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顏濤:習篆散言

劉顏濤:習篆散言

篆書作為各種書體的源頭,形成了書法藝術的審美要則,正如豐坊《書訣》所云“古人作篆、分、真、行草書,用筆無二,必以正鋒為主……古大家之書,必通篆籀,然後結構淳古,使轉勁逸”,米芾也說“篆籀各隨字形大小,故知百物之狀,活動圓備,各各自足”,認為篆書最具書法的自然之美,中國書法崇尚的寬展圓厚、正大氣象,在篆書中已為我們立下標杆。

劉顏濤:習篆散言

劉顏濤篆書作品

劉顏濤:習篆散言

劉顏濤篆書作品

學習篆書這種古文字書法,最重要也最難得的就是“古意”。“古”是厚重的歷史積澱,是無數代先賢承前啟後不斷的積累。以我們所處的時代而言,我們所缺少的不是激情而是理智,不是個性而是共性,不是創新而是繼承。有了對“古”的敬畏,對傳統理法秩序的認同感,我們才能去掉現代人的輕狂和放縱,才能見古人筆墨而起“矜莊”。對於我們從事傳統文化藝術尤其篆書創作者來說,對傳統的繼承才是當今要務。

劉顏濤:習篆散言

劉顏濤篆書作品

書法是“書以載道”的藝術,但首先是“由技入道”,其所需要的嚴格紮實的技術訓練和其它任何一門技藝一樣,需要夯實堅固的基礎。而現在人太實際,太急功近利,太精明,很少有像過去的老先生們那樣在背後去下苦功夫、笨功夫,肯紮紮實實地做基本功了。然而“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所以,習篆之初,切不要“走偏鋒”“競奇拙”,不要尚奇獵怪,追逐個性太強、風格太獨特的作品作範本。書要學古,不可循今。習篆路子端正,方法正確,寫好便只是時間遲早的事情,正如畫家陳子莊先生說的“初學畫畫,不好不要緊,但要格局高,氣勢大,一看是大家氣象,以後才有發展”。也如為人須走光明正大之道,即使不成豪傑英雄,也是堂堂正正本分人家。而一旦誤入俗弊歧途,則為害終身悔之晚矣。

劉顏濤:習篆散言

劉顏濤篆書作品

習篆之初,入手不宜以用筆率直簡淨之甲骨文,不宜以殷商晚期和西周早期浪漫自由、大樸不雕之金文,不宜以“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偏離大篆傳統的美化、裝飾之書體,不宜以流美簡略之盟書、簡帛,不宜以描摹精工為能事而呆板少書寫天趣之“玉箸”“鐵線”,不宜以側入尖出、姿媚妖嬈而少士大夫氣之徐三庚、趙之謙,不宜以頗具創造力也很有破壞性的聳肩錯位而成習氣之吳昌碩晚年篆書,為取法對象。

劉顏濤:習篆散言

劉顏濤篆書作品

入門選帖,應當選擇風格雅正、規矩嚴密豐富,能更多體現篆書共性規律者為範本。篆書共性規律或者說書體特點即是最早孫過庭《書譜》中概括的“篆尚婉而通”。一個“婉”字概括出篆體圓曲的基本筆勢,婉而愈勁,曲線而能筋強骨健,即如“折釵股”,於婀娜中仍保持剛勁和遒練,圓渾中仍不失潤麗和柔媚,所寓之意盡在“圓實凝重”四字之中。通,即氣息貫通,骨氣洞達,在運筆上是流暢,在美感上是氣貫,生動準確地體現出“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通而愈節,流暢而緊,風神畢現”。依此按圖索驥,即可以《秦泰山刻石》為入手範本,或因其風蝕殘泐,也可以《王福廠書說文部首》和鄧石如篆書作導引。而在初期的臨摹學習過程中,萬萬不敢少虔恭敬畏之心,而摻以己意妄言“意臨”“神似”之類。臨摹學習就是見賢思齊,使自己擺脫固有習慣,“去其本色”,在符合法度的方法上立定腳跟。所以,“若初學時,則必欲求其絕相似而幾可亂真者為貴,蓋古人見法處及極用意而若不經意處,都於臨摹時可一一得之於腕下”(沈宗騫語)。

劉顏濤:習篆散言

劉顏濤篆書作品

由此打好平正安穩的根基後,再臨習其餘幾種秦刻石及漢代“二袁碑”、《開母》《少室》等小篆名跡,以至《石鼓文》《牆盤》《頌簋》《毛公鼎》等。其中一定要選準一家後,將其吃透,真正的本事掌握多在於精熟於一家或一種碑帖經典。所謂“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唐李世民語)。當然,也須“返約於博”“取精於宏”,目光不能狹窄,要關注幾千年的篆書流變,要清楚前人走到了什麼地方,同輩人又走到了什麼地方,大視野,才能有大思路大借鑑,才能舉一而通三,才能對篆書的歷史、現狀、前途和命運作出科學準確的觀察、思考,才能於篆書發展的古今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博瞻厚積拓展廣度,以約取薄發挖掘深度,厚積薄發,取精用宏。

劉顏濤:習篆散言

劉顏濤篆書作品

篆書書家必須要有古文字知識。從歷史上看,很多篆書家都是古文字學家,即使稱不上古文字學家,也對古文字有著相當程度的研究。現代的篆書家更多的是在享用古文字學家的研究成果,但這絲毫不能作為我們一些篆書書家不諳“六書”,不懂文字源流和演變的缺陷的託詞。古文字學家不一定要成為篆書書家,但能成為古文字學家卻應作為我們篆書書家的理想追求。“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因為篆書較其它書體而言,除了其藝術性外,其學術性、文化內涵及“學問”特徵更為凸顯。而且只有弄清古文字的字形構造與美感原理,才能在篆書創作時,胸有成竹,進退有據,揮發自由。前人言“至得手之後,尤須養氣,探本溯源,所謂‘仁義之人,其言藹如’,有自然而然之妙矣”,“功可以漸而成,氣可以養而盛”。

劉顏濤:習篆散言

劉顏濤篆書作品

若致力於甲骨文和金文的學習、創作和研究,需讀《中國審美文化史·先秦卷》和“中國斷代史系列”之《殷商史》《西周史》以至《春秋史》《戰國史》之類為底氣涵養,更要置《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古文字詁林》巨帙於案頭,朝夕諦觀,不離左右,心手雙臻,浸淫其中。如是窮年累月,窮理盡性,方有所得。所謂“任何一種工作,必須要鍥而不捨地從事多年,才能有所成就。當行與玩票,造詣分別顯然”(沈從文語)。

劉顏濤:習篆散言

劉顏濤篆書作品

劉顏濤:習篆散言

劉顏濤篆書作品

劉顏濤:習篆散言

劉顏濤篆書作品

劉顏濤:習篆散言

劉顏濤,1965年出生,中國書協篆書委員會委員、書法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文字博物館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河南省安陽市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被中宣部、人社部、中國文聯授予“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中國書協授予“德藝雙馨”書法家稱號,全國第十次文代會代表,多次擔任中國書協主辦的書法展覽評委。

作品參加漢字之美——中國書法六十六人展(巴黎、柏林、悉尼)、首屆“三名工程(名家、名篇、名作)”五十家書法展、中國美術館首屆當代名家(五十六人)書法提名展等權威性展覽。出版有《中國美術館當代名家系列作品集•書法卷 劉顏濤》等十餘種作品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