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13分钟!两美女隔空连线,6岁男孩“起死回生”

1!2!3!4!5!……

半跪在地,边按压边喊数,

而远在佛山的黄少娟,

惊心动魄的13分钟,

她们通过手机远程沟通,

在中秋节前夜

将一名溺水男童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广州日报记者采访了佛山中医院这对默契拍档。回忆起当时的救人场景,屈燕飞至今心有余悸。

惊魂13分钟!两美女隔空连线,6岁男孩“起死回生”

6岁男孩泳池溺水,已无呼吸

刚过去的中秋节假期,屈燕飞与家人来到深圳度假。9月23日下午,屈燕飞与丈夫一同到下榻的酒店游泳池游泳。

“快救人啊!有人溺水了!”

屈燕飞听到后,赶紧跑过去。溺水的是一名小男孩,此时他已从泳池里捞了出来。“只见他全身都发紫了。我迅速检查他的身体,发现已经没有心跳和脉搏,”屈燕飞马上为小男孩做心肺复苏。

屈燕飞是佛山市中医院党委办主任,虽然她是护理专业毕业,但已从事行政工作多年,她担心自己手生,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同事黄少娟,向她电话求助。

黄少娟则是佛山市中医院服务拓展部副主任,原急诊科资深护长,拥有丰富的临床急救经验。“这样算是双重保险,我对她的经验和能力很有信心,而且多一个人参与救助就多一份希望,”屈燕飞说。

惊魂13分钟!两美女隔空连线,6岁男孩“起死回生”

黄少娟(左)和屈燕飞(右)

深圳佛山视频连线 抢救生命

离现场150公里以外的佛山,黄少娟刚睡午觉起来,整个人还迷迷糊糊的。16时57分,身边的电话响起,多年的急诊科从业生涯养成的习惯,她马上接听了电话。

16:57,电话秒接,远程救助马上进行。

“黄主任,我们在抢救!”电话那头,屈燕飞语气急速地向她求助。

黄少娟顿时清醒了,精神为之一振,她鞋子都没来得及穿,马上冲到阳台,因为这里信号比较好。

此刻,争分夺秒的远程急救上演了。屈燕飞的丈夫将电话放在她耳旁,黄少娟一边简短询问情况一边指导施救。

“首先让周围的人赶快清理现场,无关人等不要靠近,让空气流通”

“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查看气道是否有异物,打开气道通气”

……

这段通话持续了4分47秒,子还是没什么动静。

“我看到小孩身体很瘦弱,一动不动地躺着,脸色青灰得吓人。而小飞的按压节奏有点偏快,估计是因为有些紧张,”黄少娟让她保持冷静,并现场为了喊节奏。

“跟着我的节奏来按压!”

“01、02 、03、04、05……“

“孩子太瘦,也不能太用力”

……

黄少娟大声发出简洁的指令,现场急救的屈燕飞则有条不紊地执行。

按压到第10分钟

屈燕飞对黄少娟说,她看到小孩的嘴角好像冒出了一点气泡,黄少娟马上观察。“我看到孩子脸色稍微好点,他的小手又轻微动了一下,”

黄少娟知道,孩子很快会吐水了。此时,她最担心是小孩吐出来的水又返呛回肺内,于是大声喊:“快,把头侧向一边

“对,就这样固定位置,直至吐干净了......”

两三分钟后,小孩终于呕吐了

第一次吐出一点唾液和血丝,

第二次吐出些胃内容物,

第三次则吐出大量淡啡色的水样液

……

大量的水吐出来后,

不到半分钟,孩子脸色就红润起来,眼睛也会微微动了。

黄少娟告诉屈燕飞暂停按压,检查小孩的颈动脉和瞳孔、呼吸是否恢复。屈燕飞检查判断,确认孩子已恢复心跳和呼吸,只是还很虚弱和无力。这时,大家紧揪着的一颗心才终于落下。此时,急救医生赶到现场。

17:11分,视频通话结束。

或已超溺水急救黄金4分钟

生还是奇迹

中秋节后上班后,屈燕飞和黄少娟联手远程救人的事迹才在同事之间传开。

“幸好当时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参与急救,除了求助同事外,现场也有两三个人帮忙,包括进行人工呼吸,以及小孩呕吐后,清理他的呕吐物,”屈燕飞说,正是大家齐心协力,才完成了这次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

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环节,是屈燕飞按压到差不多七八分钟时,发现小孩仍没反应,而身体发紫在加重。

“我十分害怕他就这样过去了,我边按压边喊,你一定要挺住!”她回忆。

惊魂13分钟!两美女隔空连线,6岁男孩“起死回生”

屈燕飞(左)和黄少娟(右)

黄少娟称,此次的抢救是非常及时,处置和判断很到位,呕吐物也很好地清理了,没有造成二次伤害。“我们俩的配合还是很默契,没有因为空间的距离产生延误。我的指令她执行地非常好,现场操作也很棒,“黄少娟表示,救援过程她把手机像宝贝一样捧在手里,生怕断线。

事后,屈燕飞听酒店方查阅监控录像后反馈,

监控看到孩子沉入池里时间就有两分多钟,再加上监控未拍到的,以及上水后拖延的时间,可能已超过溺水急救4分钟黄金时间。而且据反馈,孩子此前还做过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伴有心功能不全。“在这种情况下还救得回来,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她俩感叹。

记者连线了酒店方,据酒店经理介绍,孩子家住香港,目前已从深圳转至香港恢复,除有合并肺炎外,暂无大碍。酒店现和家属在进一步沟通中。

知多D:这些急救方法能救命

如果你经过溺水现场,溺水者被人救上岸,呼吸心跳已经停止了,作为非专业人士,该怎么办?

在急救时,首先要确定周围的安全,然后靠近患者,确认患者的意识和反应,拍击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叫,观察其是否有呼吸,如果没有反应且无胸廓起伏等呼吸征象或存在濒死样喘息,即可判断患者为心脏骤停,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进行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时,将患者仰卧在硬板床或地上,打开上衣。

按压区在胸骨体中下1/3处,救护者身体前倾,双臂伸直,两手掌平放重叠,十指相扣,贴腕跷指,手指不要压到胸肋,以髋关节(胯部)用力,肘关节伸直向下压(垂直用力),按压使胸骨下陷5-6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按压后让胸廓充分回弹,减少按压中断。

人工呼吸时,一只手按住病人的额头,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托起他的下巴,使头向后仰,开放气道,用拇指、食指捏紧病人鼻孔,吸足一口气后,用嘴严密包住病人的嘴,以中等力量将气吹入病人口内,不要漏气,吹气时间为1秒。当看到其胸廓起伏时停止吹气,离开病人的口唇,松开捏紧病人鼻孔的手指,施救者再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连续进行2次人工呼吸(通气),避免过度通气。

需要注意的是,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即按压30次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尽量减少按压终断时间,直到病人恢复呼吸、脉搏,或有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贤、冯嘉敏

编: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霍泽凯

出品:广州日报佛山全媒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