書混為一談,傻傻分不清楚!


江湖書法

至於以行為藝術方式搞怪的江湖書法,在江湖書法中只能算是少數,這些人只不過是為了以行為的誇張和荒誕引人注目罷了。

在如今開放的社會中,不管江湖書法有多奇葩有多搞怪,作為非主流文化現象,我們大可不必大驚小怪,他要“射書”、“盲書”、“吼書”;他要用腳寫、用鼻寫、用頭髮寫,只要不違法,那都是表演者和欣賞者的自由,問題在於在當今網絡化社會,江湖書法所傳遞的病態審美,主流文化及媒體應當如何來過濾

如果在熒屏、廣告等人們日常可視範圍內,江湖書法充斥其間,中國文字所表達的傳統審美意識和審美標準我們還能固守和提升嗎?

書法審美危機,江湖書法和醜書混為一談,傻傻分不清楚!


江湖書法

北京衛視有一檔節目,叫“我是演說家”,其中有一演說漢字之美的,他說,“漢字是我們的審美,橫平豎直告訴我們,中正平和才是美;漢字是我們的精神,顏筋柳骨告訴我們,字如其人乃是修行”……這也許回答了什麼才是書法美。

醜書,是另一個近年來倍受垢病的書法現象。但無論是批醜書的,還是挺醜書的,都往往將其與江湖書法混為一談了。二者的這種混淆,表明當代國人不僅在書法上缺乏審美意識,更顯現出當代國人的書法審美危機。

醜書和江湖書法的根本分野,在於前者是業內人士或專家,在書法藝術上的創新和對傳統書風的反叛,而後者則是僅能寫漢字的人對漢字的恣意行為表達和塗鴉。

書法審美危機,江湖書法和醜書混為一談,傻傻分不清楚!


所謂醜書創作

由於二者的共性是源於對傳統書法的反叛,其最終作品的黑白空間及其線條,都有些讓普通民眾看不懂,所以民眾及相當多的不懂書法的文化人,也就只好將二者等同視之了,在批江湖書法的同時,也把書法家的這種“醜書”一起批了。

普通民眾看不懂也就罷了,偏偏有書法業內柔媚流麗書風人士出來批評和謾罵醜書,就讓書法界更是亂象叢生,美醜莫辨。

去年網上評選出國內十大丑書代表人物,網絡空間及不少自媒體,也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口誅筆伐。今年原定5月5日在成都舉辦的“沃新華書法展”,因“意想不到的各種原因,展覽不能舉辦了”。其實,這十大丑書代表,都是當代書法的代表人物和最高成就者,他們在傳承傳統書法藝術的基礎上,其具有個性特點的書法作品,無一不是旨在對書法藝術,有一個更高層次的突破和創新。

書法審美危機,江湖書法和醜書混為一談,傻傻分不清楚!


所謂醜書

醜書,其實是傳統書法中的一種“變體”或“破體”,初現於魏晉,流行於明清,其理論來源於傅山之“寧醜勿媚,寧拙勿巧”……,其實踐的集大成者為揚州八怪。如果說把當時興起於明、流行於清的館閣體與揚州八怪放在今天來看,那前者必然是正能量書風,而後者必然是受到抨擊的“醜書”。

館閣體講求“黑、密、方、緊”,雖方正光潔,但拘謹刻板,千人一面,是明清科舉取士書體僵化的產物,已無流動變化的書法藝術美可言。當年,啟功老在世時,曾有人認為啟功老書法有如館閣體,啟功老謙虛自嘲說,“我哪有館閣體寫得好哦”!他其實是說,他的書法是有個性有創新的,雖無“醜、拙”之美,但並非是如館閣體那樣“黑、方、光、大”。

其實,啟功老的書法在當代之所以受到好評,就在於他承襲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既不狂怪,也不流媚,比較好的實現了文字書寫的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結合,所以好多文化產品、高雅文藝作品,都願意選用“啟功體”做題頭,做廣告代言。

當代書法界的十大丑書代表,其實才是當代書法的領軍人物,100年之後中國書法史上,或將以“十大丑書人”,與“揚州八怪”相提並論。


真正讓人憂慮的是,文化非主流社會鬧不清江湖書法之醜陋,鬧不清“醜書”之“以醜為美”的創新意識,也就罷了,問題在於文化主流社會也分不清真正的美與醜,以致一方面在網絡和影視熒屏,江湖書法恣意橫行,另一方面,當代頗有建樹的書法家及其具有時代特徵和美學元素的作品難以融入日常文化生活,提升當代國人的傳統文化審美意識。長此以往,傳統文化的衰落,可能會就此進一步推衍下去。


書法審美危機,江湖書法和醜書混為一談,傻傻分不清楚!


“性書”行為

《人民日報》“看不懂的才叫藝術嗎”?這篇評論文章,雖對江湖書法提出批評,但文章話語中,也隱含著“看不懂的不一定不是藝術”之意。文章以西方藝術史上,杜尚創作的《泉》為例,針對標榜為“現代藝術”的射書等江湖書法,提出“同類的作品,一件可能是珍寶,一件則是垃圾”。明確提出,看得懂的也不一定是藝術, “

藝術之美,在於其能夠以獨特的形式傳遞出作者的人文精神和美學理念”。

所以,絕不可以千人一面的柔媚書風,否認書法名家醜書的美學價值。在當代,書法究竟應該傳遞怎樣的人文精神和美學理念,這不單是書法家、書法人和各級書協需要思考的問題,更是整個主流文化中的每一個文化人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應當看到,現代社會由於書寫及文化傳播方式的改變,傳統的書法藝術正日益與應用的語言文字相分離,以前科舉制不僅要求要有好書法,而且還要求館閣體,現在只要求寫出大家都能認識的漢字就行了,電腦打字的出現,使大多數人連書寫的機會都減少了。

書法審美危機,江湖書法和醜書混為一談,傻傻分不清楚!


江湖惡俗書法

這種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提示我們,漢字今天仍然作為我們思想文化交流的載體,就更需要從書法家的藝術創作中吸取具有“人文精神和美學理念”的文化元素。我們不期望在當今文化高度發達的時代,每個文化人都如明清和民國時期那樣,寫得一手漂亮的書法,更不能苛求高層領導都如毛澤東等領導那樣,寫出符合書法規範有藝術特質的漢字,但起碼應當對於漢字書法的美與不美有一個基本的辨識和理解

有觀點認為,伴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文化復興,近年出現了全民的書法熱,這其實是一種表象、一種誤判,是江湖書法的恣意表達帶來的表面效果。這其中不乏有青少年宮少兒書法考級的忙碌,有書法家著書立說和在書畫市場競價平尺價碼的諸種忙碌,也有書法官方社團組織的各種競賽和展覽,等等。但這些都只是書法熱的表象,“現在的人,中國字越寫越差”,才是民眾的共識

書法,是以漢字做載體 ,以傳統紙筆墨為工具,寓藝術性於實用性的一種文化表達 。所以,會寫中文字,不能叫書法,會識中國字,並不就一定懂得書法審美 。“書法審美,源於學養”,過去,學識水平與書法水平是重疊的。

書法審美危機,江湖書法和醜書混為一談,傻傻分不清楚!


書法惡搞

在現代社會,當書法日益從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全重疊,顯現出日漸分離的時候,書法的藝術性也就日漸顯得耀眼,而以寫字、雜耍及行為藝術方式來冒充書法,惡搞書法的現象也自然就有增無減。因為書法的工具、用材和表達,都最簡單最經濟,所以,凡是會寫字的領導和名人,都可以將其“作品”視為書法;那些任意塗鴉和表達,讓人看不懂的黑白符號和線條,都可以視為普通人看不懂的“藝術”,而為這種“藝術”叫好的人又肯定不是普通人。所以 ,表面看整個社會就存在著一種“書法熱”。

而廣告業在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的推動下,因為江湖書法有最為低廉的價格和成本而倍受青睞,大行其道。我們的一些編輯、導演因為缺少書法知識和修養,因為影視播放要取得相應的投入產出效益,也就在主觀上自覺不自覺地為江湖書法大開綠燈,傳統書法的審美意識,逐漸被消減殆盡,書法形成的漢字美危機正日益蔓延。

書法審美危機,江湖書法和醜書混為一談,傻傻分不清楚!

江湖書法

這種危機的消除,不是靠幾個書法家,也不是靠中國各級書協所能完成的,而應當是我們的文化管理者,在涉及以書法為文化符號的商業行為上,應當有辦法有一個基本的管控。比如,對商業廣告用書法,如果是在央視這類主流媒體發送,所用書法必須要有相應的藝術標準和書法資質,不能是給廣告費就行;對於影視作品,更應將其納入文化審查內容,嚴禁使用江湖書法作影視廣告……

任憑書法審美缺失及其危機蔓延,當代文化人或都將成為歷史的罪人,但願這不是危言聳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