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雷克萨斯和斯巴鲁不国产?前者顺应民意,后者“誓死不从”

外资车企为获取最大市场份额和最高利益,实现国产化无疑是最好的手段。然而有两家日系车企至始至终都以进口形式征战中国市场,一家就是丰田高端汽车品牌雷克萨斯,另一家就是以水平对置发动机技术闻名的斯巴鲁汽车。为何这两家品牌不选择合资造车呢?

为什么雷克萨斯和斯巴鲁不国产?前者顺应民意,后者“誓死不从”

早在2012年,时任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裁野崎松寿曾表示,销量不足10万辆,雷克萨斯国产没有意义。时至今日,雷克萨斯在华销量早已突破10万辆,然而品牌方对于是否合资生产仍然没有正面回应,只是含糊其辞地说还在企划阶段。这就令人颇为疑惑,已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为何还不实现国产化呢?恐怕这有3点原因。

为什么雷克萨斯和斯巴鲁不国产?前者顺应民意,后者“誓死不从”

首先进入中国市场的车型来自日本九州工厂,海上运输仅需2天即可到达上海,相对来说运输时间成本并不高。就算进口车增加关税,也能通过控制成本赚取丰厚利润。其次就是品牌荣誉度,国内市场BBA十分强势,二线豪华品牌想要存活只有降价促销,而这种手段无疑也给品牌荣誉度进行“打折”。最后就是品质,合资后汽车质量不能完全掌控,容易影响消费者体验和品牌口碑,已实现国产化的路虎就是最好的例子。

为什么雷克萨斯和斯巴鲁不国产?前者顺应民意,后者“誓死不从”

其实不仅仅是雷克萨斯品牌方,中国消费者也不想它实现国产。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去年开通新浪微博,发出的第一条信息遭到网友强势围观,纷纷留言表示千万别国产雷车。丰田章男只好顺应民意,按老规矩办事咯。

为什么雷克萨斯和斯巴鲁不国产?前者顺应民意,后者“誓死不从”

说完雷克萨斯,我们再来谈一谈斯巴鲁。斯巴鲁在国内混得相当惨淡,可以说已成为车市中的鸡肋品牌。为何斯巴鲁不通过国产化降低汽车售价,为自己博得一线生机呢?其实并非不想,而是不敢。早在1992年,斯巴鲁就已经实现国产化。当时寻找到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合作,它是一家具有航空制造背景的企业,制造实力十分雄厚。正式合作后,贵州航空以CDK形式将斯巴鲁REX引入国内,这就是经典的贵州云雀。

为什么雷克萨斯和斯巴鲁不国产?前者顺应民意,后者“誓死不从”

斯巴鲁REX车身十分小巧,比mini车型还要小,但是它搭载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组合。尽管动力性能不够强劲,但凭借着娇小的体态和轻盈的重量,在当时赢得了“最速轻型车”称号。虽然以组装形式进入国内,但斯巴鲁REX底子十分扎实,贵州云雀还是拥有竞争优势。不过有趣的是,同时期长安与铃木合资,推出了长安奥拓,于是奥拓和云雀成为了同时代著名的两大微车。

为什么雷克萨斯和斯巴鲁不国产?前者顺应民意,后者“誓死不从”

讲到这里大家或许能猜到结果了,笑到最后只有铃木奥拓。当年由于各种原因,奥拓销量碾压云雀。为了提高产能抢占市场,再加上意图摆脱斯巴鲁的技术控制,急功近利的贵州航空单方面决定启用本土零部件供应商。结果汽车品质骤然下降,给云雀造成了致命伤害。尽管后期贵州航空“改邪归正”,但这段“合资婚姻”终究还是以失败告终。或许正是这段失败的合资经历,让斯巴鲁心生寒意,从此再未与国内任何车企进行合作。

雷克萨斯顺应民意,斯巴鲁“誓死不从”,两家车企未能实现国产化,多少还是有点令人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