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家常——二人轉的歷史

二人轉,也叫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它植根於民間文化,屬走唱類曲藝,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東部三市一盟。在東北有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轉的說法,提起二人轉,上至八十歲老大爺,下到十幾歲的孩童,人人都會哼唱幾句。

話說這東北是清朝的“龍興”之地,自古以來除遼東、遼西有少量漢人外,以白山黑水為中心的廣袤地區則是少數民族特別是滿、蒙等騎射、遊牧民族的天下。在康雍乾盛世期間,清朝實習嚴厲的“封關”政策,嚴禁漢人進入關東。康雍乾盛世過後,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國力日弱,加上外敵入侵,“封關”政策名存實亡,導致清後期和民國初年出現“闖關東”大潮,大批山東、河北人進入東北,“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的二人轉就是“闖關東”的人從關內帶至關外的。

二人轉這個名字最早見於偽滿洲國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東日報》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館,邇來未識由某鄉邀來演二人轉者,一起數人,即鄉間蹦蹦,美其名曰‘蓮花落’,每日裝扮各種角色,表演唱曲……”它融合了東北秧歌、民間說唱蓮花落、戲曲、東北民歌、笑話、雜耍等曲藝形式,大約有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係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二人轉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

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重點,受河北蓮花落影響較多,講究板頭。

南路以遼寧營口市為重點,受大秧歌影響較大,歌舞並重。

北路以黑龍江北大荒為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唱腔優美。

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要棒”的諺語。後來各流派取長補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轉。二人轉的根,紮在東北農民的心裡。今天,不但在東北的廣大農村和城鎮中流傳著,在河北、內蒙的部分地區,也有二人轉的演出活動。作為東北的民間小戲。二人轉不只是兩個人轉,它一樹多枝,一類唱腔,卻有多種演出形式,大體可分“單”、“雙”、“群”、“戲”四類。

“單”:指“單出頭”,一個人一臺戲,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戲一角一人演的,類似“獨角戲”。

“雙”:指“雙玩藝”。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二人演多角,敘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載歌載舞。

“群”:過去把“拉場戲”也叫“群活兒”,現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戲”:指“拉場戲”,這是以小旦和小丑為主的東北民間小戲,其中由兩個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戲”。

二人轉最初由男性演員表演,換裝成一旦一醜。以後出現女演員,由一男一女演唱,作簡單化妝。表演手段 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二人化裝成一醜一旦的對唱形式,邊說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一種是一人且唱且舞,稱為單出頭;一種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在舞臺上唱戲,這種形式稱"拉場戲"。

對於演員的表現手法,有“四功一絕”之說。“四功”即唱、說、做、舞;“一絕”指用手絹、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動作。四功“唱”為首,講究味、字、句、板、調、勁;“說”指說口,以插科打諢為主;“做”講究以虛代實;而“舞”主要指“三場舞”。二人轉的“一絕”,以手絹花和扇花較為常見,這部分與東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別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風擺柳”,“仙人摘豆”,“金龍盤玉柱”,“黑虎出山”,“金鼠歸洞”,“纏頭裹腦”等高難動作。有的舞者雙手持手玉子,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兩塊,有“雙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輪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種打法。由於唱腔受東北大鼓、單絃、河北梆子影響很大。曲調細膩,唱腔優美動人,極具感染力。唱詞詼諧幽默,講究韻律,富有生活氣息。因受趙本山、潘長江、閆學晶等代表人物極力推廣的原因,使二人轉近年來為人們所熟悉。

閒話家常——二人轉的歷史

閒話家常——二人轉的歷史

閒話家常——二人轉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