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之旅二,農村現狀

回到闊別多年的農村故鄉。物不是人也非。感受最深的是山清水秀,環境確實越來越好。很多人都修了小洋樓或者漂亮的木樓。30歲以下的年輕人基本不在農村,留下的只有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少年不知苦滋味,用我70後的觀點來說,現在的孩子大多沒有多少規矩。太過自我,我行我素。同齡的大多已娶媳婦嫁女了。他們似乎順著我們上一輩人的人生軌跡往前蹣跚而行。他們是最可愛,也是最可悲的一代。上有老下有小。居高不下的彩禮,修繕房屋等掏空了多年積蓄。往上還有一些老人需要贍養。可以說。病不起,甚至於死不起。伴隨八九十年代的退耕還林,可以耕種的田地越來越少。就算有,以目前的農業狀況來說,只能虧本。親眼目睹,堂兄賣生豬才五塊錢一斤。即便是這樣,為了孩子們讀書。也必須餵豬,砍竹子,四處打零工……農村的一些陋習還是沒有改變,唯一改變的是越來越高的彩禮。稍微有家底的老年人甚至於把棺材本看得很重,提前就修了豪華的墳墓,然而平時卻節衣縮食。這樣的消費觀念著實讓我吃了一驚。有的晚輩本來經濟狀況也不太好,可是面臨老人死去,也會大辦特辦。一切為了面子。同村的好幾個同齡人,甚至於70歲的人也有孤獨一生的,從來沒有成家。以前的觀念總是想生兒子,現實狠狠的給了他們一巴掌。年輕人的消費觀念也有問題。嫁女的家庭有豐厚的彩禮,很多孩子拿著彩禮就去買車,超前消費。好幾個家庭,娶了媳婦,因為文化層次,思想觀念落後。女人覺得沒有安全感,最終也逃離。婚姻狀況很不樂觀。


修行之旅二,农村现状​  很多孩子,一般情況下,初中甚至於高中畢業就出去闖蕩。很多出外打工就在外面天南地北成家的很多,但最終成為單親的家庭。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啃老成為理所當然,應該。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思想,在農村仍然根深蒂固,只能這樣來解釋。就拿我親弟弟來說。父親屍骨未寒,他們就開會討論父親的遺產分割問題,田土分割問題。在他們眼裡,老人為他們做的都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這樣一代又一代傳承這樣的思想真的很危險。他們不知道,甚至根本就不懂得,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理所當然。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不懂什麼叫知恩,感恩,更不要說報恩了。 

修行之旅二,农村现状​  世人都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無奈。很多人也總是說農村有廣闊的天地。市場經濟講究的是一個真實的需求。信息不對稱,很多人盲目跟風,今年西瓜旺,明年繼續,如果虧得一塌糊塗……我還是信奉曾經有位真正的專家說過,規模經濟對於農業來說是一個圈套。農業的規模經濟應該控制在50到100畝之間。而且必須對市場有及時的把握和診斷。多品種降低風險。作為當前的農村農業和農民來說。缺乏金融支持是最大的困難。不得不提房地產確實綁架了很多的經濟體系,其中包括農業。如果你想在農村發展養殖或者種植業,去銀行融資是很困難的,首先就問你有沒有扺壓的房產。眾所周知,農村的房屋面積再大,他的估價也是很低的。國家鼓勵林權,土地融資,但是真正到了地方,很多銀行都是不會接受的。這進一步的阻礙了很多人想發展農村經濟的道路。可以說,歷史的進程也證實了,農民確實是社會的最底層,也是最悲催的一個階層。就算把你的溫飽解決了,你也只算是還活著。

修行之旅二,农村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