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智庫:日本經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復甦的?

安邦智庫:日本經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復甦的?


時至今日,當我們說起日本經濟的時候,失去的二十年,沒有活力,經濟下滑一定是這個國家的標籤。的確,從上世紀末開始,由於種種原因,日本經濟彷彿被凍結了一般。

不過如今,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日本的經濟正在擺脫疲態,走向復甦。在安邦看來,如果日本經濟繼續持續增長,這對於長期徘徊在經濟通縮邊緣、歷經“失去的20年”的日本來說,有可能是一個歷史性的改變。

日本的經濟復甦從數據上看是起於2012年,從那時候起,日本經濟就一直保持溫和增長的態勢。

日本本土的經濟研究機構“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和“三井住友日本綜合研究所”均在不久前公佈的第二季度經濟數據中表示,日本的消費復甦大力推動了日本在今年第二季度的經濟表現,預計未來在內需推動下,日本經濟將呈持續復甦的態勢。

長期從事宏觀經濟和城市問題研究的安邦智庫從日本房價的變化中也看出了日本經濟復甦的信號。

眾所周知,日本房價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泡沫破裂後一直處於萎靡不振的狀態,近二十年沒有出現過實質性上漲。

然而從2018年開始,日本房價迎來了自1991年以來的首次上漲,為27年來的首次,日本國土交通省的一位官員表示,低利率、工資和就業的復甦有助於地價穩步回升。

日本社會現在給外界釋放的種種信息均表示,日本經濟已經逐漸走向復甦,安邦智庫的這一看法也得到了摩根士丹利研究的佐證。摩根士丹利的最新報告也認為,日本正在經歷泡沫經濟破滅以來最重要的復甦之旅,在宏觀方面,隨著投資不斷增加、勞動力參與率進一步提高和技術移民的推動下,日本名義GDP增長將進一步加速。

在現代經濟體中,經濟學家對日本的研究總是樂此不疲。的確,從戰後的一片廢墟到七八十年代的“一億中產”,再到近二十年的萎靡不振,日本經濟可以說成為了現代經濟體研究中的完美標本。也正是因為如此,此次的日本經濟復甦其背後的原因更值得我們關注。

在安邦智庫看來,日本科技創新能力的積累,也是日本經濟復甦的重要基礎。

2006年到2016年17年的時間,一共有17名日本人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平均一年一名的速度就是對日本創新能力最好的佐證。

不僅如此,從資金投入、科研人員、創新型企業等各個角度看,日本創新能力都在持續積累。從1996年到2015年日本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始終高於中國,甚至優於美國。每百萬人中的研究人員比例更是常年保持超過中國五倍左右,專利產品超過中國兩倍。

日本長期科技投入反映到經濟增長上,是科技成果的轉化為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率的提升。不斷上升的投資導致資本密集度增加,並推動全要素生產率整體增長。隨著日本經濟逐漸走出通縮,這種“雙增長”最終打開了日本經濟增長的大門。

值的一提的是,安邦將女性在日本社會中的角色變化也納入日本經濟復甦的重要原因中。安邦智庫研究團隊認為,如今日本社會女性參與勞動率明顯提高,給飽受老齡化困擾的日本勞動力市場帶來了補充。居民勞動收入的增加也推動了日本國內消費的持續增長。

除去上述兩個原因,實事求是的說,

日本的經濟復甦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安倍經濟學”的宏觀擴張政策。安倍自從2012年底再次擔任首相以來,近乎成為了日本歷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這也保證了其推出的旨在刺激日本經濟擺脫衰退的“安倍經濟學”能持續發揮作用。

從結果來看,其積極效果正在顯現。以負利率和量化寬鬆為主的積極貨幣政策,有效擺脫了幾十年的通貨緊縮,其科技和勞動力政策也正逐漸改善日本的老齡化問題,對於長期經濟增長也有積極的效果。

不過,到2019年實現2%的通脹目標恐怕還難以達成,安邦判斷日本經濟復甦還需要一個長期過程。

作為全球經濟規模第三的大國,毋庸置疑,日本經濟復甦對中國也有重要影響,尤其是在貿易保護主義橫行的今天,中國與日本加強經貿合作存在重要機遇。安邦諮詢此前就注意到,中日經貿關係已經明顯升溫,安邦判斷,中日兩國或將繼1980年、1992年、2001年、2008年之後,迎來“第5次經濟熱潮”。日本經濟逐步復甦,為中日之間的貿易關係的加強提供了機會和動力。

在全球貿易摩擦陰影下的今天,日本經濟的復甦不是一件小事,對於中國也有特別的意義。日本經濟復甦,不僅可以保持亞太地區的經濟穩定,同時還可以通過雙邊及多邊經貿合作,彌補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損失。所以對全球經濟、區域經濟和中國經濟來說,日本經濟的復甦都值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