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股市行情早知道

上证50市场的强势结构还会继续发挥,其主要逻辑是建立在短中期涨势基础上。以短期结构来看,20日周期的上涨,可以在当前条件下,延续3周之久。在这一期间里头,20日均价线会自然向上移动到2550点之上,甚至逼近2600点位置处。

照此推演,则随着120日均价线的自然下移,会使得20日线均价线向上交叉穿过120日均价线,但不要认为是交叉助涨,因为120日线的下跌使得这个交叉毫无意义。其关键作用是可以有效稳定盘势继续稳定在当前位置波动,这是如此推演和预估的核心价值。

如此,则会使得40日均价线的上行得到有力保障,这可以进一步夯实中期涨势条件,并扩延和拓展至60日周期的上行预期,这无疑都是可以形成比较积极的发展。特别是短多的推进会在15天以后才会面临滞涨而产生的风险。

但在这个期间里头,也可以使得60日均价线恰好扣减完成7月份上涨所带来的相对不低的指数位置,而后则进入8月份以来长达2个月之久的低价区域扣减。由此推演,这意味着当短多优势面临考验的时候,则40、60日周期的中期涨势优势得到进一步夯实,对市场构成更有力度的推动效应。

第四季度股市行情早知道

当然,如此阐述的逻辑还是在于自然形式的演变,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并不能完全忽视120日均价线形成的下行牵制。所以震荡和波动并不能排除,而且也符合我们对120日均价线持续盘跌不可改变的客观认识,至少未来3个月内要想得到扭转,都是无望的。

所以,上述推演,不要以为就可以直竖竖的上去了,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我们可以确判的是,在没有改变中短多优势之前,可以大胆按照上述推演来观察行情发展,波动震荡都是合理变化,操作上依旧可以从中短多基础上寻求参与机会,直到短多被完全消耗掉。

这个情况在沪深300市场来看,其实是类似的道理。眼下来看,仅获得20、40日周期的同步上涨,而60日均线还在下跌,但就扣减的位置来讲,并不算太高,只是在没有向上拔高以促成低扣减之前,并不能奢求必然如此强攻。

事实上,还是希望能够不急于发力,而是等待3周之后的自然改善与扭转,这个时间点也正好和我们推演上证50指数相吻合。且依照20日周期、40日周期的优势扩展过程来讲,同样类似,大概率也可以保持未来3周以上的稳定特征,甚至在短多向上推进的过程中,小幅推升。

不过可以大胆确判,不容易越过120日均价线,即便向上穿越,也会再压回来。所以,也不能渴求沪深300市场的大力作价,而且依照20、40、60日线的排列关系看,也是空头排列,都需要时间来协调这里面的矛盾。好在节后开盘第一周就可以促成20日线向上穿越40日线,并有望促成同步上行态势,其支撑推动效应也会更显著。

但要想促成20、40日线向上穿越60日线,那就得花上一些时间了,不过依照初步预估来看,则可以在2周后,促成这三条均价线在3350点位置处交汇。以上述推演的时间关系,也有利于这三条均线交叉后向上发散,构成中期三叉助涨形态。

第四季度股市行情早知道

通过对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的技术推演,让我们进一步增强对11月份行情的积极展望。考虑到进入到第四季度的股市环境,美元加息过后,中美贸易摩擦已是持久战,以及国内政策偏暖,也都利于修复投资者信心,特别是过去这2周发力所取得的转变预期,都可望延续到10月份的行情中,从而构建出更为有利的交易环境。

当然,这要是在创业板市场来看,就大不同了。因为20日线都还在下跌,40日线跌势更明显,60日周期的下跌,根本不可能在未来一个月内改变,120日周期还至少得跌上80天,这些都告诉我们创业板跌势不改,而且还有很长时间保持这个的状态。

照这样的路径推演,那么国庆后的行情,我们还是大胆确判,其有利于交易的市场仍然是在主板,甚至聚焦点仍然在上证50市场。不过由于近来2周的推升,也使得部分50里头的股票面临修整动作,所以即便如此,也不要激进追涨追高,还是等待低接布局。

其实这个方向主要是对蓝筹股票的考虑,这也符合长线资金的布局思路,但也要有所区分,尽可能以优质优势的成长类蓝筹为主,集中行业龙头股票选择。同时,也要明白衣食住行玩的细分消费领域,都是未来要重点别玩的方向。当然,信息科技类股票,也会凸显龙头效应,同样可以主动寻求机会。

总之,主板市场的结构性改善,带来积极的技术性转变,也促成了许多优质蓝筹股票的涨势格局,这都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吸引和推进。国庆之后的盘势有望接续,且逐步推向中期行情。好好庆祝国庆,愉快的玩耍上这段假期时间,节后来接迎大行情,干一把漂亮的年度收官之作。

具体到标的物的选择,任何时候都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