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念叨着消费降级,开学的孩子们消费升级才是真相?

中产念叨着消费降级,开学的孩子们消费升级才是真相?

9月来临,在成年人们矫情着“夏天结束了”的同时,孩子们如期迎来了开学日。

9月10日,马云宣布即将离开阿里巴巴去当老师。

9月的另一个话题,则和校园风气有关。

当大家都在喊着消费降级的时候,学生一族却在消费升级,很多人发现,除了被校服校裤规矩住的部位,孩子们身上的其他地方差不多已经和“中国有嘻哈”接轨了。

到北上广的高中食堂逛一逛,你会看见男生脚上一水的“椰子”和“巴黎世家”,最次也得是1299元往上的正代乔丹鞋。

放学时间站在校门口再一看,校服被潇洒脱掉后,里头的T恤上露出了Supreme和OFF-WHITE的标志,卷起裤腿一看,连袜子都是一百多一双的STANCE,真是武装到牙齿了。

中产念叨着消费降级,开学的孩子们消费升级才是真相?

进入2018年以来,关于中国消费降级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大家发现二级市场的涪陵榨菜,牛栏山二锅头业绩那么好,拼多多的用户已经和京东的差不多了,资本市场表现不好时我们这些从业人员也削减开销了。于是大家都在得出同一个结论,消费正在降级。

然而,大家也可以注意到,一部分人在说着消费升级,一部分人在说着消费降级,例如,刚刚开学的这些学生们。

他们花的当然不是自己的钱,人家爹妈乐意给孩子买我们当然没权利干涉,但的确有许多家境平平的孩子也陷入了攀比和拜金的泥潭,这些人到了大学里,就成了“校园贷”“裸贷”的目标客户。

中国人一向重视教育,开学阶段更是重中之重,但唯独就缺少了财商教育。

我们似乎觉得,孩子就应该老老实实待在教室里读书,钱的事情等他走上社会自然就懂了。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了青少年财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校和家庭应当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主导地位。

我们以发达国家举例,2012年,美国金融素质及教育委员会就明确了“为了未来财务成功,让我们更早的开始”的战略重点,开始在学校中设置相关课程,让青少年获得基础金融知识,学会有计划地管理自己的费用开支和借款,以及应对经济困境的方法。

中产念叨着消费降级,开学的孩子们消费升级才是真相?

​英国则在2008年创立了威尔士金融教育部门,负责开发青少年财商教育的数据库,并编写中小学财商教育的相关教材。

标准普尔2014年针对全球140个经济体做过一次财商教育水平调查,统计发现加拿大、德国和英美等发达国家的财商教育水平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财商教育占比高达60%以上,而像中国和印度的财商教育占比则只有20%~30%。

我们熟知IQ和EQ的概念,重视青少年的智商、情商培养,但很少有人能马上反应出FQ的意思是什么,足以证明了我们忽略了财商教育的重要性。

某种程度上,这也解释了当下国内青少年的财商现状:乱花父母的钱、没有储蓄意识、风险意识淡薄。而且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透支消费的门槛越来越低,花呗、白条、信用卡……如果不及早建立成熟的借贷观念,成年后就很容易陷入沉重的债务危机。

被问到如果有了一大笔钱会怎么用,小朋友们有的说买大房子,有的说买吃的、买手机。

过年的压岁钱哪去了?有的小朋友说上交给父母了,有的很干脆说“都花了”,也有小朋友已经开始学着储蓄,把钱放在储蓄罐里。

可以看到目前中国青少年的财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的小朋友已经开始有了储蓄理财意识,但多数人尚未形成一套系统全面的财商意识。

据外媒报道,外国一名6岁孩子近日要求爸爸预支零用钱20美元买玩具,竟获得其父亲以“爸爸银行”的名义寄来的信件,回应这场父子间的“劳资纠纷”。信件写道“由于资金不足及客户(孩子)不做家务的历史”,借款不获批准。

财商教育其实是一项长期的立体的教育,很难在短时间内突击恶补,更多的都是精神的领悟和经济生活环境中感染、熏陶而来,至于日后是否会让孩子对商务或者经济感兴趣,完全取决于孩子自身的爱好,但是财商的教育却可以有效地避免个人的生活落入一地鸡毛、两手空空的窘迫状态,而且对于孩子金钱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上将产生正面积极地作用。

《富爸爸穷爸爸》当中有一句话:“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会有其他人取代你。”如果要让债主、奸商、警方,甚至骗子来替你进行这项教育,那恐怕就会付出一定代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