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夏未走,學會這幾個食療方,擺脫溼氣這個「小麻煩」

秋來夏未走,早晚的天氣似乎也有一些涼意。但就算這樣,雨水也絲毫未見減少,這個時候的溼氣容易入侵我們的身體,從而就很容易導致我們腹內脹痛和食慾不振、拉肚子的現象,尤其是我們現在的飲食不節制,經常亂吃,還有長期的熬夜,就更加的導致溼氣侵入人體,形成了溼邪,非常影響我們的健康。

秋來夏未走,學會這幾個食療方,擺脫溼氣這個“小麻煩”

身體溼氣重的話是會變現出一些症狀的,比如肥胖,疾病等等,這個時候就需要幫助身體祛溼了。

除此之外,溼氣重的人還會出現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腸胃炎,所以需要及時祛溼。

秋來夏未走,學會這幾個食療方,擺脫溼氣這個“小麻煩”

夏末秋初,身體容易積溼,想要擺脫這些惱人的小狀況,趕緊為自己煮幾款美味湯水,祛溼又養顏。

第一款,淮山胡蘿蔔鯽魚湯

材料:淮山300克,胡蘿蔔200克,鯽魚500克,蜜棗2個,瘦肉50克,生薑3片。

做法: 1.淮山、胡蘿蔔去皮切塊,食材清潔乾淨,除鯽魚外,其他食材放入湯鍋開始煲湯; 2.鯽魚處理好,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再放入湯鍋內,大火煲沸,浪費你會火煮30分鐘,調味即成。

秋來夏未走,學會這幾個食療方,擺脫溼氣這個“小麻煩”

功效:鯽魚,健脾利溼、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胡蘿蔔,補中行氣、益胃健脾;準山,健脾固腎、益氣強身;一起煲湯,功效更佳。

第二款,赤小豆煲雞

材料:赤小豆90克,去毛及內臟的母雞1只。

做法:將赤小豆放入雞腹內,用竹籤將雞腹切口閉合,加入適量的水煲湯,食用時加入適量的食鹽及調味品,食肉喝湯。

秋來夏未走,學會這幾個食療方,擺脫溼氣這個“小麻煩”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利溼、利尿消腫,對四肢浮腫、手腳沉重及腰部重墜不適感等有效。

第三款,烏草根砂仁茶

材料:火麻仁、梔子、砂仁、甘草、陳皮、茯苓、藿香、薏苡仁、冬瓜、人參、紅豆、枸杞、佛手等20種成分。

做法:將備好的材料按照1:1的比例調配製成茶包,每日泡水喝,每日用量不超過10g就行了。

秋來夏未走,學會這幾個食療方,擺脫溼氣這個“小麻煩”

功效:排毒利溼、清熱利尿、健脾潤燥。

第四款,綠豆百合薏米粥

材料:綠豆、新鮮百合、薏米仁、粳米和冰糖

做法:將薏米仁、綠豆以及粳米清洗乾淨,然後放入清水之中浸泡二十分鐘;百合也清洗乾淨,然後切碎備用;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綠豆以及薏米仁,大火燒開之後小火慢燉,綠豆開花之後加入粳米和百合,然後熬煮成粥;起鍋之前加入冰糖攪拌均勻之後就可以起鍋服用了。

秋來夏未走,學會這幾個食療方,擺脫溼氣這個“小麻煩”

功效:這道食譜就有很好的去溼氣的作用,特別適合夏天健脾通便的時候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