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入“帝后围城”,细水流年伴君行 青樱红荔 只怕枉付当年情


紫禁城。封后大典,如懿喜提后位。

如懿入“帝后围城”,细水流年伴君行 青樱红荔 只怕枉付当年情

青樱红荔,自幼相识。如今历尽磨难,终携手并肩站在无人之巅。

黄瓦红墙,宫廷仪仗。封后大典,万民齐贺,普天同庆。

可是,大红的凤凰霞披那万丈光芒,依然盖不住悲从中来的感慨。

如懿带着满心的情意,走进了帝后的“婚姻围城”之中,却最终敌不过君心难测,美人如玉、岁月蹉跎……


如懿入“帝后围城”,细水流年伴君行 青樱红荔 只怕枉付当年情


犹记得,封后大典前,如懿在太后跟前聆听训导。

如懿情真意切的说,太后 ,臣妾心中所向,并非后位,而是皇上的妻子。

太后却嗤笑,皇帝是天子,身在万人之上,无人之巅。他们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夫君。便是皇后,也只是他们身边的臣子、奴才……君心,从来都是这世上最难揣测、最难把握的东西,也是最不可信赖的东西。


皇后与太后。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出穿!

太后睿智。一早便看透了登上权力之巅的男人们,坐拥天下,杀伐果决,不可能困囿于儿女情长,只爱一个人。皇后之位,之于帝王,是锦上添花的陪衬,是万民敬仰的图腾,却永远成不了爱情的见证。

如懿入“帝后围城”,细水流年伴君行 青樱红荔 只怕枉付当年情


可,如懿。终究还是太天真。即便几番被皇帝的犹疑中伤,也还是一颗赤子心性。不妄求后位名分,只愿那份岁月静好与君语的陪伴。聪慧豁达如她,最勘不破的便是一个“情”字。她也有怨。

如懿封后前,嘉贵妃用“七宝手串”陷害她与大师有私情。皇帝虽念着与如懿十几年的情分,却也心存了疑影。皇帝看重的女人,必须是后宫的表率,身上更容不下任何污点。所以,如懿被困翊坤宫,惢心被拖去慎刑司重刑逼供。曾经冷宫相伴的岁月,如懿与惢心的主仆情谊,早已深厚如同至亲至信。那一刻,皇帝如同砍了如懿的左右手。青樱与红荔幼年相伴的情分,还是会被流言构陷,还是要考虑男人的尊严和皇家的颜面。

如懿入“帝后围城”,细水流年伴君行 青樱红荔 只怕枉付当年情


聪慧如乌拉那拉家的女儿,想算计人还不简单吗?随便使个手段,都能招招毙命。但如懿从来不屑如此,尤其是对“红荔”。这一局却逼如懿出手,联合海兰和李玉,用“偷天换日”的法子洗脱污名。那场戏,细细品来,真是精彩。皇上来见如懿,如懿本想凭借多年的情谊说服他,可是帝王的杀伐果决却如此伤人。情急之下,万般无奈,如懿才动用了手段,轻松搬倒作恶之人。只是,那个当初握着她的手,说“有我在,你放心”的人,是否早已换了另一副姿态?

君心难测。如懿的赤子心性,却又是一出“飞蛾扑火”的爱情。

从前,《后宫·甄嬛传》里,槿汐姑姑说,要争取让皇上少疑心。甄嬛问槿汐,为什么是让皇上少疑心,而不是不疑心呢?槿汐说,小主儿若觉得做得到,也可以这么说。所以,当初的后宫王者,如今的太后,早就明白了君心难测,便再也不曾真心在意皇后之位了。

而如懿,从小厮混在宫闱之内,帝王的疑心之于她,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而如懿,从小厮混在宫闱之内,帝王的疑心之于她,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的。因为理解,所以宽容。从潜邸到后宫,不争宠、不卖俏,如懿活得坦然又自在。如今即将封后,她所在意的,依然是那个人,那颗心。

如懿入“帝后围城”,细水流年伴君行 青樱红荔 只怕枉付当年情


如懿放下对后位的惶恐,她所仰仗的,是皇帝的情意和厚爱。因为,皇帝对她说,他在这万人之上,也是无人之巅。孤零零的,没人陪伴。于是,如懿就一步一步走到他的身边,在他左右,让他温暖,让他安心。如懿的一片赤子心性,令人太后动容,却也让人从欢喜里品出了几分悲凉的味道。

看青樱红荔从潜邸到后宫携手相伴;亦看他们携手站在至尊之位,相濡以沫。如懿封后,周迅气场全开,将如懿在年华里沉淀下来的内敛、大气都释放在皇后的荣光之中。那是她陪伴君心的喜悦,更是她对心爱之人的期许。虽然已经走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后之位,可是在她骨子里,与当年那个欢脱的少女青樱并无区别。她是为“红荔”而来,要与他“生同衾、死同穴”,满头青丝共白首的。这个如懿,让周迅演出来,大家闺秀的做派里又透着天真的情致,不卑不亢,巧笑盼兮。出身大族,年少时的快意骄纵慢慢都修炼成了沉稳端庄的温婉之气。周迅在最合适的年纪遇上如懿,便撑起了这部清宫大戏的筋骨脉络。如懿的悲喜如此纯澈,对爱情的执着就如同飞蛾扑火……以后的剧情,真的虐起来,不知会怎样令人肝肠寸断?

如懿入“帝后围城”,细水流年伴君行 青樱红荔 只怕枉付当年情


只是,这曲帝王的“爱情绝唱”注定悲剧收场。弹幕里,多少人只希望结局就停留在如懿的封后大典上,帝后同心,琴瑟和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