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复习要注意三件事

物理复习要注意三件事

文|孟繁伟

前几天推个小文章,高三复习要注意三件事,即听课、做题、考试。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道理谁都明白,但真做踏实了还真的不太容易。今天再从另一个角度说说物理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的三个方面(也适用与其他学科)。

1、知识分层

通常进入高三后,老师一定会帮我们梳理知识结构,物理的知识即可以按板块分,也可以按层次分的。比如,力学知识从基础到最高级可以这样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公式;牛顿三大定律(尤其是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越高级的知识越具有一般性,通常高考中关于力学、电学、能量转化的综合性问题,需要用到各个层次的知识。这也提醒我们,当遇到一道大题做不出或过程繁杂时,不妨换个层次考虑问题。

2、模型归类

做过一定量的物理题目之后,会发现很多题目其实思考方法与解答方法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按物理模型进行分类,用一套方法解一类题目。例如宏观的行星运动和微观的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都属于匀速圆周运动,关键都是找出什么力充当了向心力;还有关于汽车启动问题的考虑方法其实同样适用于起重机吊重物等等;从运动角度看通常是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这样是从加速度的角度进行划分的);从研究对象角度看,一个研究对象和多个研究对象(高中物理通常会通过合理选取研究对象把多个物体的情况变成“两个”物体);从物理过程看通常是两类过程,一类是同时发生的物理过程,另一类是顺序发生的物理过程。对于同时发生的物理过程要找到两个过程之间的时空关系,对于顺序发生的物理过程要注意每一个过程衔接处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题目,能够判断出物理模型,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号入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3、解题规范

高考越来越重视解题规范,体现在物理学科中就是文字说明。解一道题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须标明步骤,说明用的是什么定理,为什么能用这个定理,有时还需要说明物体在特殊时刻的特殊状态。这就是高考为什么必须有计算题的原因,通过解题步骤才能看出解题者的思维过程,书写解题步骤的过程就是把解题者思维显性化的过程,这样阅卷者才能通过解题步骤知道解题者对问题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过程。通常高考压轴题的解题方法不是唯一的,目的就是通过解题步骤表述区分出解题者的思维品质即灵活性、深刻性、严密性。在平时作业中更要注重解题步骤的书写,这样既让老师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还方便检查,最重要的是能帮助自己在复习时重新理清分析问题的思路。

总之复习的过程是知识梳理(事实知识、概念知识、程序知识、元认知知识)、方法重构(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述问题的方法)、能力提升(审题能力、表达能力、计算能力、化繁为简、问题化归等)的过程。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个方面以外,在复习中更要注重对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理解也应用,尤其要注重复杂物理问题的过程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