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成缘何与“魏五子良将”失之交臂

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为魏之“五子良将”。李典(字曼成)并不在五子之列,而在品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深感曼成之智、勇与五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其未入五子之列呢?

李曼成缘何与“魏五子良将”失之交臂

《三国志》魏书卷十七评注: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李典(字曼成)并不在“五子良将”之列,而在品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深感曼成与五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其未入五子之列呢?

李曼成缘何与“魏五子良将”失之交臂

下文首先从《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来感受下李典的智勇双全,然后结合《三国志》的相关内容来给出我的总结。

智勇

李典第一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在《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吕布占据濮阳,曹操欲攻之。陈宫献计,以濮阳城富户田氏为饵,诱使曹操进城,四门放火,外设伏兵,然后擒而杀之。曹操果然中计,令夏侯惇引军在左,曹洪引军在右,自己引夏侯渊、李典、乐进、典韦四将,率兵入城。入城前,李典感觉此事可能有蹊跷,遂对曹操曰:“主公且在城外,容某等先入城去。”可惜曹操未听其言,并喝曰:“我不自往,谁肯向前!”遂当先领兵直入,果然中计,最后幸得典韦死命相护方才得脱。

李曼成缘何与“魏五子良将”失之交臂

第三十五、六回更进一步体现了李典之智,话说曹子孝起兵攻刘备于新野,先命吕旷、吕翔二人引精兵五千攻打刘备,二人不敌,被赵云、张飞斩杀。曹仁大怒,欲起兵与刘备决一死战,此时李典冷静的评估的刘备的实力,认为刘备乃人杰,不可轻敌,更不宜轻易攻打,需等待大军来征剿。但是曹仁却认为是李典怯战,对其意见置若罔闻。在感觉无法劝说曹仁放弃攻打刘备的念头后,李典请求留守樊城,以防止刘备乘虚攻打樊城,但曹仁还是认为李典怯战,再次否决了他的意见,并要求同其一起进攻新野,李典无奈,只得跟随。攻打新野,首战是李典对阵赵云,大战十数合后,感觉敌不过赵云,也深感刘备兵之精锐,遂回阵对曹仁言:“彼军精锐,不可轻敌,不如回樊城。”曹仁大怒曰:“汝未出军时,已慢吾军心;今又卖阵,罪当斩首!”便喝刀斧手推出李典要斩;众将苦告方免。乃调李典领后军,仁自引兵为前部与刘备大战,结果被徐庶破八门金锁阵,大败而退,方信李典之言。此时李典还是担心樊城被攻打,遂劝说曹仁退兵回樊城,此时的曹仁刚刚吃了败仗,哪里肯退,遂不听李典之言,准备趁夜截取刘备的营寨,无奈刘备有单福(徐庶)为军师,早有准备,曹仁再次大败,军士死伤惨重,幸得李典死保,上船过河,方才得脱。上岸奔至樊城,令人叫门。只见城上一声鼓响,一将引军而出,大喝曰:“吾已取樊城多时矣!”众惊视之,乃关云长也。这个事件将李典的智勇体现的淋漓尽致,看完之后不禁让我惊呼,曼成果具大将之才,三十九回博望坡看出诸葛亮会用火攻,更进一步印证了李典之智。

李曼成缘何与“魏五子良将”失之交臂

上述事件虽然能够充分的展现李典的智勇,但是这些事件中,他的智谋均并未被采纳,因此并不能看出其智谋的效果如何,下面我们通过另一个事件来看看其智谋被采纳的成效。话说赤壁大战后,张辽、李典、乐进三将奉命守合淝,此时孙权亲自领兵来犯,两军于合淝城外对垒。初时张辽与太史慈于阵前大战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此时李典敏锐的观察到,擒贼还需先擒王,于是谓乐进曰:“对面金盔者,孙权也。若捉得孙权,足可与八十三万大军报仇。”说犹未了,乐进一骑马,一口刀,从刺斜里径取孙权,如一道电光,飞至面前,手起刀落。宋谦、贾华急将画戟遮架。刀到处,两枝戟齐断,只将戟杆望马头上打。乐进回马,宋谦绰军士手中枪赶来。李典搭上箭,望宋谦心窝里便射,应弦落马。太史慈见背后有人堕马,弃却张辽,望本阵便回。张辽乘势掩杀过来,吴兵大乱,四散奔走,吴军大败,幸得程普及时赶到救了孙权,权方得安全归营。孙权归营,心有不甘,于是命太史慈手下一人戈定,混入合淝城中,与曹军后槽制造城中混乱,然后趁机打开城门,与城外吴军里应外合拿下合淝城。于是二人于城中放起火,并大喊有人造反,城中军士恐慌,众多军士一起大喊有人造反。主将张辽觉得定是有人鼓动,于是命人捉拿制造恐慌之人,话音未落,李典擒戈定并后槽至。于是斩杀二人,很快平定了骚乱,并将计就计重伤太史慈,不多时,太史慈重伤而死。从这个事件中可以充分的看出李典智谋的效果,不仅令吴国折损了两员大将,更造成了吴军的大败,多年不敢再有侵犯合淝之心。

李曼成缘何与“魏五子良将”失之交臂

大局观

除了智勇外,李典的大局观也让我铭记于心,可以通过两个事件进行佐证。第一个事件是在《三国演义》第50回,曹操赤壁大战失败后,众人甚是恐慌,慌不择路,此时李典意识到谋士的重要性,于是与许褚保护着众谋士与曹操汇合。《三国演义》本回中只有一句话来描述该事件,但是个人感觉对魏国却是意义重大,可以从刘备早期坎坷的创业历程中,知晓谋士的重要性。可以说李典保护的这些谋士,为魏国后期抵御吴、蜀的夹攻提供了智谋的保障。

另一个事件发生在《三国演义》六十七回,孙权起十万大军再次攻打合淝,此时曹操大军在汉中,合淝守军只有七千人,难以抵挡。因此主将张辽认为只有以攻为守的方式方能短期内守住合淝,并等待大军来援,由于李典与张辽素来不睦,因此未对此发表意见,乐进见此,遂道:“贼众我寡,难以迎敌,不如坚守。”张辽愤慨,怒道:“公等皆是私意,不顾公事。吾今自出迎敌,决一死战。”便教左右备马。此时李典慨然而起曰:“将军如此,典岂敢以私憾而忘公事乎?愿听指挥。”见李典如此,乐进也同意了张辽的意见,于是三人同心协力,大败孙权于逍遥津,并再次保住了合淝。

李曼成缘何与“魏五子良将”失之交臂

总结

从上述的介绍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以李典的能力位列五子良将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为何最终却未能如愿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翻看了由裴松之老先生注解的《三国志》李典转,看完之后,渐渐明白了其中缘由。下面我将列出我个人认为的几点原因:

  1. 去世太早,《三国志》中记载,李典年三十六薨,可谓是壮年而逝,因此我认为活的时间太短是其未成为五子良将重要原因,对比五子良将中的几人,去世时年龄均在五十之后,三十六便去世的李典,在军功上自然会比他们少很多。
  2. 勇力不足是其不能成为五子良将的又一原因,五子良将中的五人,可谓人人皆是万人敌,而李典与他们相比则稍显勇力不足。
  3. 最初培养方式有偏差,《三国志》裴松之先生的注解中提到:典少好学,不乐兵事,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太祖善之,故试以治民之政。可见曹操最初是以文官的方式培养李典,因此在行军打仗的安排上曹操多少会有些顾虑,自然也减少了李典建立战功的机会。

虽然李典并未进入五子良将的行列,但是陈寿老先生却将其排在魏书十八卷的第一位,地位仅次于五子良将,也能够看出历史对他的肯定。

对于李典的介绍就到此为止了,感谢大家的观看,下一期将为大家带来“张绣”的相关内容,如果想及时观看我的文章,欢迎关注订阅号《弋(yi)三国》,会定期为大家更新三国的有趣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