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和协警的区别?临时工与正式工?

辅警和协警有什么区别?因为都不是在编人员,需要签订合同,所以两者乍一看没有什么区别,这也是大部分人都承认的一种说法:辅警和协警基本没有区别!然而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辅警是“正式工”,协警是“临时工”!

为什么这样说呢?

根据《深圳辅警条例》有关规定,深圳辅警由公安机关统一招聘,具有法定职责的非人民警察身份的工作人员。辅警的员额编制由市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核定,市人社局负责辅警的招录指导,市区财政部门负责辅警的工资福利等经费保障,市公安局负责辅警的招聘录用及日常管理。

深圳协警是依据《深圳市保安服务管理办法》,由保安公司自行聘请后,派遣到公安机关开展协助工作性质的人员。据此可知,协警的归属为保安公司,协警和保安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待遇均由保安公司负责,且没有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权。

所以,我们可以明确得出结论,协警是保安公司的员工,辅警是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无论说身份地位、福利待遇、职责权限、职业保障,都有本质的不同。所以,深圳辅警≠深圳协警。从本质上说,协警属于“临时工”,辅警属于“正式工”。

同样苏州也有类似的规定

《苏州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对辅警的定义。该办法未将治安辅助人员、交通协管员、特勤等定位为“辅警”。参考该规章,除由政府出资面向社会聘用、公安机关直接指挥管理的专职警务辅助人员外,其他群防群治性质的社会治安力量及公安机关聘用的内部服务性人员,不应纳入辅警范畴。

简单的说如果不是和公安局签合同,是和保安公司人力市场之类签合同的,理论上不算是辅警。

签的合同是劳务派遣,工资是市财政怎么算

有这方面困惑的伙伴,一切以合同盖章单位为准,你们的钱也是市财政给劳务派遣公司,然后公司发给你们的,劳动关系在劳务公司。

合同是和接到办签的,钱是政法委发的,派出所工作,这到底算啥

像这种情况,基本是属于劳务派遣的。

但实际的情况是,大部分的地区把辅警和协警分的并不明确,所以才导致大家一致认为辅警和协警基本没什么区别,都是“临时工”,这就要求你们在看招聘信息和签订合同时多留个心眼。

2018河北招警面试技巧:政策四问法答题

面试当中,政策的分析与理解是一项常考题型,考官通过观察考生对于政策认知与分析,考察基本的一个时政敏感度以及综合管理能力。而考生在面对政策理解类型的题目时,往往由于接触不多、积累不够等原因出现无点可谈、无话可说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中公招警考试网专家将以题为例,讲解在面对一项公共政策时候,究竟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思考。

【例题】为了打造宜居城市,某市拟取缔一条已经存在20年的夜市,后续也准备陆续取缔其他的几条夜市。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解析:

第一方面:为何要出台政策?

提到夜市,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脏乱差”三字。诚然,许多夜市存在秩序混乱、规划不周、破坏环境等问题,不但影响公共秩序,对于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产生了诸多干扰,与“宜居城市”确实相悖。要想打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落后的夜市环境确实需要重视和整改。

第二方面:政策的手段是否妥善?

单纯通过取缔解决问题是否合理,确实有待商榷。夜市当中确实存在不规范不合法的商贩,但是也势必有良心经营、诚信买卖的合法摊贩,直接取缔显然对于这部分群体是不公平的,他们的安置问题显然也是社会治安的隐患;

其次,一条存在了已经20年的夜市,必然也已经见证了整个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城市的形象已经名片,有很大的商业潜力和推广价值,直接取缔显然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故,从以上两点来看,直接取缔确实欠妥。

第三方面:为什么决策者会犯此错误?

表面上来看,也许是时代的局限性导致的视野狭隘。但是仔细思考不难发现其中也有拍脑袋决定和一刀切式管理的错误管理习惯在作祟,领导干部在前期往往没有进行科学全面的调研,在决策时也没有开展听证会等方式听取多方意见。

第四方面:打造宜居城市,夜市应该如何处理?

其一,对于夜市中的摊贩应该进行全面的规范与整改,通过培训等方式帮助其获得相应的经营许可及营业执照;

其二,重新规划道路,合理区分摊位区域及行人行车区域,保证夜市不影响道路交通;

其三,根据城市特点,打造特色夜市文化,使老夜市能以新面貌示人,是饮食街的同时更是一个城市景点,充分发挥其价值。

补充方面:这项政策给了后续的政府什么启示?

解决社会问题,不能只是单纯一禁了之,更要通过科学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之后,提出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解决措施。

辅警和协警的区别?临时工与正式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