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新常態下國資改革的新思路

解讀│新常態下國資改革的新思路

(作者: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

12月22日,國務院國資委在京召開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這是從新的歷史時期問題出發,更加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次重要會議,將對我國國資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會議提出,2015年中央企業和地方國資委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判斷和要求上來,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用新常態來審視和謀劃工作,這是會議的一條主線。

(1)適應新常態,體現在指導思想方面的新表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圍繞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會議明確提出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摒棄了以發展速度和規模為特點的舊常態,把過去習慣說的“做大、做強、做優”調整為“做強、做優、做大”,位置調換,使得“強”列為首要目標。

(2)適應新常態,體現在國企使命責任方面的新表達。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對於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國家競爭力和民族凝聚力,極為關鍵。這是第一次用 “四力”來表達,特別是民族凝聚力的增加,對於國企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任務的聯繫更為緊密。

(3)適應新常態,體現在改革發展主題方面的新判斷。主題詞中,圍繞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更加註重強管理降成本保增長,更加註重改革創新,更加註重依法治企、依法監管,更加註重加強黨建、反腐倡廉,努力開創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新局面。這裡提出“124”的工作思路,一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中心,二是轉方式、調結構的兩個“抓手”,四是四個“更加註重”,這是“153”發展戰略在當前的新發展。

(4)適應新常態,體現在結構調整思路方面的新歸納。在“四個牢牢把握”的第三條中提出“經濟增長的速度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從規律速度型粗放式增長轉向質量效益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經濟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這“四個轉向”,是對新常態時期經濟結構的第一次系統表達。接下的“加減乘除”的四則運算,則是具體落實。

(5)適應新常態,體現在改革決心方面的大刀闊斧新要求。國資監管部門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國資委監管工作的改革不應是動其皮毛的修修補補,而必須是動其筋骨的大刀闊斧,有些方面甚至要脫胎換骨。

(6) 適應新常態,體現在政企關係方面的新表述。“在推進改革中,要注重把該企業行使的權力都放給企業,把不該企業負擔的包袱都卸下來,切實增強企業作為獨立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競爭力”。“權力都放,包袱都卸”的“兩都”,表達政府在推進企業市場化的努力願望。

(7) 適應新常態,體現在深化改革底線方面的新思維。會議指出,要牢牢把握問題導向,堅定不移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這三個清單,實際上是三道底線,底線之外皆可為,分別對政府、企業與社會而言,加快放權步伐,推進企業加快走向市場,尤其是對混合所有制,將是極大的推動。

(8)適應新常態,體現在對國企重組方面“四個一批”的新思路。授權一批,下放一批,收縮一批,移交一批,這“四個一批”是第一次系列組合,也是一種瘦身強體的願望表達。

(9)適應新常態,體現在產業優化升級方面的新著力點。著力強化自主創新能力,著力多渠道打造創新平臺,著力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三個著力點,目標明確而鮮明。

(10)適應新常態,體現在國資監管方面的新目標。會議提出“以聚焦監管內容、調整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能為重點”,“把該放的堅決放到位,把該給的堅決給到位,同時對該管的也要管到位”。

(11)適應新常態,體現在權力監管方面的“權力三分”新部署。會議 提出“對於權力集中領域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防止權力濫用”的新部署。“權力三分”是個新提法,也是新措施。

(12)適應新常態,體現在國企反腐方面的新舉措。創新反腐敗體制機制方面,加大問責工作力度,提出“健全責任分解 、檢查監督、例查追究”的完整鏈條。

國資委會議提出的新提法很多,新意迭出,耐人琢磨,也耐人尋味。可以看出,國資委工作會議確實做到“奔著問題去”,深刻剖析了我國國企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闡明瞭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和未來走向,提出了2015年全面深化國企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與精神面貌,描繪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願景、新目標,凝聚了全國國企戰線3600萬人對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識和行動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