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藤縣東坡亭詩詞楹聯選賞

廣西藤縣東坡亭詩詞楹聯選賞

廣西藤縣東坡亭詩詞楹聯選賞

編者按:小編近日瀏覽《八桂四百年詩詞選》《藤縣歷代詩詞選》和西江水月公眾號發現,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曾經藤州,並留有《浮金亭戲作》等名篇,後人為紀念坡翁而建訪蘇亭,曾有不少文人墨客登此亭作對賦詩,現將坡翁在藤州留下之作與後人紀念坡翁之作(節選)奉上,以饗讀者。

廣西藤縣東坡亭詩詞楹聯選賞

訪蘇亭位於藤城北流河東岸的東山小阜上,始建於清道光年間。訪蘇亭俗稱東坡亭,為紀念蘇東坡而建。北宋大詩人蘇東坡在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遇赦從海南還,再過藤州,以喜悅心情暢遊東山,留有“愛此小天竺”詩句。亭方形,方柱飛簷,周圍亭園。重修後仿原貌封簷築脊,亭頂鋼筋混凝土結構。清道光二十年庚子冬,知縣溫鵬翀建亭于山麓,後水毀。民國六年,邑人何亮輔重建,移至今址。原亭有石刻東坡笠履圖一幅,文革期間被毀。藤縣人民政府於1962年和1981年兩次撥款重修。

1982年7月,藤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12月,藤縣人民政府公佈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亭前整個花圃及周圍建築小品,前面平臺、步級直至山腳公路邊。左右直至山腳原化工廠管轄地帶的廚房膳廳一帶。建設控制地帶:原化工廠管轄地帶。

廣西藤縣東坡亭詩詞楹聯選賞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

藤州江上夜起對月贈邵道士

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

端如徑寸珠,墮此白玉盤。

我心本如此,月滿江水湍。

起舞者誰與,莫作三人看。

嶠南瘴癘地,有此江月寒。

乃知天壤間,何人不清安。

床頭有白酒,盎若白露團。

獨醉還獨醒,夜氣清漫漫。

乃呼邵道士,取琴月下彈。

相與乘一葉,夜下蒼梧灘。

浮金亭戲作

昔與徐使君,共賞錢塘春。

愛此小天竺,時來中聖人。

松如遷客老,酒似使君醇。

系舟藤城下,弄月鐔江濱。

江月夜夜好,山雲朝朝新。

使君有令子,真是石麒麟。

我子乃散才,有如木囷輪。

二老白接籬,兩郎烏角巾。

醉臥松下石,扶歸江上津。

浮橋半投水,揭此碧粼粼。

與藤守徐疇元觀江北山水

天涯浪跡抵濛江,忽訝奇音峽內揚。

諦聽方知溪奏樂,環觀偶見鳥爭翔。

幽巖處處留仙蹟,怪瀑層層濺玉漿。

深壑藏龍隨隱現,蓬來未必更風光。

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

了不相知,至梧乃聞尚在藤也。

旦久當追及,作比詩示之。

九疑聯綿屬衡湘,蒼梧獨在天一方。

孤城吹角煙梅里,落日未落江蒼茫。

幽人拊枕坐嘆息,我行忍至舜所藏。

江邊父老能說子,白髮黃頰如君長。

莫嫌瓊雷隔雲海,聖恩尚許遙相望。

平生學道真實意,豈與窮達共存亡。

天其以我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

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古真吾鄉。

廣西藤縣東坡亭詩詞楹聯選賞

一、聯部

無名氏

歡迎學士南來,夏日有荔枝三百;

笑送潯江東去,春天採紅豆幾枝。

梁章鉅(1775-1849),字閎中,又字茝林,號茝鄰,晚號退庵,祖籍福建福州府長樂縣(今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生於福州。曾任江蘇布政使、甘肅布政使、廣西巡撫、江蘇巡撫等職。晚年從事詩文著作,一生共著詩文近70種。其在楹聯創作、研究方面的貢獻頗豐,乃楹聯學開山之祖。有《楹聯叢話》《楹聯續話》《楹聯三話》等楹聯著作。

藤縣訪蘇亭

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

我為過客,空江一曲向誰彈。

又代姚若虛擬一聯:

藤縣訪蘇亭

萬里赴瓊儋,夜起江心弄明月;

一亭撫笠屐,我從畫裡拜先生。

(亭內有東坡笠履圖)

石瑞聖,暱稱石氬;網名負手春風、壘石。廣西藤縣人,1956年生,大專文化。潯江詩社社長,結集《潯江集韻》二冊。作品被香港風雅頌詩詞學會主編的《夏聲拾韻》二至六卷收錄,也散見於《中國詩詞》《中華詩詞》《讀書巖》《葵花》等詩詞刋物。

題訪蘇亭

亭臺豈忘哉,當年江月相孚,長從劍水澄心志;

學士重來否?古邑人情未了,太息庾塵覆畫廊。

仗笠履為憑,此地清幽應有主;

曾藤州講學,五經奧秘後來人。

李識經,80後,網名楓火夢舞。廣西藤縣人,潯江詩社社員。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柳州詩詞學會副理事長、南寧市詩詞學會編委。

聯題藤縣東坡亭

山雲新處,依然竹友蘇亭,料有浮金投繡水;

江月明時,何必清樽檀板,來聽學士訴孤懷。

廣西藤縣東坡亭詩詞楹聯選賞

二、詩部

卓僴,字毅夫,號寬甫,清乾隆丁酉年 (1777年) 生,藤縣和平鎮荔枝村人。邑廩生,嘉慶庚申(1800年)恩科亞元,庚午恩科進士,欽點內閣中書,充方略館校,理文淵閣檢閱,國史館校對,協內閣侍讀,山東登州府海防同知,誥授奉政大夫,晉封朝議大夫,歷掌教本縣藤州、梧州傳經,桂林秀峰各書院共十八載。

題訪蘇亭

坡翁遺蹟傍浮金,慕古情殷挈伴尋。

舊址雲封思鼎建,新亭霞蔚慶鹹臨。

霄瞻明月襟懷暢,曉看長江劍氣侵。

從此東山添勝景,遨遊人士頌棠陰。

邊其晉,字退齋,河南封丘人,清壬辰科副榜。曾任河南登封縣教諭,廣東英德縣知縣。清同治三年,以欽加知州銜任藤縣知縣。同治六年,曾重修《藤縣誌》。任內修衙署,建望江樓。

訪蘇亭懷古

坡仙亭子俯城中,南雁飛來夢不通。

玉局樓前山盡綠,金浮河畔樹爭紅。

湖邊緣結三生石,嶺表清留兩袖風。

鐵板銅琶人去後,不堪重唱大江東。

梧江才過劍津頭,坡老詩篇不勝收。

曾許文章留赤壁,那堪魂夢託黃州。

西湖煙雨三聲笛,南粵風雲百尺樓。

寄語訪蘇亭畔客,青山長在水長流。

曾鴻燊(1862-1933),壯族,字子儀,號瓶山,別號此愚。廣西同正(今扶綏)人。清光緒十九年(1893)進士,著有《瓶山詩集》,已佚,現存詩100多首。

夜泊藤州,有懷蘇東坡對月詩

今夜藤州泊,山深瘴癘多。

一珠江上月,曾此照東坡。

往點人千古,南荒落醉哦。

寒流天漠漠,水調復誰歌。

黃穆清(1865年—1898年),號仲甫,又號紫樑山人,原藤縣波塘鄉(注)龍田村鳴鹿軒人;清光緒辛卯科第十二名舉人,未仕而卒。著有《東窗存稿》兩卷。(注:波塘鄉1953年起劃撥岑溪縣管轄)

訪蘇亭懷古

東山山上月,夜夜枕江流。

聞昔先生過,曾偕徐令遊。

二公同一笑,小住亦千秋。

幾許南遷客,征帆拍浪浮。

何和徵,1900年生,藤縣新馬人,乃何壽謙之長女,適藤縣蘇壽南為妻。少時曾與藤縣中學校長韋碧海、衛生院林毅賢、姑姑蘇慧儀成立“四聲詩社”於藤縣城廂,不時互相唱和,一時傳為韻事。

藤縣訪蘇亭懷古

尋幽直上翠微顛,屹立碑亭落照邊。

笠屣儀容千古在,訪蘇亭畔仰名賢。

林克武(1918-2010),曾用名林星。廣西陸川人。漢族。193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4月參加革命工作。原政協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五屆、第六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遊訪蘇亭

逐客歸來莫嘆息,文光萬古照天涯。

藤州自立東坡閣,也放河陽一縣花。

(寫於1983年)

韋振林,1923年生,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廣西藤縣和平鎮人,1986年離休的五級農技人員,政治待遇廳級,曾在“黨史辦”、“縣誌辦”擔任過顧問。參與編輯有《忠魂貞骨在天涯》及《藤縣剿匪記》兩書。自著有詩集《足跡》及詩文集《餘絲》、《足餘續集》。是廣東“嶺南詩社”社員。

遊東山訪蘇亭

東坡兩度過藤州,謫罷來回好旅遊。

月色晶瑩三對酒,波光盪漾一孤舟。

大千世界同歸宿,萬眾蒼生共樂憂。

貧賤布衣欺富貴,自由自在自風流。

石維彩,1937年生,廣西藤縣人,廣西師範大學畢業,廣西師範大學副研究員、副處級幹部,愛好文學,對古典詩詞深有研究,有詩詞發表於各種刊物。

東坡亭懷古

千載文豪放逐臣,烏臺詩案久傳聞。

小亭靜靜蒼山碧,繡水盈盈落日沉。

居士才華原不泰,荊公改革也殊倫。

若然今日還同殿,誰作負荊請罪人。

周發奎,天平鎮人,1949年生,師範大專畢業,曾任濛江高中教師,天平初中校長,中學高級教師。是梧州、藤縣詩詞學會員。

訪蘇亭懷古

詞國蘇仙號東坡,坎坷謫路過潯河。

浮金閣上瞻明月,江月樓頭詠碧波。

落盡天涯千滴淚,掏空胸膽萬支歌。

詩翁名句今猶在,百世流芳讚歎多。

石瑞聖

東山懷古

玉壘晴川十二旒,三江交匯古藤州。

山開一面朝天笏,人仰千年登俊樓。

不死文章歸野老,依然勝蹟附名流。

訪蘇亭下滄浪水,翻憶當年秦少游。

訪蘇亭

盟鷗結伴舊亭臺,繡水雲蒸夕照開。

老眼屏藩尋錦字,新門宇量蘊奇才。

慨然玉竹錚錚立,帶得儒風款款來。

山斗文章千古事,應無半點惹塵埃。

封榮雄,筆名欲閉情封,1973年生,廣西藤縣人,藤縣潯江詩社副秘書長。性喜聲律,尤好填詞,結集《潯江集韻》二冊。

再訪東坡亭

夕陽照古亭,野徑草橫生。

殘壁何堪認,空留蘇子名。

韋文娟,筆名潑墨一笑,90年後,廣西藤縣人。藤縣潯江詩社社員。

東坡亭賞花

君知花日好,邀我賞清乾。

暖暖和風至,醺醺醉蝶翩。

才尋幽徑裡,又向古亭邊。

莫怪春明媚,教人兩處憐。

盧穎瑩,女,筆名小蘆。80後,桂平人,廣西作家協會、藤縣作家協會、梧州市詩詞學會會員。

訪藤縣東坡亭

山得雅聞江水平,來尋舊履慕清名。

榕森莫懼天風惡,亭古堪愁亂草生。

不死文章勻世味,浩然風骨勵藤城。

且饒小女無多志,但抱詩書養性情。

廣西藤縣東坡亭詩詞楹聯選賞

三、詞部

雷炳鈞,號愚牛,1941年生,廣西南寧市人。中華老年作家協會、中華辭賦社、中華詩詞名家聯誼會、南寧市詩詞學會、柳州市詞詞學會會員。著有個人詩詞專集《泉琴夕唱》、《石鼓朝鳴》。

念奴嬌·和“楓火夢舞”詩友《藤縣東坡亭懷古》

潯江出峽,起碧濤萬頃,洶湧奔騖。浪載千年情與事,都鎖東坡亭處。霽月東山,浮金亭柱,燁熠明珠句。心如冰鑑,向清波照笠屨。

學士且慢揚帆,再觀今日,水上絲綢路。倚岫雲林蘊紫氣,藤邑煥妝龍母。高鐵飛馳,結連桂粵,古郡韶光煦。稟知詞聖,揮毫當作新賦。

【注】

潯江出龍潭峽順江而下。兩岸龍、虎二山巍峨峭壁,碧嶂丹崖,氣勢恢宏。東通蒼梧、粵、港、澳;北達湘江;西可溯南寧、百色;又可經柳州、上貴州;是中原、西南出海要道。京官商賈,文人騷客多有往來,這條水路歷史上稱做“水上絲綢之路”。

“東崗霽月”:藤州八景之一。在北流河與潯江交匯處的東岸,是古代名人墨客愛到遊覽的地方。西面北流河的山腰有“訪蘇亭”,半山建有“浮金亭”。又名“東山夜月”。《訪蘇亭》有東坡笠履圖。

在藤州,蘇軾、蘇轍、蘇過兄弟叔侄三人相會並多有唱吟。後人建亭紀念,於是便在《浮金亭》下興建《訪蘇亭》。(清)廣西巡撫梁章鉅題楹:“萬里赴瓊儋,夜起江心弄明月;一亭撫笠屐,我從畫裡拜先生。”

東坡在藤州有詩:“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端如徑寸珠,墮此白玉盤。”《藤州江上夜起對月贈邵道士》:

藤州古有龍母“利澤天下”的故事,在兩廣港澳廣為流傳。

周發奎

蘇幕遮·蘇亭懷古

昔三蘇,藤邑聚。夜幕江樓、遮掩離愁緒。同謫蠻荒千萬語,吹角孤城、望斷梅煙雨。

溯北流,分別去。兄赴瓊州、弟往雷州住。三載歸來春早暮,感慨良多,譜入琵琶句。

何海榮,筆名孤棹搖風,海歌。1974年生,廣西藤縣人。現任藤縣濛江詩社副社長、藤縣潯江詩社副社長,梧州晨鐘詩社副社長,煙雨樓詩社副社長、晨雞詩酒社常務理事。《潯風》副總編,作品散見於網絡及各地報刊書章。有詩詞集《心茗集》一卷。

鷓鴣天·日暮與諸友遊東山東坡亭

略得當年蘇子情,訪尋遺蹟趁風清。

路經碧野衣從溼,身遠紅塵步自輕。

扶古樹,倚危亭。一襟殘照對江聲。

雲帆幾點滄波里,便有心懷思濯纓。

李識經

念奴嬌·藤縣東坡亭懷古

登高遠眺,看長天萬里,潯江東去。春草萋萋斜照處,幾點扁舟煙渚。慢步亭臺,茫然四顧,榕樹瀟瀟舞。芭蕉聲脆,不時飛過孤鶩。

遙想居士當年,命途多舛,宦海沉浮路。六十南來攜子過,江月樓頭相聚。留下名篇,浮橋投水,陶醉人無數。平生豪氣,橫穿中外今古。

農達亮,筆名慕嵐風,80後,廣西橫縣六景人,南寧詩詞學會會員,橫縣詩詞學會會員,行蹤不定,時而深山務農,時而都市奔忙。

憶江南·藤縣訪蘇亭感懷

憑欄望,綠野映潯江。萬里瓊儋君遠去,滿亭落木起彷徨。怎敵那淒涼。

韋文娟

鷓鴣天·記日暮與潯風詩友遊東坡亭

常記山幽有古亭,來時認取草青青。

無端榕葉飛簷角,一任斜陽照小庭。

思舊事,仰先生。幾人佇立聽風聲。

暮深雲散當歸去,莫待秋涼孤月清。

廣西藤縣東坡亭詩詞楹聯選賞
廣西藤縣東坡亭詩詞楹聯選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