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明|與焊槍共舞25年,被稱「人工智慧焊接X光機」

當你的腳崴了,醫生要拍X光片,觀察是否骨折;骨折治癒後再要拍一張X光片,看看是否有骨痂形成。同樣,電焊工完成焊接後,也要用X光射線探傷儀拍片,檢查肉眼看不見的夾渣、裂紋、氣孔等缺陷。重慶正陽新材料有限公司焊接工吳應明與焊槍共舞25年,練就了無須用X光射線探傷儀拍片檢查的焊接絕活,被業界稱為“人工智能焊接X光機”。近日,記者採訪了他。


吳應明|與焊槍共舞25年,被稱“人工智能焊接X光機”

 

與焊結緣

42歲的吳應明是四川達州人。1993年,吳應明初中畢業後考入新疆烏魯木齊礦務局技校就讀焊接專業,從此與焊接結緣,至今已陪伴焊槍走過了25個春秋。

技校畢業後,吳應明被分配到烏魯木齊凌峰熱電節能有限公司,成為一名電焊工,主要焊接暖氣管、鍋爐、天然氣管、石油管道等。

因焊接技術過硬,吳應明先後被廣東珠海、順德、佛山和重慶等地的公司“挖”走,成為焊接技術的“臺柱子”。2001年,吳應明被廣州市石油化工總廠焊接培訓中心聘為實操講師,在兩年時間裡,為其培訓了200多名焊接技術人才。

2012年,吳應明被黔江正陽新材料有限公司“挖”來,成為公司的焊接技術總監。

創造神奇

焊槍是電焊工的生產工具。吳應明就是用一把焊槍創造了一個一個驚喜和神奇。

1997年,烏魯木齊凌峰熱電節能公司研發了新的換熱器,如按常規工藝焊接將無法將產品按期交付客戶,公司就要賠償200餘萬元的違約金。眼看交貨期越來越近,吳應明大膽地提出改進焊接工藝的設想。原設計每臺換熱器要焊接150道焊口,吳應明對焊接技術進行優化後,將換熱器焊口減少了35道。這樣,不但節約了焊接時間,也為企業減少了成本。

吳應明帶著3個徒弟,用一年時間就焊完了80多臺換熱器,確保公司按時交貨,為公司挽回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吳應明被公司評為“絕技絕活”技術能手。

2000年11月,廣東順德鍛造公司承接了壁厚為18mm、材質為A304不鏽鋼的3臺啤酒罐焊接項目,客戶要求採用手工焊接。手工焊接不鏽鋼如果層間溫度控制不好就容易出現裂紋,焊接位置又是固定立焊,而且驗收時要對焊縫進行100%X光探傷儀拍片檢測。公司接下項目後才發現,只有吳應明才具備這種焊接技術。吳應明接下任務後,加班加點焊接,連續奮戰了25天。當焊接完最後一道焊口後,他才感覺到已累得腰痠背痛了。當X光探傷儀拍片顯示焊縫合格率為100%時,客戶驚訝了,連連稱讚“了不起!了不起!”


吳應明|與焊槍共舞25年,被稱“人工智能焊接X光機”


2011年5月,重慶智德熱工節能公司要焊接一臺製冷容器設備,因材質為15CrMo,壁厚40mm,焊接工藝稍不得當,焊口就會產生裂紋。過去焊接這種設備返工率高達60%。經過研究後,吳應明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焊接方案。他採用在焊接前對材料進行預熱、在焊接中控制層間溫度、焊接後再對材料進行熱處理的辦法進行焊接。焊接結束後,經過X光探傷儀拍片,焊縫合格率達到100%。吳應明再次創造了神奇。

2014年,重慶正陽新材料公司新建兩臺餘熱發電鍋爐,由於屬特種壓力容器,焊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鍋爐的換熱效率。吳應明從焊工入廠培訓、考試,到實際施工,一一把關,連焊口的一點點瑕疵也不放過。經過五個月的奮戰,開機運行一次成功,機組運行快5年,沒有出現過任何焊接質量上的事故,被相關技術專家評為“全優工程”。

賽事獲獎

吳應明的同事說,他焊接的每一件器件都是工藝品,觀賞他焊接的器件有一種視覺的衝擊,也是一種藝術的享受。

2012年黔江區舉辦首屆焊工技能大賽,共有110名選手參賽。大賽採用鋼管全方位焊接,包括平焊、立焊、仰焊等。經過緊張角逐,吳應明獲得第一名。他焊接的器件外觀高低差不大於2mm,寬窄差不大於2mm,被評委稱為“藝術品”。

2013年,重慶市舉辦安全培訓大練武大練兵中,吳應明參加了焊工賽事的角逐,並擊敗100多名選手奪得一等獎。評委認為,吳應明的焊件無須用X光探傷儀拍片就是100%的合格率。從此,吳應明就有了“人工智能焊接X光機”的外號。這年,吳應明獲得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

吳應明|與焊槍共舞25年,被稱“人工智能焊接X光機”


匠心傳遞

“一個人的能力撐不起一個企業,集體的力量才能讓企業勇立潮頭。”吳應明說。

20多年來,吳應明不管在哪家企業工作,都主動承擔起傳幫帶的責任,把自己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焊工們。這些年,他帶的徒弟有300餘人,且大多成為了企業的骨幹。

洪小均是吳應明來正陽新材料公司後帶的徒弟。這幾年,洪小均不但拿到了焊工操作證,還連續三年在公司舉辦的焊工技能大賽中獲獎。“這些成績有吳師傅的大半功勞和心血。”洪小均說。

“焊接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吳應明說,從接觸焊接的那天起,他就把焊接作為一生的事業來追求和奮鬥。“我要用匠心精神把自己打造成焊接工匠,為國家的發展做貢獻。

記者:楊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