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江蘇原生態寶島,是最後沒有被工業汙染的伊甸園,5000畝!

江心洲是一個四面環江的小島,位於江蘇省鎮江市東郊,島上沒有任何工業汙染,原生態的環境被世界旅遊組織專家譽為“長江之中生態保護最好,最具開發價值和發展前景的寶島”。

這座江蘇原生態寶島,是最後沒有被工業汙染的伊甸園,5000畝!

這裡有江南水鄉的小橋流水,有悠然自得的田園風光,有成片雅緻的鄉村建築,有5000畝江灘蘆葦蕩,有風味獨特的美食特產,是經濟繁華的長三角地區,城市居民感受江南水鄉風情,體會如詩如畫的鄉野生活,首選之地。

這座江蘇原生態寶島,是最後沒有被工業汙染的伊甸園,5000畝!

江心洲,自明末以來,從一個週轉180裡的浮澄沙洲——開沙,經歲月流逝,沖積沙洲。處長江之中,易漲易坍,歷來變遷頻繁,也是苦難深重。洲的最西一方與焦山僅隔水程1—2華里。清晨叫賣聲竟能傳於耳鼓,似隔丈許之遙。

這座江蘇原生態寶島,是最後沒有被工業汙染的伊甸園,5000畝!

曾經因為乾隆皇帝與焦山定慧寺的主持關係好,就賜予做香火田,每年夏、秋兩季,住洲使節(和尚)登門收租(每畝3—4鬥),農民租種一畝沙田,要交四鬥(72斤)麥子。而且不管有什麼災害,農民收成有多少,一升租糧也不能少。所以有一首發自肺腑的民謠流傳至今:“忙來的糧食養和尚,要想肚皮不捱餓,除非天上換太陽。”

這座江蘇原生態寶島,是最後沒有被工業汙染的伊甸園,5000畝!

果然改朝換代之後,在新中國領導下,江心洲人民利用各種自然資源,把這座沙島建成一座美麗、生態、安靜的江中綠島。省級的豚類保護區,江心洲“農家樂”生態旅遊區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生態、民風、物產在省內都出名了。

這座江蘇原生態寶島,是最後沒有被工業汙染的伊甸園,5000畝!

現在流傳的民謠則是這樣唱的:在那江的那邊島的那邊有一群江心洲人,他們活潑又聰明,他們調皮又伶俐,他們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綠色的小島嶼,好吃好玩生活多開心。

這座江蘇原生態寶島,是最後沒有被工業汙染的伊甸園,5000畝!

綠蔭簇擁的田園風光、碧波盪漾的蘆灘溼地、壯闊雄偉的大江風貌和安逸寧靜的農家小院,如此風景都可以領略欣賞。

這座江蘇原生態寶島,是最後沒有被工業汙染的伊甸園,5000畝!

沐浴著陽光,在木屋品茶,於河畔垂釣,嚐嚐土豬肉,草雞蛋,久遠的童年回憶悠悠而來。泛舟賞荷,看著150畝荷花、睡蓮搖晃在貫穿其中的御隆河之中。

這座江蘇原生態寶島,是最後沒有被工業汙染的伊甸園,5000畝!

採摘水果蔬菜、揮汗水上高爾夫、團隊進行拓展訓練、棋牌、球類、健身、KTV......歡笑徜徉其間久久不能消散。

這座江蘇原生態寶島,是最後沒有被工業汙染的伊甸園,5000畝!

馬頭牆、小青瓦……漫步在江南的自然風光裡,徽式建築風情之間,餐飲、燒烤、垂釣、住宿、農事體驗、休閒觀光,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這座江蘇原生態寶島,是最後沒有被工業汙染的伊甸園,5000畝!

四季常綠的橘園盡展田園美景,香草博物館、帳篷酒店、環遊馬車、賞荷棧橋、親子游樂天地、知青文化牆、柿子園、銀杏園等散落景區各處,風景處處在,轉角遇見ta。

這座江蘇原生態寶島,是最後沒有被工業汙染的伊甸園,5000畝!

初秋又到採摘季,水蜜桃、無花果、橘子、葡萄等四季不斷的無公害時令水果奼紫嫣紅。紫紅相間的無花果粉嫩的果肉團花錦簇,咬一口,軟糯甘甜,沁人心脾。黑亮的夏黑葡萄和鮮嫩水靈的陽光玫瑰葡萄,一串串的掛在枝丫,密密麻麻的,像滿天繁星,令人眼花繚亂。

這座江蘇原生態寶島,是最後沒有被工業汙染的伊甸園,5000畝!

勤勞的漁民還養殖刀魚、河豚、鮰魚、江蟹、江蝦等野生江鮮。盛產味道鮮美的8種野菜:馬蘭頭、枸杞頭、菊花腦、紫柴筍、野水芹、蘆蒿薹、野茭白、薺菜等被江心洲人開發成‘灘八樣’特產菜,每年一到春天,還搞出個野菜節的花樣來,遊客四面八方來。

這座江蘇原生態寶島,是最後沒有被工業汙染的伊甸園,5000畝!

江心洲便是藏在鎮江萬千美景裡的一粒滄海遺珠。

這個地方過去承載著多少苦難,

如今卻是人們尋找詩和遠方寧靜的地方,

夏天也好冬天也好,總是會有人在歌唱

你一定知道我說的是哪裡

——江心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