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夫妻三年难相聚,4岁儿子成留守儿童

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在驻村工作的日夜里,在扶贫大军的队伍中,涌现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安康市石泉县住建局干部,驻后柳镇长兴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马本富夫妇就是千万支扶贫队伍中的优秀之花。

扶贫夫妻三年难相聚,4岁儿子成留守儿童

在城郊长大从部队转业的马本富,2016年被安排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晃就是两年多。从入户摸底,到精准识别,从一户多法到措施精准,从因地制宜到精准帮扶,从完善资料,到迎接检查,马本富像一名老兵始终奔走在急难险重的第一线。长兴村的山沟野岭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为了便于入户应急,把自家的摩托车也骑到了村上,农户随叫随到,被结对帮扶的张吉军亲切地呼为“马哥”。张吉军一家四口,妻子残疾,行走不便,带着两个孩子租房送学,老张在矿区打工,日子紧巴恼火,一度妻子闹起了离婚。

扶贫夫妻三年难相聚,4岁儿子成留守儿童

马本富深入了解情况后,带着张吉军的妻子到县医院检查身体,督促治病,一边请住建局的女干部一道做思想工作,疏导隔阂,消除误解,促成夫妻和好如初。家庭美满的张吉军逢人便说,多亏了马哥啊,不然,我的媳妇不知跟哪个跑了哟。

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缺少劳动力是硬制约,特别是种收季节,干着急。去年,张吉义家种了2亩黄花,采摘收购的日子里,马本富硬是汗流浃背地帮忙抢收,运送,直到把钱送到农户手中。

扶贫夫妻三年难相聚,4岁儿子成留守儿童

今年初,为帮助母猪养殖户增收,从订购母猪到运送到家,老马忙到天黑。当儿子打来电话,爸爸,好久回来呀,等你吃饭呐。他还穿行在山坡上,给农户运送化肥、饲料。马本富心里隐隐地痛,愧对家人呐,儿子才4岁就成为留守儿童,体质又不好,指望爷爷奶奶带着,住建局驻村工作队一行四人,既整村扶贫,又结对包抓,有分工,更多的是合作。

马本富负责三组,包抓8户脱贫,面对总体安排,他积极协作主动配合,与团队一起深入农户查危排险,防洪避灾,访贫问苦,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达群众的心坎上。回到驻地,走进厨房,给大家做饭,杂务抢着干。在许多问题探讨中,建言献策,出主意,想办法,自觉履行一名党员干部的职责。

扶贫夫妻三年难相聚,4岁儿子成留守儿童

马本富妻子谭怀芝作为年轻干部被组织安排到饶峰镇脱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的风口浪尖历练,转眼间,快三年了。担子重啊,从精心安排部署全镇脱贫目标任务,到统筹协调项目建设环境矛盾,从筹备会议到完善资料,从迎接检查到督促整改,始终坚守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

夫妻二人南北为战,聚少离多,除了汗水,泪水,更多的是赢得了农民脱贫增收的笑脸点赞。面对家庭,谭主任由衷的感谢公公婆婆,年老体弱了,还帮助照料孩子,夫妻二人能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伴奏着全民小康的时代强音,我们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